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林行止: 移民新港有遠景 中產供樓要幫忙



一、行政長官梁振英於一月十五日宣讀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內容遠比第一 份扎實,從雜亂無章、誇誇其談的「成熟一項推一項」,到這一次着力鋪陳相當具體的福利政策,是一大進步!遵循傳統理財哲學,曾蔭權政府極度審慎於公家用度 (政費開支),傾向在盈餘溢滿後,以分潤的態度,向當局認為有需要的公眾「派糖」、「派錢」,雖屬「散餐式」的小恩小惠,卻沒有經常性公共開支尾大不掉的 顧慮;那種囿於「量入為出」的「責任感」,窒礙了需要大量財力推動的長遠政策,久而久之,政府便予人有「少做工夫,但求無過不求有功」的看守心態。

梁振英這次大刀闊斧,啟動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的預期開銷,令人動容,人們不是沒有長貧難顧、後勁難繼甚至是計劃中途棄戈曳甲的憂慮;然而,針對社會訴求的長遠打算,畢竟是很久 沒有看到的事,所以此議一經提出,於嘩然反應之中,充滿振奮氣息;梁班子究竟能否貫徹始終、以底於成,那是後話,但這種有創意、貼民情的大膽創議,令政府 的「頹勢」止跌,已是不爭的事實。

《施政報告》以改善低下階 層人民生活為要旨,惟對象並不是鰥寡孤獨老弱傷殘即傳統所謂的弱勢社群,亦不是拋出福利安全網,而是加意扶持以家庭為單位的「窮人」。大多數人認為,最能 受惠於這項措施的,是近年與日俱增的新移民家庭;而向來不受重視的少數族裔,這回亦備受關顧,連他們的中文教育問題亦有顧及,是切切實實的關懷。

報告標榜「讓有需要的得到 支援」。商人富戶與中產,並不需要資助,卻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援,才有展其所長進而穩中求進的機會;然而,《施政報告》的內容,對工商界不假辭色,那份全不 買賬的冷漠,與過去的行政長官相比,態度可謂急轉彎。這種取態,究竟是梁振英的「個人作風」還是得到北京默許(示意?)的大方向,那是須加慎重因應的改 變;如果那是北京促成,香港便很難維持其為富豪優悠生活的「迦南美地」(《聖經》常提及「流着奶與蜜的地方」)特色。


二、香港不僅稅基狹窄,足 以成為經濟支柱的行業亦不多,以梁振英辣手對付房地產在前,為長期福利計劃大撒金錢於後,收支一縮一長,若不開新稅、加稅率,財政怎能平衡?問題是從哪裏 「開刀」,筆者的看法是,政府不應向升斗小民亦受其害的間接稅動腦筋,要富裕階級在稅務上作出多點貢獻,既合世界潮流,亦是有效途徑。

香港從弱肉強食、優勝劣敗 的典型資本主義,轉向講求比較公平的社會形態,是配合內地政治意識的大勢所趨,不必諱言,這樣做意味「有錢人佔盡優勢」的日子日漸褪色,但在這個稅項少稅 率低且稅制明顯向富裕階層傾斜(沒有資本溢利稅沒有遺產稅以至紅酒進口稅!)的前殖民地,承擔多一點點稅負,是富裕階級應該承受之「痛」!財政司司長若有 這種考慮,便不會有擔心破壞了「量入為出」理財哲學的憂思。

《基本法》對香港公共財政 有三項規定。一是第一○六條的允許特區政府財政獨立;二是第一○七條的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三是第一○八條的低稅政策。梁振英政府的「適度有為」,在福利 工作方面的擘劃,不但顯出魄力,同時逸出「量入為出」的規範,福利支出因關愛基金恒常化與引入「在職低收入家庭津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估量達二百億,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估計為一百億……。難道那是經過「量入為出」的考慮?

儲備用盡,香港的平衡預算 和低稅率少稅項的稅制便難持續,那是不難預測的趨勢。靠攏京意的「輿論」對梁班子沒有半句「車毀人亡」的責難,不足為奇,連「可能觸犯《基本法》」的「溫 馨」提示亦付闕如,怎能不令人奇怪?北京的口頭禪「支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依法施政」,這回對其「擦邊球」甚或「越位」的用度全無煩言,網開一面的含義是什麼?
 

三、中產階級向被視為社會 中堅,在經濟生活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典型,於工作層面為上層社會與勞工階層以外的專業人士(知識分子)和各行各業的管理人。中產壯大是社會好景的表 徵。香港自二十世紀中期輕工業勃興,經濟拾級而上,不少人的家境從清寒到小康到薄有資財,那確是中產階級不斷擴大的歲月,自食其力是這一階層人士引以為傲 的作風,公平競爭是力爭上游的「安全網」。

回歸問題出現後,最擔憂 「香港精神」淪亡、害怕自由法治與廉潔政風不復從前的,當以這班中年開外的中產人士為最;他們的第二代,歷盡二三十年間先後湧現的移民潮、金融風暴、地產 危機、科網爆破和面對貧富兩極的大趨勢;再加上人工智能普及令傳統工種大量萎縮甚至蒸發,承受階級流動的上下擠壓,他們的就業機會與薪酬待遇,比先輩已大 有不如。事實顯示,中產出身、受良好教育的新一代,因出路不廣而有窒息之感。

改朝換代,中產老香港的價 值觀可能會被視為麻煩之源,扶助新移民,栽培他們從基層走向中層,成為中國轄下新香港的中堅分子,那與《施政報告》 第一段提及的「重視長遠規劃,摒棄短期思維」相吻合。筆者認為,福利政策對新移民的傾向性並無不妥,但是「讓年輕人各展所長,讓香港得以發揮」的話,新一 代的老香港是否不應被忽略?

特區政府去年訂定貧窮線, 政府按數據所示,認為處於貧窮線下的非綜援在職家庭,尤其是兒童或在學青年負擔的,該優先獲得照顧,「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一經提出,政府財政雖有超負荷 開支的憂慮,但市民反應大體不錯。不過,筆者以為,有公屋福利的,不該同時享有這種補貼;反而夫婦工作有兒有女且住私人樓宇或供房貸的家庭,政府不給予 「在職家庭津貼」,亦該大額寬減他們的稅務負擔。

評《施政報告》.之一



林行止: 含混馬虎說經濟 充分就業亦堪憂

四、相對於濟貧扶弱的政策 說明,《施政報告》在經濟問題的着墨,不是無物,而是很空洞。整體來說,香港人對梁振英的第一份工作報告,反應奇差,但梁氏似無動於衷,以今年有關經濟部 分,比去年的更「冇料到」。去年《施政報告》不僅有政策是按全球經濟重心的東移、依傍中國「十二五.規劃」而定出多元產業發展的大方向,還有宣布成立經濟 發展委員會和金融發展局等惹人憧憬的新舉措,雖然只有「高層次、跨部門、跨界別研究」等並不實在的引介,但總算有點具體的新猷。

在經濟事務上,今年行政長 官只有略略提及,頗有蜻蜓點水的況味,無論是金融、貿易、旅遊、物流、航空、專業服務、仲裁中心、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創新科技、大嶼山發展,與珠三角的 合作及漁農業等範疇,全部輕輕帶過,均為「數白欖」式一鱗半爪的陳述,沒有耳目一新的思維,更看不到明快的步伐。

金融發展局早於去年十一月 中交出首輪(六份)報告,詳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應怎樣發展的定位和策略,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只說政府有跟進研究,沒有進一步說明哪些見解和提議 是當局把握的重點,更沒有提及政府對建議的取捨……。毫不實際的陳述對公眾而言,有什麼意義?這與公眾和有關業商不得與聞的黑箱作業,有何不同?

同樣是去年成立、負責向政 府提供具體意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施政報告》並無提到該委員會在擴闊經濟基礎的研究上有何建議,更無促進長遠發展方面的進言;只有分為「航運業」、「會 展及旅遊業」、「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和「專業服務業」的最後一個工作小組,在《施政報告》中出現,說的是高蹈的空話,是典型的假大空濫調。

市民重視或傳媒報道、議論 《施政報告》,主要是看政府在不同社區層次的政策主張和取向,如今行政長官好像喃喃自語,單調地述說哪個範圍有哪些人在為政府出謀獻策,哪有什麼用呢?港 大民研計劃在《施政報告》宣讀後的「首輪跟進調查」,顯示對行政長官的評分急挫,其「滿意率淨值」從百分之五挫至負百分之十八,充分反映了民意的負面評價。


五、福利政策部分之所以令人感到有個亮點,是因為workfare 的概念比welfare添點新意,有清晰的輪廓和着力範圍,所以一般人感到實在。近年聽官員發言、看官員文字(大多通過「網誌」表心聲),頗有不少空泛不 着邊際的詞彙,那是假大空的餘緒,是北方來的污染。閱讀《財政預算案》與《施政報告》數十年,過去的中文翻譯時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和笑話,較諸今日難以名狀 的敷衍式法螺、發條式言詞,前者偶爾還可會心莞爾,後者只有一貫的難耐!

回說經濟,金融海嘯(危 機)後的金融世界面目全非,香港作為金融重鎮,很難沒有創傷,可幸內地形勢大好,撐起香港,壓下頹勢,綽綽有餘。看統計數字,去年第四季香港失業率是百分 之三點二,絕對可算充分就業(一般以失業率百分之五為界線),換句話說,就業看來並非香港當前的問題,所以《施政報告》的經濟項下,根本沒有談及就業,只 在教育範疇,因為觸及職業培訓,才見「就業」一詞。

然而,統計數字不能反映就 業市場的較深層次問題,充分就業的社會,通常便有事求人進而普遍扯高薪酬的現象,可是,香港近年的情況是,有些大企業要以上千萬計甚且過億年薪,羅致有本 事(對股東有益)的高層「打工仔」,但是中層管理和很多專業人員,薪酬不減已算萬幸,他們亦不敢轉工,因為環顧四周,同行趨勢是薪酬倒退,絕不鮮見;至於 非技術性的基層工種,自從有了工時規定的最低工資,有些比較刻苦或單調的工作便乏人問津,有工沒人做的情況嚴重。

香港的「職場」生態,異於 從前,不會是短期現象,因為人工智能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愈來愈直接,人力的作為、職業的選擇,不能不變通以順應時勢、切合市場需求。這種轉變,中產中的夾 心階層最受擠壓,是須要特別支援的社群,由於必須在人工智能基礎上重新出發到各行各業、各種服務崗位上才有出路,在青黃不接環境下,是須要政府集思廣益和 推動,成人IT教育因此應加倍重視,政府在教育上着力的,不再應盡是一般性的青少年職業培訓。事實上,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引致的「職場」變化,已具普世性,一月十四和十五日,本欄便談及此一命題。

總的來說,今年的《施政報告》比去年的像樣,只是經濟政策方面的內容,比去年馬虎,那是否因為個多月後便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案登場,包括公共收支在內,經濟金融的政策取向,全部由財政司司長公布。

去年的預算案,「推經濟增 就業」是個顯眼的大題目,曾俊華曾說過「經濟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透通數字,而是擴大整體經濟的規模,推動發展,為普羅大眾創造更多營商就業的機 會……。」曾氏特別提到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貿易物流、旅遊、金融及專業服務)聘用了一百七十多萬名僱員,可是沒有具體談到如何配合人工智能環境,進一步 擴大香港整體經濟和就業,且看幾個星期後的新年度預算案,經濟發展委員會有什麼提議,而特區政府又準備怎樣施為?


評《施政報告》.之二


林行止: 面向世界不可廢 整合善用駐外辦


面向世界不可廢 整合善用駐外辦

六、香港是個小地方,可是,香港有點把公認大都會如紐約、東京和上海等比下去的國際城市大氣派。緣於經貿聯繫的發展,香港有十一個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這些辦事處的規模,不止是一般只有三二個官員派駐的寒傖小辦公室,而是有能量直追甚至超越若干小國使館的架構。

《基本法》訂明香港駐外經貿辦能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諸如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並且有權簽訂國際貿易協定。由此可見香港在處理對外商貿關係上,獲北京授權、充分自主。

駐外經貿辦與派駐內地的同類辦事處不同,前者統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後者是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轄下。非常明顯,特區政府正把有關發展的重心北移,聚焦國內;而對早已立足歐美日本等國的經貿辦的工作,並無進一步陳述。

《施政報告》透露,今年年中,當經貿辦在武漢開設以後,連同上海、廣州、成都和北京的「設點」,香港在國內的經貿工作網絡覆蓋面已遍及東南西北和中部,由於駐內辦各有輻射範圍的聯絡處,可說布局相當全面。

同是負責香港經貿方面的宣傳和推廣工作,駐外與駐內辦不僅在特區政府內統 屬不同,工作任務亦大異其趣。誰也不會奇怪為何要在內地增設辦事處,但是,對於駐外那些開銷龐大的經貿處,它們的存在價值與繼續擴展的潛力和空間又有多 大?是特區政府要審視的問題。許多年前,筆者已在「政經短評」中建議當局應把駐外經貿辦、旅遊發展局及貿易發展局的海外分支,合而為一,統籌管理,不但可 強化香港的形象,且肯定較有效率亦可節省不少公帑。惟此建議犯了「柏金遜定律」(Parkinson's Law)的「人多好辦事定律」(The Law of Multiplication of Subordinates,意謂下屬愈多、分工愈細,領導便相應清閒,權力則相對大增而薪津當然水漲船高)的大忌。熟知此定律的殖民地官員當然不作考慮。 這種局面,誓言積極有為的梁振英政府該正視並着手予以整頓。無論如何,駐外辦的無形作用在回歸前夕充分發揮,特區護照能夠爭取到那麼多國家的承認,其在背 後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令人感到其存在並未因為香港經貿轉型而令其功能褪色。與外國保持緊密聯繫與接觸,肯定可獲正面長期回報。


七、「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曾經是不少人心目中特區香港的優勢。可惜時移世易,港人北望,因CEPA迎來內外的機遇,已忙不開交,香港與內地,無論是金融、商貿,過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體制,在一片互補、互助和互動聲中,合作愉快;「人仔」厚利,令人心動,偶然回頭看看世界,只見燈火闌珊。

香港的出入口貿易數字,中國所佔比重不僅過半,而且還在上升軌道運行。形 勢比人強,政界固然不得不北望神州、觀顏察色,商界則謹記「輸了行頭,慘過敗家」的古訓而只有向北狂奔,各行各業都有人轉口風,「立足香港,聯通內地」, 才是香港優勢。事實上,以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的確惟有緊密地靠攏祖國,才有「油水」;「面向世界」雖然仍未可棄,但好像收成吸引力已稍次。

北京對香港,政治方面肯定 抓得非常(內地用語:比較)緊,惟在經濟金融線上,絕對不希望妨礙香港足以面向世界的固有特色,因為香港保持國際城市地位不變,不僅是中國信守承諾,落實 兩制的明證,更有不可抹煞的經濟實惠(亦不致堵塞了貪官洗錢走資的渠道)。前後三位行政長官,董建華可算是國際視野最廣的一位。曾蔭權任內固曾放言要「面 向世界」,亦依責守,以駐外辦的網絡安排外訪,宣傳香港;可是,如此「面向世界」對香港能有什麼有形和無形進益,港人卻無頭緒。

梁振英就任年多,未見什麼主動高調的官式外訪;加上他着力鼓吹香港青年北上進修、工作,滿足於CEPA帶給港人的商機,讓人感到梁氏徹頭徹尾只顧緊靠祖國,是否不忘「面向世界」,港人無從知悉。

八、駐外辦與派駐地政府官員、商界和傳媒向有聯繫,長期關注並向港府滙報可能影響香港經貿利益的變化趨勢,並就具體項目,游說相關政府,協助特區政府進行商貿協議談判,連推介CEPA 為香港帶來的商機,亦成為近年的宣傳項目。除了照顧香港與各國的經貿和公共關係,不同地方的經貿辦還有獨特職能,比如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本港作為世貿成員, 又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設於巴黎的經合組織(OECD)的貿易委員會;布魯塞爾辦事處專責與歐盟及中南歐諸國辦「交涉」;倫敦辦事處除了在九個歐陸國家代表香 港經貿利益,還代表香港參與國際海事組織;駐柏林、多倫多、東京、新加坡、華盛頓、紐約及三藩市的駐外辦,都有近似功能。

這是一份極富「正能量」的香港資產,不該投閒置散,淪為商 賈高官外遊(外訪?)的秘書處和導遊團隊(官場向有傳言,對到訪高官服侍周到的駐外代表都很快獲擢升機會!),事實上,它們在港人面向世界,尤其是際此科 技發展真正是分移秒異的網絡世界,應負起商貿行情、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科技發展的資訊蒐集;這對本地發展新科技行業有利,不在話下。而其向有的宣傳活動 亦可改成雙向,既推廣香港同時把駐地值得香港借鑑的資訊傳回。如此香港也許可在維持「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優勢的同時,復可不斷提升港人的國際視野和增強 海外聯繫,令香港得以保持可令內地和香港同時受惠的國際都會特色!


評《施政報告》.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