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溫曉連:文革式的旅遊生態




北京奧運之後,內地擺出一副大國崛起的架勢,之後慕名而來,希望感受一下這個崛起中文明古國的人,來自世界每一個角落,到這一刻為止,仍是絡繹不絕。

筆者長年駐在內地,親友以為是中國通,從那時開始,他們每次計劃回內地旅遊,都會徵詢筆者意見,但每次他們都被我潑一盤冷水,標準答案是——如無必要,最好不要來。

說具體一點,這個建議,主要針對一般遊客,以及一些熱門的景點,因為如果你是億萬富豪,又或是掛上人大、政協名銜,認識地方權貴,那待遇當然有天壤之別。

景點盡是人山人海

內地真實的旅遊生態,就是一般平民百姓所看到的,都是一個個虛擬假象,快要過去的十.一長假,有內地人這樣形容﹕「杭州全是集體照,泰山排起了長龍,華山數萬人論劍,黃山遊客爆滿,故宮人山人海,長城擠湧得不分內外,美麗的沙灘看不見沙子,全國各個景區完完全全被擠爆,高速公路成了全球最大停車場,這就是黃金周。」

有多少人知道,每次跟旅行團到八達嶺長城,所看到的只是一座近代石屎建築物,去故宮看古蹟文物,眼前只是一堆又一堆人群,個子小一點的,只能看到宮殿的屋頂部分,在茫茫人海中,你只會聽到導遊大聲喝覑要「鴨仔」們急步走。

以往香港人喜歡到內地,因為這裏物價相對便宜,香港人到這裏遊玩,有人上人的優越感,但這時代早已一去不返,人民幣不斷升值後,要維持在香港的生活水平,香港人必須付出比香港更高的物價。在同一時間,內地富裕人口急劇增加,有限的高檔服務,早已不是外國和香港人的專利。

古城變娛樂城

再說內地的旅遊業,本質上就是中國模式的縮影,地方政府不顧歷史原貌,大興土木,他們發展旅遊的目標,純粹為盈利,千方百計容納最多遊客,收取最多的門票。只要人流多,周邊樓價升值,賣地收入上升,如此,政府庫房自然盤滿缽滿,對覑上級更可吹捧自己的「政績」。

這些例子俯拾皆是。走進雲南的麗江古城,你只會看到五光十色的市集,食肆、酒吧、旅館、卡拉OK林立,基本上,地方政府只是把一個景點視作一個主題公園,在傳媒面前大談什麼保護歷史古蹟和保育,說穿了其實只是噱頭而已。至於當地人,更加不在話下,旅客看到的旅遊業者,眼神盡顯對金錢的飢渴,收費到手後,立時變臉,什麼服務態度,只能在宣傳標語中看到。從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感受不到他們對當地古蹟文化的尊重。

再舉一個典型例子,西藏首府拉薩,情確有點叫人搖頭嘆息!當地政府早年曾經作出承諾,這座具神性地位的古城,怎樣發展都好,必須保留原有地貌,市內所有建築物,都不可阻擋布達拉宮的景觀,但早在十多年前,布達拉宮東南面兩公里一座十多層高的政府稅局大樓首先拔地而起,到近兩年,陸陸續續有大型商場在市中心大昭寺周圍落成,商場引入各式連鎖店,不論外貌與風格,根本與這座古城格格不入,更令人沮喪的,是市中心南面的太陽島,竟然開發成一個娛樂中心,內地每個城市都有的桑拿、卡拉OK、浴室,甚至色情場所,這裏一應俱全!

拉薩再以這種模式發展下去,相信再過十年,拉薩已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座典型的娛樂城市。

廿多年來,活在信仰真空狀態下的內地民眾,眼前只有物質與金錢,不論政府高官與一般百姓,都以為「發展就是硬道理」,生命就是建基於唯物主義。

政府與民間這套觀念,早已根深柢固,更為可悲的是,這同時成為他們的世界觀。

他們視其他種族異類的人皆為經濟動物,只要具備經濟物質誘因,什麼事都可以達成。對美國人如是,對日本人也如是,當然,對待國內的少數民族,也是同一種思維模式,在官方的宣傳口徑裏,少數族群的傳統,大都是代表封建,就是貧窮的根源,必須跟覑漢人過去二十年的模式發展,才是追求幸福的真理。

各地城鎮千篇一律

結果,由最東面的哈爾濱,到最西面的新疆,再由最北面的內蒙古,到最南面的海南島,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座座千篇一律的建築群,走在街道上,只要看不到車牌號碼,基本上分辨不出身處哪個城市。

極其恐怖的文化大革命,幾乎把中國傳統文化摧殘殆盡,事隔三十多年,中國人彷彿再一次踏上了類似一條道路,但今次的元兇,可不是一個瘋狂的獨裁者,而是主流群體腦子裏,對金錢物質那分歇斯底里式的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