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5日星期五

梁啟智﹕從海難報道看內地媒體中的香港




十.一海難,港人悲痛莫名。多少家庭親友本來興高采烈乘船出海,一瞬間卻陰陽相隔。生命無常,願死者安息,願生者可走出悲痛。

大概是社會環境使然,就在救援行動仍然進行之時,事件已被迅速連結到中港矛盾之上。在前線專業團隊正在和大海搏鬥,香港既有的政府服務正在發揮作用之際,中聯辦李剛卻高調提出一些明顯不切實際的所謂內地援助,難免惹人反感。更不幸的,是及後中新社發出的稿件,胡亂聲稱來自內地的救援船隊已在現場救人,對已經愁雲慘霧的香港來說,無疑是二度傷害。

認識內地新聞運作的朋友,大概對該稿件中的用語並不陌生,因為同一種寫作手法在內地甚為常見,內地網民甚至總結得出災難新聞的標準格式:「某市某地發生重大事故,中央政府高度重視,當地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親自指揮,並成立事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幹力量妥善做好各項善後工作,要求全力救治受傷群眾,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單位加強防治管理。」這些當然只是官樣文章,而負責這篇海難稿件的內地記者,很可能也沒有想過有需要求證所載的一字一句,畢竟這種文體在內地實在過於普遍,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但香港是香港,在新聞自由之下,這些說詞的真假很容易得到驗證,內地船隻根本沒有參與救援,而謊言在災難面前往往最不為社會接受。誠然,在近乎流水作業的新聞工作當中,格式化的新聞故事已變得難以避免,例如每逢颱風襲港,便總要在海邊做現場直播;每逢會考放榜,便總要訪問名校狀元,但這些極其量只是取材和角度選擇的問題,絕不至於無中生有,這也是新聞專業的底線所在。

把這篇稿件放在當前中港矛盾的脈絡當中,則更容易引起港人不滿。曾有學者分析指出,內地自1990年代以來,對香港歷史的書寫,其主角實為中國崛起本身,香港只是個用來襯托的例子。這種現象在九七之後變本加厲,內地對香港的優惠政策往往大書特書,香港對內地的支持則較少提及,港人對內地敏感事件的關注更是隻字不提。如是者,十多年來兩地之間的認知落差愈來愈大,港人感到的屈結愈來愈多,因此對任何「內地援助香港」的失實報道變得極為敏感,原來也是正常不過。

香港並非完全軟弱無力

雖然如此,筆者認為香港在這龐大的內地媒體論述面前,並非完全軟弱無力。誠然,香港很多時候會被內地媒體當作可以隨意挪用的符號,但這個符號的意義並非鐵板一塊。舉個例,土地正義聯盟的陳劍青近來因為反對新界東北規劃而被本港親中報章大肆批評,同時卻又在內地《南方都市報》的一篇報道當中,被稱讚為具有「俠義味道」的年輕學者,以專業知識為弱勢社群抱打不平。在先前的反國教示威當中,內地微博社群也十分關注,為內地的政治教育引來不少反省。此等差異,出於內地同樣有媒體希望可以借香港為例,批判內地社會政治的各種問題。

中港矛盾愈演愈烈,香港發生的任何大事都難免捲進其中。然而香港人可以選擇的位置,並非只得盲目愛國愛黨,或者要求處處與中國劃清界線。我們可以努力保護香港原有值得保留的制度,再聯合內地的進步力量,製造輿論為內地專制政治製造麻煩。無論我們如何看待中國政權,只要我們都相信普世價值,這也該是一個共同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