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溫家寶昨天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揭示今年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七點五、城鎮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四點六水平、通脹率則壓抑在百分之四左右,並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踏出了新階段性起步。
經濟增速預期目標下調低於百分之八,為八年來首見,挫傷了市場情緒,港股昨天急跌近三百點。然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把GDP增速目標下調,不再「保八」,對於轉變增長模式和改善內部失衡反而更有利。
溫家寶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後承先啟後重要一年。但也可以說,今年亦是告別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的分水嶺,雙位數字增速成為歷史。基於當前外部需求疲
弱,全球經濟復蘇不穩定,由內外形勢倒逼出來的經濟結構調整,如何維持穩定發展,避免「硬着陸」,無疑是政策核心部分。
明顯看到,經過三十 年經濟改革,靠資本和勞動力積累驅動的增長模式,所形成內部和外部發展失衡已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從投資率角度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這個資本形成總額
佔GDP比率平均一直高於百分之五十水平,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所罕見。巨大的投資無疑大力推動了經濟擴張,不過,可持續性必須立足於充分的回報率之上。
可惜,資本回報率從九十年代後期加劇下降,意味靠投資積累無法長期持續,而且投資主要源於國內儲蓄,勢必擠掉居民的消費。可以說,低投資回報所創造的總需求如今到了行人止步之地。
去年GDP增長百分之九點二,如此相對高速成長,的確令調整結構和轉變生產方式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因此,降速是必然之舉,也是轉變發展模式的前提條件。如今在歐美經濟調整之際,中國也加快轉型步伐,不惜調低增長預期目標,反映胡溫政府在最後任期內的改革決心。
按照「十二五」規劃所定平均增長百分之七目標,今年把預期目標下調至百分之七點五,顯然是配合和落實規劃發展戰略的一步,溫家寶在報告中也強調這一點。如今
告別高速增長,銳意建構內部經濟平衡,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意味消費增長必須超過GDP的增長;也意味需要增加家庭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後果無疑是一場把社會財富從商界和政府向民間進行重新分配的「角力」。
可以看到,這個轉變過程,既可能激發短期陣痛,也可能增加失業壓力。過去強調「保八」,政策的考慮是以相對高速增長來維持社會和經濟穩定,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政治性風險與經濟穩定增長之間,已形成一種線性影響關係,因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再無法迴避。
溫家寶昨天提出,「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實在是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如今面對GDP不再「保八」、 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照報告的資料,防止通脹重臨的政策防範依然不敢稍加放鬆。今年廣義貨幣供應預期增長百分之十四,目標值為二○○三年以來最低,意味央行
的貨幣政策空間不輕易全面放鬆;也反映政府雖然擔心經濟下行風險,但更警惕一旦過早放寬信貸,會令經濟結構的頑固性進一步惡化,轉變增長方式的政策努力事 倍而功半。
可以說,胡溫政府在離任前夕,為中國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國家轉型勾畫了一個藍圖,但轉型的進程,無疑比過去發展階段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