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戰後七十年世界大同,並非人性突然崇尚和平,而是戰後獲強國全力支持(當然是最大受益國)而有約束力的國際組織紛紛成立,加上環球貿易自由化全面貫徹,令戰爭的誘因直線下降。這怎麼說呢?這可從哈佛著名心理學教授平克的理論說起。平克於三四年前出版一本獲高度評價(包括微軟的蓋茨,惟蓋茨同時勸讀者不必讀完七百餘頁的全書,隻熟讀〈導論〉知梗概便行)的書︰《與人為善──暴力事件何以下降》(S.
Pinker: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剖析大量史實,得出隨著文明進步,人類「推己及人」之心(「同理心」)日強、自我控制更嚴格以至(在文藝復興後)能客觀而非憑己意評斷世上萬物,因之不會輕易訴諸武力。不過,令世界棄戰爭從和平的最重要元素,是自由貿易的拓展,招引後進國(勞工廉價國)加入世貿組織,令購買他國商品(自然資源和工業產品)的代價,遠遠低於掠奪的成本,因為強搶必須消耗巨額經濟資源、動用大量軍事開支﹔另一方面,多邊貿易意味弱(後進、新興)國同樣要購買強(先進、發達)國的物品,這種貿易,美其名為「互補不足互惠互利」,實際上卻是先進國大佔後進國的便宜(若不思改革,長此下來,後進國永遠成為先進國的廉價工廠﹔內地工業不斷升級,是高明的做法)。正因為如此,強國有什麼理由發動戰爭?!以戰爭與殺死其顧客或債權人(不斷以血汗錢購進該國債務)何異,在這種情形下發動戰爭豈非等同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行。依據此種「大家和氣我生財」的理路,愈來愈繁盛暢順的世貿,真的有化干戈為玉帛之功。還有,加入種種地區性國際性經貿組織,意味締約國能夠從互補性貿易中受惠,更沒有卷入戰爭或與鄰國交惡(貿易中止斷了財路)的誘因。世界因此基本上很和平。
接受西方「普世價值」的國家,其決策層都把人命(尤其是本國的)傷亡視為「損耗」(Cost)。換句話說,動用大殺傷力武器(遑論核武)的戰爭,必然造成以千萬為單位的傷亡,讓戰爭的「損(成本)益(效益)表」失衡﹔審視「損益表」之後,除非為狂熱民族主義激情所驅使,有意啟動戰端的國家少之又少。支持俄羅斯揮軍吞噬克裡米亞的,是普京為重拾俄羅斯帝國光輝歲月的民族情緒所鼓動——民族主義衝昏他的頭腦,普京才有不惜與西方交惡甚至交戰的強橫表現!
二、
在當前混亂緊張的世局中,美國擔當重要甚至有左右局勢能力的角色,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這比較上和平的七十年,美國卻是啟動和卷入最多地區性戰爭的國家,其有「好戰」以至「戰爭販子」的惡名,實至名歸。美國動輒出兵,到處煽風點火(介入他國政爭),根本原因是其「武功宇宙第一」,這令其承擔兩項不可取代的重任——保家衛國之外,尚是無牌的「國際警察」(globocops),在世事紛紜連一窮二白的北韓亦經常找機會耀武揚威及因新興大國如中國崛起力爭世界事務話語權令國際性機構權威中落的現在,惟美國有負起維持「世界和平」的道義責任和能力。當然,其「普世價值」正受多方質疑,美國的「道義責任」是造成世局混亂的成因之一。
最近幾個月來,環繞亞洲發生的一些事,在在令美國有政經利益受蠶食的憂慮,那証明了五六年前開始醞釀的「重返亞洲」策略,站在保障美國政經利益的立場,是正確的決策。老實說,中國全方位崛興後,有「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構思,既融合了我國古代(如孟子)的政治思想,復與現實政經相配合,中國走的確是正道。中國要與東盟諸國「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國不分大小、強弱,彼此要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在這種基礎上建成區域共同體,共同「以合作方式解決國家的發展安全問題」。是非常動聽的政策。可是和源自北京所有高瞻遠矚大計一樣,「中國東盟共同體」的設想雖然無懈可擊,但東盟諸小過慣自由自在自作主張的生活,對中國的作為怕得要死,對「共同體」當然拒之門外,中國祭起「自古以來」的大纛,把一些在他國認知中「自古以來」是無主孤島的島礁劃歸己有,近日還有填地造島宣示主權的「壯舉」,有關國家紛紛投進已定「重返亞洲」為國策的美國懷抱,或與她結盟或租地給其設立軍事基地或羅掘殆盡購買美國(或俄國)武器,希望興武「止戈」,南海的局勢因而升溫。
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研究所中心主任王湘穗,五月三十一日在北大朗潤園(前清軍機處)發表以「風雲再變:天下將三分,中美正對弈——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的演講,對「一帶一路」背後的戰略意涵有很具見地的剖析︰「『一帶一路』包容六十餘國、四十四億人口、經濟總量二十萬億(人民幣?)」。「一帶一路」若成功,是中國向「實現天下三分」邁出一大步!在北京的構想中,「一帶一路」建立起歐亞非網絡通道,「為經濟落後的國家提供基礎建設和統一大市場」,進而「建立共同安全框架,反對霸權國家的控制,推進跨國、跨文明合作,化解文明衝突」。更重要的是亞投行的成立,其目的在通過解決有關國家的「資金缺口」,意味人民幣成為主要貨幣,那「可能改變現在圍繞美元體系、歐元體系形成的國際幣緣政治體系」,即非硬幣的人民幣要與世界性通貨美元及歐羅三分天下……。人民幣在區內的流通等於美元(日韓以至大中華地區持有以萬億計美元)的式微!
美國對中國這種一廂情願的「安排」有什麼反應,具體的做法沒人知道,惟其採取軍事對抗不惜一拚的策略,則屬必然。
北京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基本指導思想是利益至上的實用主義,那似意味隻要讓美國有利可圖,便會坐視中國的「一帶一路」、亞投行的發展以至在南海的擴張。北京也許沒有挑戰美國的意圖,但美國人的想法不會如此單純……。中國有三分天下之意,自是大國風范,然而,這不僅會侵蝕美國長遠利益,其亞洲附庸亦會活在惶恐極需保護之中,你道這個戰後卷入甚至發起最多戰爭的國家會怎樣做?
學者寫了一本書、建立了一套理論,即使聽起來頭頭是道,落實為政策的機率絕對是未知之數。不過,在當前中國多管齊發(爭奪釣魚島、南海填地造島、「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全方位大國崛起的情形下,中美之間的「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隻會宣之於口、記諸文字而非現實。學者之說即使大有道理,絕不等於國策。不過,現在的思想趨勢似乎是平克之說正消沉而取而代之的是摩利士(見去周本欄)「戰爭有益」說!
王主任認為「現在正處於世界的大危機中間,處在格局周期和體系交替的多重轉折點上,天下三分是未來世界的基本趨勢,中國將成為世界的一極,不要當全球新霸主。建設泛亞共同體,應該成為中國大戰略。通過『一帶一路』等舉措,推進共同體建設」。如果這代表中國政府的想法並要付諸現實,則「大危機」可能引發軍事對抗。美國並不同意「格局周期」和「體系交替」,亦不認同這個決策過程不透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世界的一極」……那等於說惟有比並武功才能迫使她承認此種想法甚難落實。以極毛派的想法(見昨天本報丁望的「中國二十一」),中國要擊退打敗美帝當然是舉手之勞,但現實可能是另一回事!義和團式思維,是北京當局要最留意並予遏止的趨勢。中國的確全方位崛起了,但處心積慮甚且是狼子野心的外敵(尤其我國不幸與之為鄰的日本),絕不是省油的燈。友人最近和一美國外交官閑談,問一旦釣魚島「火並」,美國會否不惜與北京鬧翻出兵協助日本﹔外交官答得妙︰「日本未必需要美國介入!」其意若何,你懂的。和戰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