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4月29日星期三

關焯照: 港股A股化 好事定壞事



最近聽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再次提筆寫Blog(網誌)。局長出身學界,要每周一文,肯定無難度,尤其是財經議題,更是局長專長。作為前大學教授的筆者,絕對殷切期待局長的大作。

昨天看到一篇由《蘋果》財經版專欄作家利世民撰寫的文章,提及陳家強於上周日的一篇網誌文章(題為〈港股A股化?〉)中,否認港股正在「A股化」。本周二,局長在接受傳媒訪問時也繼續否定港股「A股化」的看法。當然,陳家強是金融及財務專家,他的分析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究竟港股是否「A股化」?金融專家和分析師有不同的意見。例如,著名經濟分析師及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最近在其網誌發表一篇關於港股的文章(題為〈港股A 股化與金融大時代〉),分析A股化概念。他認為內地資金介入港股是可以分成三期:第一期是內地公募基金經理自己錢、朋友的錢和各方土豪的錢;第二期是內地 機構投資者的資金;第三期才是中國(所謂國家隊)資金。根據陶冬分析,內地資金投資港股已進入第二期。但他認為無論港股A股化的假設是否成立,香港股市必 會感受到中國資金的一些特質。

筆者認同陶冬的論點,中國資金的確有其獨特的性格。尤其是內地投資者「又快又狼」的炒法。如果大家有留意自上年11月下旬滬港通實施之前後,香港股票市場 已出現微妙的變化。首先,在10月底已開始出現聰明資金炒AH股差價,直至今年3月底,有更多資金繼續玩這個炒差價遊戲,最終令部份香港H股股價急升。至 於個別AH股的差價表現,則在乎內地國策對其板塊的影響。以航運板塊為例,大部份的AH股差價在昨天收市仍然較未有滬港通時高,反映AH股的差價「套利」 在短期內並未有令到兩地股價明顯收窄。這是否代表其差價永遠不能大幅減少,筆者相信在內地資金互聯互通的影響下,投資者仍然會選擇以「套利」方式來買賣 AH股,最終結果是差價距離逐步減少,但這種情況相信要等待內地的投資者投資技術逐步成熟才會見效。

政策市成新常態

對筆者而言,港股A股化代表香港的股票市場有三方面的重要變化:

第一、政策主導港股走勢。A股特色是政策市,只要中央有特別措施推動某行業發展,其股價便會大幅上升。筆者在過去幾年,不斷在本報的投資專欄推介國策股, 包括環保水務、再生能源和醫藥,均有亮麗的表現。以其股價升幅來看,大大跑贏指數和傳統藍籌股。這不是筆者獨具慧眼,只是歷史重演,每當中央政府推出公共 或金融政策,其相關股票板塊大多出現瘋升,筆者預計這情況,將會是H股或與內地有密切關係股票的新常態。

第二,股價波幅遠較以往為大。內地資金的炒股方式是越貴越買,因此,當股價出現異動,即時便會吸引大戶和散戶紛紛下注。由於香港股市沒有停板機制,即使股 價升超過10%,也不會像內地般要被迫停止買賣,因此香港股市對內地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更大的賭場。一旦內地資金到位,港股便會出現持續向上炒的情況,但當 股價被大幅拋高時,獲利盤可以迅速出現,令股價暴挫,而跌幅隨時令你心驚膽跳。

另外,投資者要留意,股價即日的波幅可以非常大。尤其是莊家股和市場俗稱的「妖股」,其即日出現來回八至十個巴仙多次也不是一件罕見之事,但對香港散戶來說,這種市場節奏是從未見過,因此,本地散戶要繼續在香港股票市場搵食便要適應這種急升急回的股價變化了。

第三,多了中國資金可以說是有更多內地莊家在香港股票市場做世界。近期的半新股喪炒已是一個鐵證。以上市不夠三個月的集成傘業(1027)的股價暴升17 倍為例,這便是莊家威力。雖然這情況在內地時有出現,但香港股市始終是一個國際性的資本市場,竟然可以不斷有半新股股價狂升的現象,看來近期已有不少「有 心人」在香港股票市場賺了很多錢了。

港股展示,A股的走勢特色根本是意料中事。是好是壞,歷史會給大家一個中肯的答案。但股價最終都是由基本因素決定,即使讀者是「小炒皇」,仍然要記住青姐 一句話:「股市專收叻仔」。筆者可以算是一個「叻佬」,但仍常常提醒自己,莫跟車太貼,否則,隨時被抬離場,從此在香港股票市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