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周日話題﹕活在自己人世界的官商巨賈



__原人

許仕仁罪成,官商巨賈入獄,官場荒誕劇暫告一段落,背後揭顯赤裸的官商合作。新鴻基2013年被評亞洲最佳企業管 治的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樓宇質素和對工人的關顧亦為社會稱道。許仕仁出身上流社會,第一代文青,酷愛古典音樂。1977年第一屆香港電影 節的場刊以前第一放映室主席的贈言,「在香港,正如在世界許多其他的地方一樣,看電影已成為一個大眾化的娛樂。可是當電影在其他地方被接受為正統藝術形式 的時候,電影製作在香港卻很少受到鼓勵和被目為一種文化活動」,推動電影發展,許有其地位。無論多文藝的高官,多善良的公司,碰上地產就是要沾上政治,迴 避不了的交易。

許仕仁僅用電話提供意見,就可獲87萬的時薪,沒有申報400萬的花紅,卻申報一盒100元的巴基斯坦芒果, 案情荒謬百出。然而受審的不單是五位被告,而是整個官僚政度和官商網絡,為何數大地產商能雄據本地的政商界30年。「方便」是政府引以為傲的口號,連財政 司轄下的智囊也以「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官商體系到底如何和怎樣方便大財團營商呢?

亦商亦友的關係

法庭揭露出英治年代至 今,官商如何合作。法庭上,許﹕「好多事情都要商界配合、商界發展先做得成」(《明報》,2014.09.17)。政府官員和商界接觸,他形容為「平常 事」及「必要」,跟新鴻基郭氏兄弟的關係是「所以身分好清楚,是作為好朋友。」在任司長多次相約他門食飯,關係密不可分。除了許,天之驕子的政務員,不少 早已搭上富豪,前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任內亦曾被揭跟地產建設商會前主席何鴻燊買入價值達220萬的馬匹;2005年,曾蔭權家中獲贈的新鴻基的「二手」跑 步機。投其所好,才是平常不過之事,廉署愛莫能助。
所謂「平常事」是否常態呢?法庭所見卻迴然不同,曾任許助理的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 黃靜文作供表示一般情况,地產商只會面見中級官員,「唔會一下就去到政務司長」(《明報》,2014.07.16)。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劉吳惠 蘭在作供中,擔心「官商勾結」的觀感,行事小心翼翼,「入圍發展商應以書面提出,政府會以書面回應,為公平起見,會將答案副本抄送給其他入圍發展商」 (《明報》,2014.07.17)。

被矮化的土地規劃

為何要跟高官見面呢?西沙發展可見啟示,香港的規劃制度由城規劃會把 關,看似公平,但暗藏玄機。1994年,新鴻基向城規會提出西貢西沙發展大計,原來的建議包括用鐵路將西沙跟鑽石山連接,最後輾轉變成九鐵馬鞍山線,該公 司現時在該處擁有興建達4630伙的十四鄉大型地皮。案件中,揭發許在1993年時任運輸署長,已指定下屬呂崇義為專員,跟進新鴻基發展西沙,後來升為運 輸助理署長的呂崇義稱做法罕見,專員工作是協助新鴻基在未獲得城規會批准前,先向環保署、屋宇署等部門簡報發展計劃,當時他稱﹕「香港係發達、現代化城 市,向各個部門簡報時間會較長,集中做有效率」(《明報》,2014.07.04)。94年,當新鴻基提交計劃時,已收回鐵路的建議,改為拓闊道路網絡, 獲得通過。 最諷刺呂退休後,翌年加入新鴻基的公司。除了西沙發展,案中公布馬灣的發展計劃,無論在收地、換地和交通安排更見詭異,盡見官員的無限權力,篇幅所限,無 法提及。

城規會是橡皮圖章,有「效率」和「方便」大前提,制度的公正無法彰顯。此類事件屢見不鮮,林鄭月娥在任發展局局長時,在灣仔協助合 和二期特事特辦式,讓運輸署、規劃署及古蹟辦「打倒昨日之我」,改變從前的決定,經歷十五年後,終於順利通過城規會。現時城規會正在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地 產商一早聞風先至,虎視眈眈,等待公私合作,收地發展,坐收漁人之利,為何他們早着先機?許案可端倪。

民間和巨商的分別在資訊,原來運輸署 可派專員協助申請者向各部門游說,收集意見,不單民間團體,就連中、小型地產商都未能做到。不浸淫官僚體系的常人無法得知規劃制度的漏洞,多年香港的土地 發展就在專業和官僚的面紗進行,市民被拒於門外。美國社會學家G.W. Domhoff的經典Who Rules AmericaThe Triumph of the Corporate Rich35年至今已第7版),書中研究發現在「發展」的理念下,巨商容易主導社會,包括四個層面﹕短期利益(發展項目)、長期利益(減稅)、選舉及公 眾輿論。其中中間人(interlock)的角色少不了,長袖善舞,周旋在官商之間,營造文藝的共同氛圍,創造上流人仕的網絡。官商權貴活在自己人的世 界,所謂「方便」,也只是獲利的藉口,規劃和官僚淪為防民之口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