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新亞林源三: 當通識遇上中史


近日有建制派議員為佔中問題,故倡議高中應取消通識必修,改為必修中國歷史,讓學生「更了解國情」云云。當中論調的「理據」,官員、議員如何「推倒昨天的我」,不少報道、評論早已鋪天蓋地,於此不贅。
筆者是新高中文憑試第一屆考生,選修中史。眼見當下文章多從通識科出發,且讓大家了解一下同時修讀中史和通識的學生之所思所感,比較兩科之考試、課程等(不是要分高下),並論同時修讀之影響,讓諸位多一份一手資料可作參考。

批判思考:何謂多角度?

通識科所謂多角度思考為何物?從不同方面分析——除社會、經濟、環境外(可持續發展三大角度),還有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等。另外,亦要考慮不同 持份者(stakeholders)之意見,甚至引用六大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二、今日香港;三、當代中國;四、全球化;五、能源科技;六、公 共衛生)各方面交互分析,方為全面。所以,若考生思考或回答問題時只著重政治方面,或只對政治問題感興趣,絕對不合格。(據考評局報告,過去三年通識科考 獲二級或以上人數逾八成,足見考生回答時絕不只重政治。)

更甚,通識科要求學生於一篇論文內展述正反意見,學生並不能只述己見。此處援引一些通識論文架構潛規則說明之:若題目為「你同意嗎?」(do you agree..?)(表一),考生在申述己見後,必須指出反面意見,作出反駁,答案方為圓滿。若題目為「在多大程度上同意」(to what extend do you agree…?)(表二),考生則需就自己立場提出多個意見後,提出一個或兩個不同立場的意見,而不加反駁。太複雜?請看下表:




筆者反觀現有批評/支持通識科必修之文章,鮮有以上大部份學生(其實是評卷參考)奉為金科玉律的文章架構。雖然答題並不等於思考,但足證批評通識科偏重政治,令學生固執己見等思維不攻自破。
筆者對通識科考試八股味甚重確不存好感(然君不見中文科之綜合能力更為八股),卻不能抹殺通識科在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正反思考」之功。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對比高中中國歷史科,中史卷答題方面的八股味較輕,反之匠氣甚重(即對史料之嚴格要求,後話),亦能培養學生之多角度思維。不少人對中史科誤解甚 深,認為全部死記硬背,加上摩打手,自然高分。然而,個人認為這想法既非事實,亦是對歷史人的侮辱(感受太深,語氣太重,請諒)。

(利申:筆者對中史科有深厚感情,不敢自言有「溫情與敬意」1,但對學習中國歷史確有超越「為考試而讀書」的心態。下文試簡單客觀分析。)

中史科的多角度,不如通識科般有必須遵從的公式,而較仔細,較靈活。下文乃筆者修新高中DSE中史之(部份)心得,不知舊制之異同,AL的朋友見笑了。

修新高中中史科的同學,當然鮮有太史公所言「通古今之變」之才學與志向;但中史科確有要求學生縱向比較不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橫向以政治、軍事、經 濟、文化等方面作比較。論史事之原因時,有謂事件之遠因、近因、導火線等等。論經過,既可分為不同階段(時間),亦可分為不同層面(地域、階級)等。論影 響,除上述的政治軍事社會經濟,亦可分為正反功過,長期短期等等。

兼修通識中史 以改革開放為例

中史科和通識科的課程,其實有一少部份重疊,但則重點各有不同。其重疊部份為通識科單元三「現代中國」(Modern China)和中史科必修部份(乙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部份。老實說,當年筆者的同學對通識「現代中國」部份因資料繁複大叫救命,筆者卻得心應手,甚 至應考前完全沒看過通識單元三。

通識科現代中國輕輕帶過1949-1979年的歷史,重點放於改革開放的「成就」和「問題」。由於筆者當年持「中史讀啲嘢多過通識好多啦」的心態,故今日除記得通識說過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污染等問題外,真的沒甚印象……或請各方讀者補充。

中史方面,課程由建國起的各個政治運動(土改起)、經濟建設(一五二五、大躍進等)至改革開放、外交,每個部份都十分詳盡(當然不能與大學課程同日 而語)。至今,筆者對這部份仍然印象深刻。尤其記得當年讀到反右、三反五反、整風鳴放、大躍進、文革等,真的會「激動流涕」,而口裡唸唸有詞「痴L線」…

特別想一提的是,中史課程有涵蓋八九民運。經過中共建國五十年歷史鋪敍,加上改革開放、四個現代化起興,再談六四,就不只是「有冇流血、有冇死人」而已。所謂官倒、所謂胡耀邦、所謂北京之春及六四後的全面政治改革停頓,至今仍記憶尤新。

見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