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簡冬娜:譯名兩制




一名廿四孝父親慨嘆,由《魔法奇緣》、《魔髮奇緣》到近期的《魔雪奇緣》,怎麼香港電影發行公司好像愈來愈懶,還是已技窮?只換掉一個字就當成新片上映?香港片商確實鍾情「奇緣」,除了上述三片,隨便一數就有《逆天奇緣》、《摘星奇緣》、《白宮奇緣》、《大魚奇緣》……還未計說出來也聯想不到內容的其他「奇緣」電影。

毫無疑問,令人印象深刻的片名,有時比排山倒海的宣傳攻勢更奏效,但存在決定意識,名字總先入為主,與受眾講求文化感情牽引;所以看「叮噹」成長的一輩,很難投入「哆啦A夢」。扯到政府國族層次,名字又透視了權力與尊嚴,所以韓國人很執著,先要漢城變首爾,泡菜要改名叫辛奇,連譯名都要管,爭取最大的話語權。

路姆西事件追本溯源,是翻譯以普通話為基礎,恰巧Lufsig是一頭狼,向示威對象丟「路姆西」,泄憤為本,即使看來有點幼稚,卻目的已達,而且只有廣東話為母語的人才有共鳴。粵語聲調鏗鏘,靈活、多變、刁鑽,這些優點又盡見於粗口;翻查宜家中港台網頁,只有內地給這批毛公仔中文名字,港台兩地都沿用本名,只說它是一頭狼。香港人為Lufsig改名,仍會是讓人嘲笑的路姆西嗎?還是知道它是一頭狼,只會更激更盡?承特首貴言,充分發揮創意?

只是,一丟成名湧現搶購事件後,始作俑者又把路姆西改名路福西,但到底是瑞典總公司的意思,還是避免事件發酵息事寧人的想法?但回到基本,路姆西不過是開始,說到底,不銜接廣東話的翻譯,到處地雷,路姆西之後已有「勁能樣」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