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後半期我在台灣念大學,由於讀的是森林植物,所以有機會把台灣山林都全部走透。阿里山、日月潭、溪頭、霧社、谷關、清境農場這些山明水秀的地方都住過。1960年代台灣仍舊貧窮,去這些地方都要搭公共巴士,交通不便,因此這些地方都人煙稀少,每個地方的水土尚保持低度開發的風貌。
但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落實到民生經濟,有自用車的家庭增多,於是人的活動範圍擴大,道路也愈建愈多,離開都市一個多小時的鄉間拚命的開發出各種餐廳住宅區,遠一點的風景名勝,則是拚命的蓋各種小旅館式的民宿,如果某個地方有溫泉,一定會開發成溫泉度假區。台灣山林已失去了往日的靜謐,山明水秀的地方熱鬧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城市。
山林過度開發亂建 災害風險堪憂
這就牽涉到台灣國土過度開發的問題。今天的台灣由於山林過度開發,山林地帶被開發成種植高冷蔬菜、果園、茶葉的地區,風景好的地區則蓋滿民宿。由於山林過度開發,每次一有颱風豪雨,必然出現土石流。上次「八八」風災由於走山,甚至出現整個村子都被滅掉的慘劇。上個月,空中攝影師出身的電影工作者齊柏林製作了一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從空中看台灣,即將台灣之美、台灣之醜,以及台灣土地河川之破壞等畫面均如實呈現了出來。該部紀錄片在台灣影院放映,到了今天已創下台幣1.2億元的票房。它對台灣的政府與民眾都發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電影有台灣中部觀光區域清境農場的畫面,顯示了這個地區過度開發已到了極度恐怖的程度。
清境是中台灣的山林度假地區。它整個「清境風景特定區」有498公頃,蓋滿了民宿,該地區背山面谷,屬於高海拔度假地區。前幾年有一次舊曆新年,我們全家去那裏住了兩晚,清晨我曾到四周散步,在低窪的地方,我看到由於當地過度開發,土石道路已有嚴重的裂痕。看到那種景象我立即產生極大的不安感,我非常擔心那塊地區會因為地震或嚴重的豪雨,造成巨大的山崩。以清境民宿的稠密度,它一旦山崩,死傷的人數就不止是幾百,而是幾千或上萬,對清境的生態及開發過度,的確是個值得憂慮的問題。
由於受到了《看見台灣》這部空照紀錄片的刺激,最近台灣媒體突然出現了「國土保育熱」,緊接台灣的政府也被迫必須表態,第一個被提出的就是清境的問題。
12月5日,台灣的內政部公布了台灣災害潛勢圖與清境風景特定區的套疊示意圖。內政部表示,清境風景特定區全部面積為498公頃,其中屬於「高地質災害風險」的區域有288公頃,佔46%;屬於「中地質災害風險」的區域有92公頃,佔18%,高度及中度風險的相加,共佔了64%。整個清境風景特定區可說大都有地質風險。
除此以外,內政部還表示,整個清境總計蓋了134家稱為「民宿」的中小型度假酒店和旅館,可說是滿山皆旅館,但只有4家完全合法,其他都有問題。在一個地質中高危險的地區,有那麼多有問題的民宿,其危險可知。
清境134民宿 僅4家合法建築
不過,由空照攝影可以看出﹕
‧台灣山林名勝地區,多半都是亂建,彷彿是個無政府的國度。它說明了一個嚴酷的事實,那就是台灣缺乏了有效的國土管理政策和作法,一個地方被劃定為低密度的風景特定區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行其是,沒有有效的建築管理,於是做生意的人就鑽漏洞,搞不合法的建築,鯨吞蠶食,當不合法的建築造成了既定事實,久而久之,政府就只得承認它的存在。清境的民宿多達134家,只有4家是合法的建築,其他130家都可懷疑,可見清境建築的凌亂。任何人只要一到清境,就可看到大大小小的民宿櫛比鱗次,整個山坡上房屋擁擠,各家的水管和電線亂接,毫無章法,而每個民宿又都是仿歐式建築,但卻沒有歐洲的條理感,只是讓人覺得荒誕。
而台灣的內政部雖然公布了清境風景特定區的嚴重問題,但政府真的會大刀闊斧的去整頓嗎?卻也未必。清境有130家民宿不合法,但130家中小旅館,涉及好幾千到近萬人的就業,它已是極大的壓力,政府已不可能說拆就拆;而且當地的地質安全,乃是個大問題,政府也沒有一套作法;而最重要的,乃是業者有一套詭辯之辭,民宿已經搞了幾十年,一直沒有發生過地質事故,以前未發生,為何推定以後就會發生?業者用存在即合理當做理由,當然是說不通的。對台灣官場卻的確有用,台灣政府的官員對清境問題就有各種不同的表態﹕
.清境的問題乃是個陳年老問題,雖然多數民宿均不合法,但以前長年下來已有101家取得商業經營的資格,既然許多都有經營資格,政府當然沒有斷然處置的條件。因此政府官員雖然嘴上說「國土保育」的重要,但到了具體的清境問題,就相互推拖。
.以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做過內政部長,但他在部長任內對國土保育之事毫無作為,現在對清境案卻講大話,要現任內政部長李鴻源全力取締,直接處理。而李鴻源也知道,這事吃力不討好,他只願意在兩周內公布違法民宿名單,但如何處理則是政治問題,必須要由行政院決定,院長推部長,部長則要拖院長下水。當大官的各有算計,清境案的解決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