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蔡子強: 如何看民調反映的候選人勝算﹖



【明報專訊】過去幾個星期,最為牽動立法會選舉地區候選人心情的,一定是港大民意研究中心鍾庭耀所作的滾動民調。看覑自己支持度的起起落落,甚至大上大落,都讓候選人心情七上八落,心如鉛墜,甚至拿覑這些數據,爭相在大氣中告急。

究竟這些民調數據可信與否﹖是否確切反映候選人的真正勝算﹖本文且不從技術層面去討論這些民調準確度的問題,而從選舉工程的角度去討論一下。

民調支持度=最終得票﹖

正如我過去幾個禮拜反覆與很多記者解釋,民調支持度與最終得票是兩回事。在電話訪問中說支持你,是一回事,與在投票日真的走幾條街去票站投你一票,又是另一回事。

有某些候選人,其民調支持度和最後實際得票相比,總是「高開低收」,至於另外一些,則剛巧相反,總是「低開高收」。

「高開低收」,大多是知名度高,為人所熟悉,但所屬政團的組織基礎卻較為薄弱、缺乏樁腳的候選人。我記得過往幾屆選舉,都會被記者問及的例子,那便是劉慧卿(當時她仍是前铫的成員),她的開局往往是在民調開個「滿堂紅」,但卻在隨後的走勢中拾級而下,上屆選舉最後更只能拿到新界東的末席;上屆另一個例子便是公民黨,上屆該黨在好幾個選區,也是很一致的出現一個高開低收的格局,這與該黨幾位大狀、名嘴候選人的背景和長短處,可謂密不可分。無它,當你在遠至投票日幾個星期前問受訪者,他們大都未為自己的一票認真作決定,「隨口唞」的結果,自然是念出自己較為熟悉、知名度較高的候選人。但愈接近投票日,那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低開高收」,卻相反,大多是知名度普通,但卻有強大的組織作為後台的候選人。民建聯和工聯會當然是箇中表表者,而傳媒卻往往把之概括為「隱性票」,又或者索性稱之為「鐵票」。

當然我不會低估「鐵票」的影響,尤其是那一批又一批從珠三角以巴士運載回來的老人家,這些票當然不會被電話民調問得到,而對建制派如工聯會的幫助,大家也心裏有數,但我們也不必要把問題過分簡單化和妖魔化,可以多從幾個角度來剖析這種「高開低收」和「低開高收」的現象。

「催票」(GOTV

熟悉選舉的人都知道,選舉工程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叫「催票」(Get out the Vote, GOTV),即在投票日把自己的支持者動員出來投票。無論你在電話民調中如何佔先,也要這些支持者當天真的走進票站投下一票,才真的算數。

有一些政黨早已發展出一套相對成熟,在投票日進行的催票工程,包括有針對性的洗樓,以及電話隊催票等。這些催票工程,比起街頭拉票、廣播車巡迴宣傳、互聯網短片,又或者在大氣中告急等,作用要有效得多,情就如「精準」轟炸vs.「地氈式」式轟炸。

有時候帶朋友、學生在投票日到票站考察,他們都會被一些候選人在票站外所擺的龐大陣券所impressed,覺得聲勢懾人,進而覺得他們勝券在握,但我就說這可能只是「虛火」,真正有實力的候選人,反而不會把人力耗費在票站外,做些吶喊助威之類收效至微的助選動作,試問大家又認為,經過過去二三十年無數次的選舉,今天還有幾多人會走到票站外仍然三心兩意,十五十六,還未拿定主意如何投票的選民﹖擁有組織基礎、樁腳和地區網絡的候選人,反而會收起人手,把他們用在洗樓及電話催票這些環節上,這就是「get out the vote」,所以票站的人手反而只會聊備一格。

「高開低收」vs.「低開高收」

當然要進行這類催票工程,長期的地區工作必不可少,那才可以收集到似樣的支持者電話簿和地址簿。從這個角度來看,建制派裏的民建聯、工聯會、公民力量,又或者那幾個被中聯辦為其配好樁腳的「獨立」候選人,以至泛民的民主黨、民協和新民主同盟等,都會較為佔優;至於公民黨、人民力量、新民黨等,則會較為吃虧。至於哪些候選人會「高開低收」,哪些會「低開高收」,讀者大可以自行按此道理推敲。

今屆立法選舉的參選名單創歷史新高,在新界東和新界西,泛民都有多達8張參選名單,及建制派亦有多達7張名單。筆者初步估計,要贏得最後一個議席,在港島區只要得票約10%便可,九龍東是12%,九龍西是14%,新界東是7%,新界西是8%。筆者亦同時相信,最後一個議席的輸贏,尤其是在新界東、新界西以及港島這3個選區,隨時取決於1%至3%,也即是少至幾千到1萬票之數。

如今在民調中,每個選區的最後23甚至4席,候選團隊的支持度都十分接近,他們催票能力的高下分別,隨時會主宰了這些議席最終鹿死誰手。

談到民調是否確切反映候選人的勝算,不得不提一提有關「策略性投票」的問題。

有關策略性投票的問題

所謂策略性投票(strategic voting),便是指選民情願犧牲了自己真實的投票意願,改為投票支持自己其實並非最為擁戴的候選人,以期取得更為理想的選舉結果。最簡單的例子,莫如是選民覺得自己原本最支持的候選人,或是「贏梗」或是「輸梗」,為了避免自己手中選票遭浪費掉,便改為投票支持另外一些形勢較為吃緊的候選人。在台灣選舉中,這便是所謂的「棄保效應」。

最戲劇性的例子,莫如是2004年港島區的例子,選前民調顯示,余若薇和何秀蘭的名單,一直大幅領先民主黨楊森和李柱銘的名單,預計所得選票甚至遠超兩個議席所需,相反,民主黨的第二席(即李柱銘)卻告急。結果,投票日,《蘋果日報》的頭版,刊出這位「民主之父」告急的消息,最後出現「驚世大逆轉」,余的名單得票急跌,流失往民主黨的名單上,雖然李柱銘是保住了,但何秀蘭卻意外丟掉了議席。

民調的「測不準原理」弔詭

所以有時候問題並不是出於民調不準確,而是民調嘗試描述的,並不是一個被動、靜止的世界,選民反過來會按民調的結果來調整自己的投票決定,所以民調便陷入一個類似「測不準原理」的弔詭。

(立法會選舉系列之二)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