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28日星期二

李少文﹕逆向土地革命 以城市包圍鄉村



走到新界的北部,只要你懂得去找,仍然可以看到大片綠油油的農田,縱橫交錯的水道,有些地方甚至有農夫在驅使牛隻犁田。這些鄉郊景至可能敵不過政府一手製造的「地荒謊言」而快將消失。

特區政府近年在新界北連續推出多個發展計劃,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落馬洲河套區、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和錦田及八鄉車廠附近的土地規劃。今年中推出的鐵路發展諮詢又重提興建連接古洞和錦田的北環線,但就沒有連同在2000年時和北環線一併推出的牛潭尾、新田和凹頭3個沿線「特別增長地區」一起諮詢。

以香港興建鐵路的模式,我們很難想像北環線沿線沒有物業發展,現在硬推鐵路上馬,造成既定事實,再討論「特別增長地區」的去向絕不合理。這些計劃中的發展區的邊界,大多和現有的市鎮相連,如果全部得以落實,便不難發現由屯門到粉嶺將全面都市化,香港的鄉郊將會成為歷史名詞。

什麼是鄉郊?鄉郊決不只是一堆密集的樓高3層(僭建另計)村屋,而是和附近的土地有緊密的聯繫。試看元朗西鐵站旁的東頭村到黃屋村的5條村,被大型屋苑包圍覑,只能算是城市的邊皮,和市區破落的舊區沒有分別。同樣是西鐵站旁,朗屏的大橋村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村的北面保留了一大片的濕地,村中央還有兩棵過百年的大樹,南面也有一列高大的榕樹把村和馬路隔開。這樣理想的環境地產商一定不會放過,幸好這是一條原居民村,也幸好不少村民仍有覑濃厚的鄉情,發展商的如意算盤不是這麼容易打響。

「鄉郊」顧名思義就是鄉村和郊野的集合體,英文rural的語源就更清楚,是「開闊土地」的意思。正在耕作中的農田和鄉村固然有密切的關係,即使是棄耕的農地,也是鄉郊一個必要的構件,可以說,沒有農地,便沒有鄉郊。在現時扭曲了的經濟制度下,如果我們不主動保育農地,香港的市區將一步步蠶食這些土地,成為真正的石屎森林,對自然保育,對市民的生活質素,都是害多於利。

農地是鄉郊的靈魂

可惜的是政府倒行逆施,以城市包圍鄉村,以規劃把農地消滅。翻開新發展區的規劃建議,都是把非原居民村剷走,把農地劃作住宅區。不要以為是原居民便可倖免於難,為他們說句公道話,即使是甲級的農地賠償,以天水圍私樓的呎價也比之高5倍。政府一口氣推出多個新界北發展計劃,把發展區內可建丁屋的土地變相全數交給地產商建屏風樓,把原居民村團團圍覑成為孤島,影響原有居民生活,更將使丁屋無地可建使政策名存實亡,讓這個政治炸彈不拆自除,但政府也切勿歡喜,鄉村既然成為了城市一部分,又有何理據阻止村民建屋多於3層的要求呢?

這些發展區美其名是解決本港的房屋需要,但有很多評論已經指出香港市區可發展的土地仍然很多,根本不用打鄉郊地區的主意。散落於農田中的小屋,我們稱為自然村,已經構成了鄉郊,村落失去了農地,就沒有稱為鄉郊的資格。農地,不管是在耕還是棄耕,就是鄉郊的靈魂。

作者是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