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特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的提名期開始。
今屆特首選舉,是回歸以來形勢最不明朗的一次。有評論認為這是一場有競爭的選舉,是香港民主政治的進步。
這種觀點是錯誤而且危險。無論從宏觀或者歷史角度看,今屆特首選舉既不是一次真正有競爭的選舉,亦不會帶來什麼歷史性突破。這次選舉充其量只是揭示了建制派陣營內權力鬥爭白熱化。
把建制派陣營內的權力鬥爭理解為有競爭的選舉,是對香港民主發展的新的、非常嚴重的威脅。因為倘若在2017年中央和本地建制派通過提名委員會的機制把不受他們歡迎的想參選特首的人士篩選掉,還可以把這種假選舉化妝成為「有競爭」的選舉,香港市民的普選願望可以從此被埋葬。
從宏觀角度看,現時特首選舉的選舉委員會機制嚴重剝奪香港市民的選舉權,從而嚴重剝奪了有志參選人士的被提名權。這種重重減少競爭的安排,又怎可能產生一場有競爭的選舉?
如果說因為有可能有多於一名特首選舉候選人,那麼有關選舉只能定性為需要投票的選舉,而不能定性為有競爭的選舉。
其實需要投票的選舉,上一屆特首選舉已經是如此,今屆並非突破,只不過上屆兩位候選人之一、民主派代表梁家傑被認為根本沒有希望當選,因此有人會把上次選舉歸類為沒有競爭的選舉。而今屆選舉如果唐英年和梁振英都成功得到足夠提名,兩人都有機會當選,因此今屆就是有競爭的選舉。
上述論點的邏輯是犯駁的,正好顯示今屆特首選舉是沒有競爭的選舉。為何一個建制派候選人加一個民主派候選人就不是有競爭的選舉,而有兩個建制派的候選人就是有競爭的選舉呢?因為中央會防止民主派候選人當選嘛!一個結果可以被操縱的選舉,又怎能被視為一場有競爭的選舉?
現時新聞界勤於追問中央會否「讓」梁振英取得足夠提名票「入閘」,潛台詞是如果梁能「入閘」,梁唐兩人都是中央可以接受的人選,所以選舉會有競爭性。可是,如果中央能夠操控建制派選委的提名,當然亦可以操縱他們的投票,這樣投票所產生的結果又怎能談得上是有競爭性呢?
中央過去也曾容許多於一個建制派的候選人參選特首,那是回歸之前,是第一屆特首選舉。當時有4位有實力的參選人,最後只有3位取得足夠提名票進入投票階段。以競爭性來說,今屆特首選舉除了多了一個民主派的何俊仁外,其競爭性比第一屆的特首選舉還要差,可見特區政治在過去15年是退步了而不是進步了!
有些評論認為今次特首選舉的競爭性在於由於有兩位中央可以接受的候選人,因此他們都會爭取民意支持,迫使中央「支持」民望較高的候選人。這個論點也是問題多多。
首先,如前所述,第一屆特首選舉也有一次表面上有競爭的競選,當時也有很多民意調查,結果董建華既獲中央祝福,又得到推委大比數支持勝出,也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但有香港市民會覺得那是一次有競爭的選舉嗎?
上屆特首選舉情也差不多。曾蔭權既是中央屬意的候選人,也在選委投票和民意調查中勝出,難道上屆選舉是一次有競爭的選舉嗎?
民調中競爭 不等同真正競爭
其次,民意調查這個東西是不能脫離獨特的政治社會環境來理解。上屆選舉曾蔭權與梁家傑在民意調查中的支持比例約為七三至八二之間,表面上看似乎市民壓倒性較支持曾蔭權出任特首。這是因為很多市民根本不相信梁家傑會當選,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如果梁家傑「當選」亦必不為中央所接受,對香港沒有好結果。
現時香港一般進行的民意調查,有如影相式選美,只不過是在一個特定的時刻要求受訪者就有關問題表個態。民主社會會採取投票的方法來決定民意取向而不是民意調查,是因為投票對選民有較高要求,希望他在經過較多思考後才作一個負責任、會影響結果的決定。普選是當今民主政治的一個基本標準,是基於上述原則。
沒有普選權利而對選舉進行的民意調查,意義是不大的。在民意調查中競爭不能等同為在一場選舉中有真正的競爭。
今屆特首選舉,最突出之處不在於有競爭,而在於建制派陣營內權爭白熱化。不是說過去建制派陣營內沒有權力鬥爭,而是不至於浮出水面,更不會公開激烈地進行。董建華「腳痛」下台時,唐英年並非心甘情願曾蔭權補上,累他要多等5年。再加上這5年令他要分擔了特區政府施政失誤的負債,心理上會覺得中央欠他一個人情。
在第一屆特區選舉時,建制候選人也有爭奪的情,但不像今屆這樣明刀明槍,因為大家都不想搞亂中央所佈下的大局。今屆的情所展示的是﹕建制派陣營內已經愈來愈多派別、品流複雜,對權力熱中的人愈來愈多。
建制派陣營內有權力鬥爭不足為奇,但如果市民天真地以為這是民主政治,那麼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沒有民主啊?與其對這次選舉有什麼期望,市民不如聚焦繼續爭取真普選吧!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