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林天悟: 從30年前的訪京團說起

世事往往充滿循環,日前與前輩嘆下午茶,閒聊間獲益良多。前輩問有否留意近日上京團的新聞?筆者答,只留意到葉劉淑儀率團去北京,工聯會也到京城,再來應是商界大孖沙團將趕往首都朝聖。前輩聽到筆者列舉的團體,微微地搖搖頭,憶起的是30年前中共積極爭取港人支持香港回歸,以求與英國談判時「有貨(民意)在手」,大大小小的「上京團」絡繹不絕,想不到30年後又來這一套。可惜這回只有權貴或親建制的特殊階級港人才有資格面聖,追求的成果是要為「一國兩制」蓋棺定論,從此束之高閣。

前輩講故,細說80年代初中英會談時,英國打出治權論,中共死抱的是民族主義,當年中共一窮二白,全國就只有一個深圳特區,其他地方仍是實行社會主義大鍋飯,港人回大陸旅遊要用港幣換成外匯券,個別地區吃飯時更要糧票,如此經濟實力要港人信服「一國兩制」,原本是難過登天

中共祭出的殺手鐧就是民族主義大旗,所謂中港本是同根生也。那些年中港兩地經濟實力雖然差異大,但沒有甚麼中港矛盾,港人對內地同胞普遍心存關愛,知識份子以至草根階層都關心家事國事;中共就廣邀香港各界到北京參觀訪問,之後是與港澳辦或中央官員會面,了解國情。

那年頭「上京團」被邀請的人士或團體頗多,濫發到連街坊福利會等地區組織都可以登堂入室見到港澳辦負責人,一日兩三團,總之要營造「四海歸心」的「香港同胞熱烈支持收回主權」氣氛。那時候的港澳辦負責人跟街坊福利會的小主席並肩而坐,開口同志埋口乾杯,吃的不是山珍海錯,喝的不是名貴洋酒,談的卻都是所謂推心置腹的民族大義真言,務求動之以情,讓各團友在熱情招待下明白「中港一家」,而憑中共官員藉著真摯的表現,也確實得到絕佳效果,不少人上京後都變得對中共較為親近與信任。

不過,當中英會談轉入直路,英方招架不住,倫敦出動一招「三腳櫈」,想把香港拉入談判之內,企圖以英廷加港人來對付中共(恐共畢竟仍是港人主流想法)。這時中共馬上露出底牌,力拒「三腳櫈」中的香港,稱會談是中英之間的事,言下之意是香港巿民請便好了,香港前途港人無份參與。

中共30年前以香港社會各界上京團營造的民意對付英國,到最後關頭一腳把港人意志踢開,這是中共實用主義使然。回歸17年後形勢大變,左風吹得正烈,參加上京團已成為身份象徵,節目內容包括京官閉門訓話成了慣例。如今各個政治或經濟特權階級陸續上京拜見高官,再加插參加國慶活動餘慶節目,肯定是另一波輿論攻勢,尤其是大孖沙團,個個都是身家千億超級富豪,當他們從人民大會堂出來之後,站在石階上侃侃而談政改方案,電視直播後報紙再詳盡,必會先勝一仗。

說到底,轉來轉去,中共始終不脫當年本色,邀請各團體上京,就是把李飛較早時說過的再講一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見面之後把話說白,就是要全面支持政改。至於大孖沙訪京團將是全程重點,由誰帶隊?是董建華還是梁振英?有說董去梁不去,若是如此,梁的面子往哪裡放?若梁去,又會是什麼身份?他與董如何分工?這將是另一台好戲。

筆者更關心是本港傳媒近年成為統戰及操控對象,各機構高層在港已不時出席西環或北京人士邀約的飯局,以此推算,估計在這一輪上京潮當中,香港傳媒或出版界亦有可能組團上京,反正辯詞可以說這也算是新聞採訪,大條道理「有得去,梗係去啦」。在層層進迫下,泛民可不是30年前的英國,壓根兒沒法坐到談判桌上,如何頂得住?

上周本欄談及曾鈺成與曾德成這對生於傳統左派家庭的兄弟,有人說2014年重提咸豐年間舊事,似乎已過氣,無法對焦現時的香港現實。不過,事實是中共對香港能有多少板斧、可能構成什麼效果,在此時鋪天蓋地的上京潮及挖掘泛民「陰私」之時,泛民宜細心推敲中共的方向。親京派人士也許會說,中共大把板斧,硬又得軟又得,再加上大把銀両在手,應付一個小香港的幾個泛民頭頭,有幾閒?可是,真的如此簡單?

首先,中共的確可以耍硬,但可以去到幾硬?陳佐洱說可以用「霹靂手段」,說出來很容易,但實行之後就手尾極長(六四鎮壓一債仍在償還)。因此,這些話可以作為極左思潮視之,無須認真,因為中共可以對香港用強硬手段的話,早就用了,何須請政團及資本主義大富豪上京?

如果香港個別極左人士覺得陳佐洱的話很對胃口,那是他們的自由。極左派對於六七暴動之後愛國陣營低頭失威不是味兒,怎料到了回歸之後,傳統愛國陣營人士能進入政府「當家作主」,打埋算盤至今只有一個曾德成,曾鈺成則是靠贏出立法會議席而進入議事堂,還未至於在政府任職。極左派從六七暴動到回歸後17 年依然未能吐氣揚眉,當然「條氣唔順」,想方設法要「真正行使主權」,因此對同樣強硬極左份子如陳佐洱之流當然衷心擁抱。可是,如果視陳的講話為真言,以為只要對中共夠忠心,就能在港無所不用其極的硬來,恐怕又走回六七暴動時的那條舊路,與港人民意背道而馳。

觀乎近日政治形勢發展,港人對一些極左派的言論行為,已開始出現明顯的反感和反彈。

這就來到第二點:中共意欲何為?習近平主政後,一人獨大,但共產黨仍是唯物辯證,事物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如今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大,若缺乏有力
措施,無法令經濟增長回到百分七台階,恐會在社會埋下不安種子。這不是意氣用事的地方,你可以行習近平經濟學或李克強經濟學甚至毛澤東經濟學,可是一旦經濟增長做不到製造就業的效能,任憑吹到天花龍鳯的反貪倡廉,或者請海外的一堆自己友評論員說盡好話,都無法為每年增長的幾百萬民工找工作,社會蘊含動亂因素,勢將搖動社會主義國本。因此近者中共在越南沿海的退讓就是以和為貴,遠者與日本關係漸見和緩,其實都是計算之下的產物。毛澤東兵法有云,「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便是此意。

因此,對中共的判斷必須分清現實形勢與文宣的弄虛作假。親共傳媒或半親共傳媒上的評論,許多「膠論」或極左構想,只是在投一些官京所好,港人無必要動氣或受其愚弄自亂陣腳。觀乎傳統左派幾個老資格的愛國者,政改以來一直低調,便是看通大局,因為主導權在北京,不在香港一些人手上,他們的低調,實有着「走着瞧」的狀況。

茶局到了尾聲,聽到新聞報道上京團的消息,工聯會與身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面後,引述張對政改方案通過感到樂觀,強
調佔中或罷課等行動將無法逼使中央改變香港政改的主意,因為人大決定是「不可撼動」,而泛民若堅持否決方案,須負上歷史責任。筆者倒抽了一口涼氣,向前輩問道,目前極左人士與忽然愛國的港共似乎在港抬頭,一旦政改方案通過,這批人大概會被視為有大功績而繼續坐大,香港社會卻勢將進一步撕裂,未來前境是否相當悲觀?

前輩呷了一口茶,淡然說,中共打江山,靠的是殘酷不已的內部鬥爭,對情景構想頗有出人意料之功。中共對麾下棋子分為「信」和「用」兩種,不同形勢選用不同棋子,如形勢或想法有變,絕對可以一夜間翻盤。那些極左或港共,其進擊手段也許能收一時之效,但畢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強硬手段和歪理連篇,只會越來越令港人反感。

尤其是那些忽然勇武的港共,予人感覺只為謀利而非真正忠心,長遠來看必然露底。而且在港人眼中,這些人吃相實在太難看,終會被鄙視唾棄,到最後自然會有第三勢力出現於中共思量之中。結論是,政改是否通過也好,這些低水準人物,在吵鬧過後必然成過街老鼠,「如果現有方案的政改通過了,再來悲觀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