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盧子健: 飯局.社區論壇.商討日




飯局、社區論壇、商討日,這些是近日經常見報的討論組織形式,從效果看來,飯局和社區論壇作用不大,有修改做法的需要。商討日暫時比另外兩者有較佳果效,但也有改良空間。而社會上不單意見多元化,作風也多元化,沒有一種盡善盡美的組織討論方法。政府或者機構想聽意見,無可避免要多管齊下。

日前特首落區 勞民傷財

日前特首落區聽取民意的社區論壇,可以說是最沒有意義,反而成為勞民傷財的活動。多年前,社會不同意見少有走向極端,更少有組織踩場的行為,「落區」確實是接觸民眾的好方法,其主要效果不在於現場表達的意見,而是感受到市民關注的問題和民情的動向。對於平常只在辦公室工作的高官或者機構高層來說,「落區」出席社區論壇確有意義。

可惜近年社區論壇已經變質,變成不同政治勢力踩場角力的平台。這些政治勢力的意見本已路人皆知,又何須舉辦社區論壇來收集。今年夏天特首3次出席社區論壇都動用大量警力維持秩序,出席者愈來愈多是有組織地爭奪位置,出席目的或者為攻擊或者為維護特首,聽取民意或甚至感受民情的作用微乎其微。

近年香港電台有組織分類的公眾論壇,參加者是以抽籤決定,不像現時特首社區論壇的排隊輪籌(因而令有組織者可排擠一般市民)。在抽籤過程中可以增加性別、年齡、居住地區等分類元素,令出席者的背景有更均勻的分配。到了今天在香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民眾意見,政府搞不搞社區論壇分別不大,但倘若真的要搞,應該參考香港電台的改良版本。

除了社區論壇外,特首今年夏天搞了幾場政改飯局,也引起不少新聞。其實特首以及高官經常都有飯局,我們一般不知道他們跟誰吃飯、討論了什麼問題。何以近日的政改飯局會成為新聞?

關鍵在於這些飯局的目的和性質。政改是一個敏感話題,容易成為新聞,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政改飯局的目的。據說目的是交流有關政改的意見,而細看一下名單,飯局出席者大多是所謂「有頭有面」的人,其政見眾所周知。出席者有不同政見,或許在飯局中可以擦出火花,不過這些朋友其實在公開論壇亦經常辯論。除非他們表裏不一,在飯局說的跟在公開場合說的恐怕不會有大分別。

不過場景確實有分別,最重要的就是特首及其他高官如政務司長、律政司長、政制局長等在場。如果他們加入討論,就可能引發出席者發表一些在公開場合聽不到的意見。但從新聞報道得悉,高官們基本上是只聽不講,可以因場景變化而增加意見交流創新機會的元素也沒有發揮作用。

高官們只聽不講也不難理解,每場飯局20多人,沒有可能保密,官員一些試探性問題可被解讀為試水溫或甚至變相表態。我相信這種人多口雜的「開放式」飯局無甚意義。

飯局人數不應多 內容應保密

飯局要有效果,人數不應多,內容應保密,交流的意見才會坦率,發掘的問題才會有深度。當然會有人批評這為「密室談判」、「透明度低」,但政策制訂過程從來都是閉門討論和公開辯論的結合。良好管治的關鍵是任何決策必須經過公開辯論的考驗,但這並不排除閉門討論的輔助作用。

如果特首或者政府高官再要搞沸沸揚揚的「開放性」閉門飯局,那也大可不必了。

商討日。這是佔中運動發動民間團體討論的組織形式。這種形式在外國不是新鮮事物,但在香港比較少大規模地採用。其實商討日的基本討論方法經常為不同團體所採用,簡單一點講就是分組討論加上大會集中。如果有好的議程設計、有好的討論引導者,再加上參與者有大致相同的方向和價值觀,這種討論組織形式有利於形成共識、統一思想、提升群體士氣。

但正因為很多商討日的組織者都只會邀請意見比較接近的人參加,其弱點是未必能多角度考慮問題,比較適用於集結力量而不是兼收並蓄社會意見,以作為政府決策的基礎。

不過,商討日的商討方法並非不可以用來收集社會各方意見以協助政府決策。尤其是一些涉及多角度考慮的政策,政府可以多辦商討日,組織不同範疇的專家分組討論,盡量在不同角度的合理訴求中求取平衡。近日多個熱門話題如堆填區、垃圾徵費、焚化爐、土地供應、第三條跑道等都可以有多種角度考慮。把不同角度共處一室,在有技巧的引導下,有沒有可能導向一些較有建設性的結論呢?

商討日要義﹕建立對問題的共識

從佔中運動的商討日經驗也可見到,一個大課題往往需要好幾個階段、好幾個商討日來討論。這個過程的要義在於建立對問題(注意﹕不是答案)的共識,對不同答案的利弊的反覆研判,以及縮小因意氣或者誤解而引起的分歧。其實這個過程也正是前文提及良好管治所需的公開辯論的其中一種形態。

社區論壇、飯局、商討日,各有其好處、各有其局限。就一個課題,如無意外,幾種討論的形式都應採用。而無論採用哪種形式,在現代社會,在資訊自由、民意高漲的社會,主政者必須是與民共議,不論是閉門或者公開都是在邊討論的過程中邊形成政策。有這種與民互動的能力是對從政者不可或缺的要求。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