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添馬男: 中門大開 - 行會衰落原因





張震遠事件引起檢討行政會議職能,曾鈺成認為回歸後今非昔比,無法同港英時代港督同行政局地位及權力相比,需要檢討。行會地位持續下降是不爭事實,不單止出任議員並非社會翹楚咁簡單,而係同老董年代推行問責制及特首半桶水政黨化有關。

回歸後特首與港督最大分別,係特首有自己一套政綱要落實,而負責執行是問責局長,特首變了政治領導,而非行政首長。好多政策根本無需要行會去畀意見,好似年重頭戲施政報告,特首與政策局長、建制派主要政黨商討,反而行會是在公佈前一日才知悉容,要改動也難。

局長權力增 此消彼長

整個殖民地行政主導體制同基本法下慢慢發展的民主化根本夾唔埋,只有在行政獨裁下,行會先可有咁大權力,而港英行政局多少也有用本地精英協助英國外派總督,是英人推行就地自治indirect rule,實行共識政治。但事實上去到92年彭定康來港,行政局已downgrade成高級顧問團,正因為肥彭有自己一套施政綱領,所以權力才集中在港督府手上。回歸後在肥彭軌迹上下行,因為特首政治綱領越來越清晰,曾蔭權十大基建,梁振英建屋大計,此等政治承諾不需要行會協助落實。
行會權力與特首此消彼長,而問責局長也攞走部份權力,因局長要問責,行會議員反而毋須向市民交代,所以局長自然更主動、積極去同各界溝通,內內外外推銷政策,相比之下行會成員自然變成低調。

假如要改組行會,先要處理未來特首與政黨化關係,一日禁止政黨執政,一日就無法理順政治與行政之間權力關係。行會要回到港英權貴代表已無可能,其地位下降,真正精英也未必願意加入。若是高級顧問便找專家,若是政治聯盟便找黨派領導,若政府最終政黨化,便由執政黨成員出任。條條大道通羅馬,問題是香港人根本不知道往何處去。若果2017年普選生特首,而整個政治架構不作改動,施政困難更大。

要檢討行會職能,恐怕先要檢討整個政治體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