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呂大樂:港人愈益重視特首認受性




在學術討論的意義上,這是一個老掉牙的題目,但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它卻又是一個很實在的、而且反覆出現的問題——特區政府的政治認受性。最近有一 種意見認為,此乃無中生有的問題,若然以一個歷史的、制度的、法則的角度來看,又或者從國家的高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則應該不難明白,其實香港並非獨立的政 治實體,而特區政府所要取得的政治授權亦並非(或起碼並不單只是)來自於香港市民。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提出現時特區政府的政治認受性不 足,再而認為有需要進行民主改革者,有混淆視聽之嫌,是藉目前特區政府管治威信低落,社會支持度薄弱而進行的政治攻擊;他們最新的想法甚至覺得過去的特區 政府領導亦多少受到這類批評的影響,怯於面對群眾而未能理直氣壯地依法施政。

只突顯中央任命權力

這一種新意見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在政改辯論及相關爭議隨時一觸即發的時刻,各大陣營自然各自忙於在社會上準備如何爭取話語、論述的主導權,急忙推出 一套理解香港社會、政治發展的框架。在廣義的建制一方,新論述的重點在於強調「一國」這個大前提,界定「一國兩制」底下的中港關係,其實是中央與地方的關 係。

由這個立場出發,他們於政治程序上突顯中央的任命權(因此開動未來特首必須「愛國愛港」的討論),以及特首的地位和角色(因此強調特首 須要配合、其實是服從中央領導的工作,由儀式上的參與,以及支持到於重大事情上的服從),旨在加強「一國」的訊息。同樣,他們嘗試否定政治認受性的問題, 重點在於把特首的政治授權,由市民的支持轉到程序上的中央任命之上。在目前正在逐步升溫的政改辯論中,核心議題在於如何理解和操作「一國兩制」。這是建制 一方從不同方面去塑造一個突顯「一國」為一切討論基礎的背景。

究竟特區政府的政治認受性是否一個無中生有的問題,筆者自問是法律門外漢,有 關《基本法》條文及其法理上的意義,願聽專家解釋。不過,當前有關香港政治制度未來發展的問題,又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要認真進行討論,我們不可能把政制 抽離於社會文化環境,以為依文件上的文字便能自我解釋(當然,我們也知道,這一點也有爭議之處),便等於可以服眾。

現時很多人忙於回到文獻裏頭——重讀鄧小平的一些講話、翻開八十年代的經驗……,以為這樣便可展示對「一國兩制」和中港關係的「正確」理解,便可平息爭議。在我看來,這注定是徒勞無功的。要積極為香港各種問題找尋答案,我們須要做的,不是回到過去,而是放眼將來。

須正視港人政治期望

這 把我們的討論引回到首段提及學術上有關政治認受性的分析。所謂認受性,可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當權者憑什麼(例如傳統、合法程序或個人魅力)、或自稱以哪 一種基礎而獲取政治權力的正當性;一是從人民眼睛來看這個政治認受性的問題,這就是說,就算有人有方法可以為一個限制一人一票選舉具決定性作用的政治過程 解釋過去,我們還須考慮,究竟一般市民是否就會接受那個政府領導層的管治和施政呢?市民於主觀上如何理解政府領導層施政的權力來源,乃一個政府管治的社會 基礎。

當然,到了今天仍會有人認為,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不認為政治是他們管得了的事情,而且也不會發問如「政府憑什麼推出(或反對推出)某 些政策」之類的問題。持這類觀點的人認為,在過去十五年的特區管治裏,老百姓或偶爾有所不滿,但只要讓他們消消氣,便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市民的不滿從來沒 有轉化為更高的要求與期望。

對於這類見解,本人實在不敢苟同。他們基本上依然拒絕正面面對香港2003年七一大遊行以後出現的政治環境,以 為只要特區政府提高一下施政能力、改善形象,便足以把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撥回九七前那種低度互動、相互之間沒有什麼撞擊的狀態;其實,只要我們到各個社區跑 一圈,便不難發覺他們的假設或理解極之不切實際。

無論北京如何不喜歡或認為難以接受,今天的香港人肯定認為特首要向他們負責,並且須要獲得最起碼的認同。政治認受性不單不是一個假問題,而且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着眼未來,還是正視香港市民的政治期望與訴求,方為上策也。

作者為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