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陳兆坤: 學佛者佔中態度






■法欽法師曾鼓勵港人「為真理、為公義勇敢發聲,從中追尋真善美」。 資料圖片


報載法欽法師鼓勵港人:「為真理、為公義勇敢發聲,從中追尋真善美。」該文沒有清楚顯示法師是否贊同佔中,但肯定沒有呼籲市民盲目去「守法」,更沒有反對佔中。早前基督徒因爭論是否支持佔中,鬧至沸沸揚揚。而佛教的觀點又如何?本人以一個學佛者的身份,不代表佛教徒,說說自己的看法。

早前為是否撥款一億給大陸政府賑災時,林大輝在立法會這樣說:「指反貪和捐款應分開處理,發死人財最終一定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定冇好報嘅,我哋收佢唔到,個天都會收佢。」希望林議員只代表建制派人士說此話,不代表佛教徒身份說此話。無論如何,「等天收」的理論,並不是一個現代佛教徒的看法。因為以此類推,二次創作可以這樣說:日本人入侵中國時,中國人抵抗不到佢,等個天去收佢哋。獨裁者鎮壓人民,奈何不了他,等個天收佢等等。

大家知道佛教以「因果」為倫理基礎,所謂種瓜得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道理。今天世道人心淪落至此,以佛教來說,此乃眾緣和合,眾生共業形成如此世界。但是否每一位佛教徒都盲目恪守因果論,面對不公平都要放下接受,然後各自修行?皆因「因果論」被人誤以為「宿命論」,以為佛教徒只能逆來順受,一切等天收,這是極錯的。讀過《了凡四訓》的人都明白,佛教講因果要讓人警惕報應,更重要的是去改變命運,改造命運。

佛教另一個原則是慈悲,所謂慈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給予快樂。如果世人充滿悲傷煩惱,作為一個佛教徒,能否甘於做一個自了漢?若果目前社會魑魅魍魎充斥,下一代很有機會過得更差,佛教徒能否清淨自在,可以自己努力修行?筆者的答案是不能。大智大慧者,能洞燭天機,隨緣點化眾生。如筆者的下愚者只能本菩薩精神,老實做好人間之事,期望有一日將世俗化成淨土。

民主自由象徵的昂山素姬,就是以承擔眾生苦難的菩薩道,以大無畏精神、非暴力方式去對抗不公及專制,正是一個當代佛教徒的典範。今天這個所謂盛世社會,背後充塞亂世因子,因為社會有太多不公,太多不平,只有一個真正的民主自由社會,各階層人士才可以真正安居樂業,下一代才可有一個公平環境生長。筆者認為改變不平,仍以眾緣和合的理論,不論各種族,各階層都持有一個爭取公平的心,去對專制說不。只有更多更多的人走出來,群策群力,滙聚我們改變世界的願力,改變才可發生,因此佛教徒更應走出來去,將污穢不堪的社會,建立人間淨土。

陳兆坤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