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31日星期五

明報社評: 政府退一步 香港海闊天空



許多人慨嘆香港有太多政治爭拗,導致內耗空轉,不過,許多時候政府是爭拗的始作俑者,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下稱國教科)就是最新例子。家長、教師、校長、辦學團體以至大多數市民對國教科滿腹疑團,要求「撤科再議」,但是政府在未能擺脫「洗腦」質疑下,堅持推展國教科,形成政府與主流民意對抗的局面。其實,反對國民教育並非主流,透過符合港情的國民教育,培養有獨立思考而愛國的學生,才是主流。政府若看到這一點,退一步(撤科再議),則不但國民教育可以海闊天空,特首梁振英可以海闊天空,香港也可以海闊天空。

梁振英迴避核心問題  不可能消除市民疑慮

昨日梁振英到政府總部外探望絕食學生,重申國教科並非洗腦、以學校為主、學校為本、政府不會出版教材云云,這些老話,對學民思潮成員不會有丁點效果,也不能取信於熟悉國教科爭議的人。因為梁振英仍然迴避3個核心問題,不可能消除市民對國教科的滿腹疑慮。

首先,教育局資助出版的「洗腦」教材,仍然在學校流傳,是事實;教育局編寫過「洗腦」教材、教案,是事實;教育局制定盲目愛國準則的「愛國評核」問卷,是事實。這3個事實,使家長懷疑以至不信任教育局。事實上,教育局對這3個事實,迄今未有令人滿意解釋,教育局在未能重建家長對它的信任情下,強力推展國教科,使人更質疑國教科的動機和目的。

第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國民教育部分過於強調情意教育,例如「與國家根脈相連,休戚與共」、「孕育家國情懷」等,使人有「洗腦」之感;另外課程指引有關「評估」部分,多次提及「情感層面」的評估,並引用學生是否顯露「情感觸動」作為評估的例子,使人擔心學生為爭取分數而偽裝,或在不自覺情下錯用情感。每一個科目的內容和教授都要符合課程指引,教育局按課程指引評審教科書、教材,也據之以監察學校是否按指引教授學生。因此,只要國教科課程指引有洗腦之嫌,國教科就有同樣的問題。

第三,教育局成立的「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畫地為牢,開宗明義為3年開展期而設,教育界認為國教科不宜獨立成科、課程指引的「洗腦」內容,委員會都不討論。委員會之設,看到的只是操作程序,以拖待變,逐步使政府心目中的國教科全面推展落實而已,完全看不到政府有開誠布公、消除疑慮、解決問題的誠意。

目前官民就國教科的對立,具體情是市民大多數反對國教科,家長疑慮,教師無所適從,大多數教育教師團體都要求撤科再議,多數學校不合作,以新學年甚至3年內都不開展國教科來回應政府的強硬立場。以單一議題而言,業界民間鮮有如此高度共識,但是政府堅持寸步不讓,不惜與社會大多數處於對立面,不理後果地體現政府的意志,這種僵化取態,無法理解。較早期的西九天幕設計、單一投標爭議,較近期的議員出缺遞補機制爭議,政府在廣泛反對聲中,順從民意推倒重來,如今爭議都已經得到解決。

國教科讓步  有助社會 「齊心」

這些先例,反映政府為求做好西九計劃、做好遞補機制,適時地調整立場,實事求是推進事態,而非與主流民意對抗。以此審視政府就國教科的僵硬立場,使人懷疑政府是否有心做好這件事,因為情很清楚,若政府執迷不悟,未來一段日子都要與民意對抗,與不合作運動周旋,這樣的話,國教科如何在學校正常推展?政府在民意那麼清晰情下一意孤行,只會強化市民認為國教科是政府執行「洗腦」政治任務的印象,因為,除此以外,無法解釋。因此,若梁振英統率的是一個理性的政府,應該退一步,撤科再議,主要原因有3點。

1)政府一再重申國教科以多元、多角度、獨立思考方式教導學生愛國,此說若真實無訛,則政府與家長、教師和社會人士的訴求,本質沒有差異。另外,主流民意並不反對國民教育,只是爭取內容符合港情,使學校、教師教好國民教育而已;還有是撤科再議,可以釋放出一個空間,讓教育局重建它的公信力。

2)國教科並無迫切性。有關德育和公民教育,學校本來已經有教授,撤科再議不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影響。政府與其以3年開展期換取空間,不如把這3年訂為再議期,切實與各方持份者溝通交流,凝聚最大共識,徹底解決問題。

3)政治爭拗使香港內耗空轉,未能聚焦討論社會民生政策,使得香港在許多方面發展滯後。梁振英競選特首時,期望社會「齊心」,積極有所作為,以改變香港發展停滯不前的現象,他這個訴求,得到普遍認同,市民期許他當選後會帶來新氣象。但是國教科爭議不會使社會齊心,只會令各方分心,事態發展至學生絕食抗議,說明國教科已經為社會內耗空轉添加動力,梁振英若要有一番作為,就國教科讓步,此其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