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8月11日星期二

程翔﹕中共從幕後走到台前——從《人民日報》社論談起



《人民日報》海外版83日刊登文章高調地「勸退」陳文敏,間接證實了兩件事:一,從一開始阻擾陳文敏出任校長的正是中共;二,劉進圖所披露的有中間人向陳文敏勸退之事可信,因其所持的理由同人民日報不約而同。

這次香港大學出現百年來僅見的危機,明顯是有政治背景,事件的本質是北京對「佔中」的秋後算帳,但是在香港,這個問題卻難宣諸於口,於是有部分親北京的校委把一個政治干預的問題模糊成一個程序問題,躲在程序後面實行政治干預。現在人民日報高調介入,捅破了這層偽裝的薄紗。

中共公開表態後,大學當局在陳文敏的委任問題上變得更加左右為難。要是不理會「勸告」,則北京有可能下不了台而老羞成怒,用各種「軟措施」抵制香港大學,例 如不歡迎陳文敏以大學副校長的身分處理涉及大陸的各種交流。筆者已經風聞有人正是以此為由,要求大學慎重考慮這個後果。但是,如果大學接受「勸告」,則港 大百年基業(學術自由、院校自主)將毁於旦夕,而香港賴以成功的精神要素(例如自由、多元、法治、程序)等將遭到無可扭轉的敗壞。筆者希望校委會在處理這 個「兩難」問題時,能考慮再三幾個問題。

對陳文敏的攻擊意味着什麼?

經過3個多月的大批判後,《文匯報》為陳文敏定了「七宗罪」(213日),要他交代「9個問題」(216日)。在這股排山倒海的攻勢中,我們看到表面上是打陳文敏一個人,但其所持的理由卻涉及香港這一制度的核心價值。筆者試用附表說明這個問題。

分析左派給陳文敏所定的罪,我們不難發現,他所「犯」的「罪」,都是這個社會珍惜的核心價值。所以如果我們今天裝着不知,則明天我們很可能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否決陳文敏意味着什麼?

請校委會袞袞諸公考慮一下,假如你們否決了陳文敏,你們傳遞了什麼信息?

1)你們選擇了「政治正確」而放棄了「學術卓越」。 

陳文敏於2002年至2014年擔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在此期間,在他的領導下,團結全院老師共同提升法律學院的地位,成績非常顯著。根據英國 QSQuacquarelli Symonds)機構所發表的年度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在2013年的排名是全球第20位,到2014年更升至第18位,而本港其他大學的法律學院 都不在首50位之內。這是縱向看。橫向看,在2014年香港大學整體在全球的排名是28,而法律學院是18,高出大學整體水平。QS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 排名紀錄,可以說是對陳文敏出任法律學院期間所作的貢獻最權威的評價,也是他2014年卸任院長時最好的禮物。

可是,如果校委會否決了陳文 敏的任命,唯一的解釋是他們追求的是「政治正確」而不是「學術卓越」。這樣香港大學的前途就被他們葬送了。筆者不期然想起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常常聽到的一 句話:「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筆者萬萬想不到今天的香港居然要被迫在「草」與「苗」之間作出選擇!

2)你們屈從了權力而犧牲了公義。

陳文敏是由校委會成立的物色委員會經過全球招聘後獲推薦的副校長人選。校委會當然有權不接受某一個推薦,但必須提出非常充分的理由,否則是對整個遴選工作的不尊重。

校 委會為確保候選人「身家清白」,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審核委員會調查捐款案。其成員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專業人士,計有:主席黃啟民(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夥 人、前香港證監會非執行董事),成員包括:張澤佑法官(高等法院上訴法庭法官)、洪丕正(渣打銀行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廖榮定(執業會計師)、鄧國斌 (前政府審計署長)、謝秀玲(前醫管局財務總監),其中黃啟民和洪丕正亦是校務委員會委員。

從這個名單可以看出,委員會成員都是專業的、公 正的、獨立的(與大學沒有直接關係)和富有大機構財務監管經驗的人。經過他們兩次審核後均認定陳文敏在捐款事件中沒有違法、違規的事項。假如在通過嚴格審 核後校委會還繼續不予任命的話,唯一的解釋是他們選擇犧牲公義來屈從權力。

如何解決目前困局? 

筆者認為,目前解決任命與不 任命這個兩難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回歸香港大學固有的任命程序,尊重物色委員會推薦的這個傳統。這固然是大多數校友、師生的願望,也是反對陳文敏的人一個合 適的下台階,體現他們也願意按照既定程序、既定遊戲規則來處理矛盾的精神。所以,一批校友擬在91日的畢業生評議會上提出一項動議,在充分尊重物色委員 會的推薦的情况下盡快按原定程序完成對副校長一職的任命。

與此同時,北京必須自覺地嚴格執行《基本法》第136137條的規定,不要介入本地大學的日常運作。否則,香港大學百年基業將毁於一旦。

殷鑑不遠!最近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的寧利中教授撰文,題為〈在中國大陸已經消失的9所世界級大學〉,指出在1949年中共建政前,中國有9所大學在那 個年代已可稱為當時的世界級大學。但在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它們「集體消失」(見「科學網」寧利中博客)。由於政治的強力介入而遭到「集體消 失」厄運的名校包括:燕京大學、輔仁大學、齊魯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震旦大學、之江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名校「集體消失」,是中華民族的嚴 重損失,也是我們時刻要引以為戒的事情。所以我們籲請校委們與我們一道,切實站起來捍衛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