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

林行止: 牛氣沖天非好景 豪氣干雲有得博



一、

北京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自三月二十七日起准許內地公募基金直接參與「滬港通」購買港股;從昨天(十三日)起全面開放A股市場的一人一戶限制,過去一個內地人只能在一家證券公司開設一個賬戶,現一個人可以在二十間股票公司各開設一個戶口(等於一人可以有二十個賬戶)。清明/復活節假期後,恒生指數 在八個交易日一口氣暴漲三千五百餘點!作為一個體積不大沒有穩固工業基礎、性質類似易冷易熱「單料銅煲」的經濟體,港股的升沉,很易為外地當然包括內地股市盛衰所左右,受上海證券「無可救藥的瘋狂升勢」(四月一日本欄;十二個月內升百分之八十七!)的影響,昨天指數已升破二萬八千點,成交額達二千六百三十六億元,升勢不可擋,香港股市猛升再創「大時代」!

港股價格大幅揚升,港交所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水漲船高,已超過長踞世界第三大的日本的五萬億元(美元.下同),成為僅次於近二十五萬億元的紐約股市和 約七萬億元的內地股市,登上市值季軍;由於成交額暴增、港交所進賬滾滾而來,其股價過去十個交易天已累升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昨市收近三百元,其總市值已成世界股市市值之冠。香港真的不簡單。

內地有關當局放寬內資投港政策,表面理由當然是來港「追落後」,這即是說,內地不少股價升幅遠較香港H股大,讓公募基金購進港股,等於為內地股民開闢新財路;不過,「港股通」購港股的每天最高額度為一百零五億元人民幣(傳將提增至四百億元人民幣),比起這幾天港股動輒三數千億元的成交,杯水車薪;不 但如此,昨天「港股通」尚未用盡,有餘額近八十一億元,等於入市的只有不足二十五億元。那麼,入市資金何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木宰羊」,他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去追究,因為錢太多追不到」。這容或是實情,惟視操控股市為一種「維穩」工具的北京政府,會否在錢多得不得了的情況下,通過港府無法確認或確認 後基於敏感性而不能公開的渠道,調動一點資金「買起」港股?

港股大漲對內地有什麼用?陰謀論者的剖析雖作不得準,卻亦讓人看到一點道理。由於客觀環境大為有利(資金泛濫加內地在港上市股票比內地便宜),此際 購進在港上市的股票(以資本值計,當中七成以上為內地企業),既可賺滙價(港元隨美元滙價看升而人民幣已處下降軌),復有賺股價之利(巨額資金湧入股票短期供求失衡)。那等於說滙價股價贏面均大,何樂不為?不過,純粹考慮經濟利益,未免低估北京當局的「魄力」,因為「炒起」港股,在北京的盤算中,牛市肯定 可以振奮這個市儈城市的民心。從常理推測,港股大旺必然會令因「政爭」而浮動的港情稍安,因為股市大升的「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會使港人「見錢開心」,社會的「撕裂」程度雖不可能因此彌合,惟裂痕亦可望不致擴大,「維穩」的基本標的在此。如果稍後立法會通過「八三一框架」的政改方案,志不在牟利的政治資金可以不回吐,以免破壞政治形勢大好的氣氛;如果方案遭立法會否決,北京在國際上固然臉上無光,政治資金則可獲利, 拋跌股市,令「見蝕傷心」的香港為愁雲慘霧籠罩,民心沮喪,一股怨氣怒氣很大可能便會傾注到「真民主人士」身上,讓他們成為推跌股市的元兇—成為千萬股蟻 喊打的過街老鼠,這種氣氛不利他們在下一輪選戰的賽績,不在話下。

北水南下「劍指港股」還有一項不容忽視的隱性作用,在打虎獵狐拍烏蠅肅貪反腐之勢未遏的現在,目標太大的澳門賭業已暫失「洗錢」功能,香港股市是方 便之門,這即是說,股市可擔當如同馬會般的角色,見不得光的資金既可通過「買馬」中標、得獎派彩而成為合法財富,在這方面香港股市當可發揮更積極更有效的功能……。「一人多戶」可以把多少貪腐敗類不能見光的財富,透過親朋戚友分散投資到上市公司上?不過,退一步看,今日大開投資方便門,是否「引蛇出洞」— 引黑錢浮出水面的「陽謀」?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二、

由於不是由「無形之手」推動,內地的經濟發展有點莫測高深(惟「內幕客」才知道「有形之手」何時出招),當前的情況便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比如,為何 經濟增長明顯放緩(GDP年增幅從四五年前的百分之十二下降至今年的約百分之七,跌幅四成左右)而股市則如火箭升空?不少人的解讀是,GDP萎縮是「資金 重置」即從過往專注於基建及物業發展,轉而流進資本市場有以致之。為GDP達標而過度投資的結果,令內地工業設備閑置率高企、基建欠經濟效益及有不少人跡罕到人影近無的「鬼城」,因此,「資金重置」的流向,是試圖收窄盲目投資造成經濟浪費的矯正做法(是否有效稍後才見真章)。股市因為資金流入而竄升,是政 府主導計劃經濟的副產品。

有不少人覺得GDP下挫股市反升不可思議,其實這只是誤信經濟發展與股市同步升降的「傳統智慧」,有實戰經驗的經濟學家,早有具體數據展示兩者之間並無必然關係!BNY梅隆資產管理的首席經濟學家仙德,於二○一二年七月寄給客戶一篇引起象牙塔學者高度關注的論文︰《股市與GDP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H. Sandte: Stock Market vsGDP Growth: A Complicated Mixture。可於http://us.bnymellonam.com/core/library/documents/knowledge/AlphaTrends/Stock_Markets_vs_GDP.pdf 載),開宗明義便指出歷史數據顯示美國每季GDP實質(撇除通脹)增長與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走勢毫無關係(是零,Virtually Zero);德國的亦如此。仙德還特別舉出日本的例子,在六十年代初至一九七五年十五年間,GDP平均年增幅百分之八點三;其後十五年即一九七五年至九○ 年,平均年增幅百分之四點一。日經指數對經濟增長似乎無動於衷,整個七十年代在五千點水平徘徊(牛皮待變?),直至一九八五年「列強迫使日圓大幅升值」的紐約「華都協議」(Plaza Accord)後,兩年內日圓兌美元升值百分之四十強,日股才強勁上升至約一萬五千點;在此水平,受日本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日本物業和股市同時形成泡沫,日經指數從一萬五千點左右於短短四年間飛升至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的歷史高峰三萬八千九百五十七點。非常明顯,期間日本GDP增長大幅萎縮(一九七五年至九○年平均GDP年增幅百分之四點一二、一九九○年至九五年百分之一點二八),兩者毫不關情,路人皆見。把廣東人的口頭禪「生意淡薄不如賭博」,引申到 「人均低落股市有得博」,更貼近當前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和物業)不斷攀升構成泡沫期間,產生了普及性的「財富效應」,促致人民大量消費進而形成了企業盈利急增的良性循環。這種現象, 如今在內地重演的可能性(如果有形之手不會在不適當時機強力干預市場),不容抹煞。按照自由市場發展的「硬道理」,無視GDP增幅較前大為放緩,內地的經 濟將因「消費推動」而呈生機,股市升勢不衰企業利潤可觀,也許到頭來又能把經濟拖出沉悶境地恢復高增長。

面對這種可由內地資金尤其是來歷不明資金主導的市況,香港投資者應如何「分嘗甜頭」,筆者沒有答案(連模棱兩可的話亦說不出),去周六本報「投資箴言」欄引述「股神葉天」在劇集《大時代》中一段可圈可點卻屬老生常談的話,不說也罷,惟其結論則可永遠令股民「打醒精神」︰「余於股壇數十載,未嘗見一真正贏者,智者應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場,取勝唯一法……『及早離去』四字而已!」不過,眼見大市氣勢如虹,且明知「一人多戶」打開了巨額資金流入市場的缺口,所以筆者感到大家不妨趁熱鬧「小賭怡情」即押後「及早」離市的時機,當然,這樣做的人,千萬要記着只屬短炒而非長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