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13日星期四

王慧麟﹕翻炒翻抄翻新 青年就是笨蛋?



佔領事件發生後,多個民調,側面反映了青年對時局 的想法。理大一項民調問及退場,1829歲的群組,有近六成人反對退場,與整體有七成市民支持退場的結果迥異;同樣是問及應否繼續佔領,港大民研計劃的 結果是,1829歲的群組,有55%支持繼續佔領,亦與整體反對佔領有約七成的情况不同;在同一個民調之中,1829歲的群組裏,只有48%支持袋住 先,與整體逾53%的受訪者支持的情况不同。至於中大的一項有關身分認同的民調,80後的群組,只有4.3%的受訪者自覺是「中國人」,亦與整體的 8.9%有別。

這些民調結果,強化了社會上部分意見領袖對香港青年的偏見,即香港青年反對建制、反對社會、反對現狀,以至反對中國。先撇開 國族問題,香港青年之反社會情况,與其他先進國家的情况接近。英國網站Yougov時常有一些相當特別的民調結果。今年5月有結果指60%的首次有投票權 的青年,傾向下屆選舉不投票;1月有民調指出,10個英國青年,有1個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前者與英國青年普遍質疑政黨政治有關,後者則是近幾年青年失業率 偏高有關。
當香港青年成為問題之後,不少意見領袖紛紛表態協助,有的認為可改革中學課程多講中國,有的指應多搞創新及創意空間讓青年發揮所 長,有的商界精英又重提什麼青年該前往珠三角尋找機會云云。以上做法,已說了10多年。假如青年的反社會是個問題的話,上述的舊政策,基本上完全失敗。既 然失敗,他們為何仍要老調重彈?

你知我知,青年需要的空間,是政治空間。沒有真普選、沒有真自由、沒有真多元、沒有真尊重,就沒有創意空 間,更遑論多元發展。最令人火滾的,又是有人建議青年往珠三角闖。點闖?憑什麼?請教這些社會領袖,一個DSE畢業生如何在珠三角搵工?去人才市場中碰運 氣?今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是3000多元,香港大學生在中國點搵食?香港的中、老年才俊精英商人,別瞎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