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馮應謙、馬傑偉﹕社交媒體與國族認同



春江水暖鴨先知——社交媒體日漸成為社會民情的 「春江鴨」。WhatsApp群組的爭吵、facebook的「unfriend」及「洗版」熱潮,往往反映着社會民情的走向。社交媒體的特性,在於用戶 集體創作——對民情十分敏感、反應迅速、多元,且難以受任何「老大哥」左右。因此,社交媒體對我們研究民情走向日益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 與民意調查中心日前發表2014年香港人的身分與國家認同調查。結果顯示,自覺是「中國人」的比率(受訪者由「香港人」、「中國人」、「香港人,但都是中 國人」及「中國人,但都是香港人」4項中選出一項)見8.9%的新低。同時,香港人對解放軍、國旗、國歌、普通話及萬里長城等中國標記的自豪感,亦於 2010年有下降的趨勢。香港民情對國族認同的走向,跟近年中港矛盾升温、港人對本地公共服務、物資供應以至生活漸漸受內地人流影響脗合。

實,早在公共輿論探討中港矛盾之初,社交媒體已就兩地的文化、生活及價值衝突鬧得熱烘烘。對內地民眾冠以蟲名、以相片挖苦的改圖及改編歌曲,早已於社交媒 體瘋傳。大家在facebookWhatsApp所看到的世界,跟從電視新聞、電台節目、報章報道等所接觸的資訊,可能已經愈來愈不同。進一步而言,經 常使用社交媒體接收社會資訊,會否使人們對社會的觀感——包括國族認同——產生不同的看法?

有見及此,筆者從是項調查中,抽出了兩組資料再 加以分析。第一組資料,是香港人使用媒體的習慣,問及受訪者最經常接觸哪一項媒介:電視、電台、報紙、雜誌,還是社交媒體。第二組資料,是受訪者對中國標 記的自豪感——解放軍、國旗、國歌、普通話,以及萬里長城。受訪者對標記給予15分,5分是最自豪,調查從而計算出受訪者對該標記的自豪感平均有多少 分。



表一列出了受訪者按最常接觸的媒體分類下,對5項標記的自豪感的平均分。為了研究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會否有不同的國族認同感,筆者以 統計工具評核最常接觸社交媒體的人,其對各項標記自豪感的平均分,是否跟最常接觸其他媒體的人,存有有效的差異 。表一中的平均分如有「*」號,即表示其跟最常接觸社交媒體的人的平均分,確實存有差異。

最常接觸社交媒體者   對中國標記自豪感較低

表一所見,最常接觸社交媒體的受訪者,其對5項標記的自豪感平均分,普遍低於最常接觸其餘媒體的平均分。其中,相對於經常使用電視或報紙的受訪者,最常接 觸社交媒體的受訪者對所有標記的自豪感平均分,都存在着有效的差異。換句話說,最常接觸社交媒體的受訪者,其對解放軍、國旗、國歌、普通話及萬里長城這些 中國標記的自豪感,明顯低於最常接觸電視或報紙的受訪者。 
表一的研究發現,似乎合乎近年中港矛盾升温的社會形勢——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不斷蔓延的情緒。值得留意的是,電視、電台和社交媒體都是較多受訪者接觸的媒介。研究結果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媒體,正為不同的受眾組群塑造着不同國家認同感?

因果關連需進一步研究

在下結論前,我們應先留意是次調查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香港人使用媒體的習慣。研究發現詳列於表二。




表二可見,1834歲的受訪者——80後組群——的媒體使用習慣,跟其餘80前組群可謂大有不同。有超過一半的80後受訪者最常接觸的是社交媒體,但 3554歲組群則有約兩成,55歲或以上更只有1.6%。相反,80後組群使用傳統媒體的比率,則遠低於其餘80前的組群。

把表一及表二一併思考,可以得出兩個推論:

一、在社交媒體中成長的年輕一代,其接收和消化社會資訊的環境跟上一代不同,也因而孕育出不同的國族認同感;
二、反過來說,同樣的數據也可演繹為:年輕一代的國族認同感跟上一代不同。由於他們較多使用社交媒體,所以得出最常接觸社交媒體的受訪者,其國族認同感普遍低於使用其他媒體受訪者的研究發現。

個推論的關鍵,在於把哪一組資料作為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來解說。數據目前點出媒體使用習慣、國族認同感及年齡組群之間,存在一些關係,但其因果關連仍要進一步研究。不過,姑勿論是哪項推論, 社交媒體作為社會民情「春江鴨」的角色,是愈來愈明顯的。

作者馮應謙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馬傑偉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