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陸以正: 時來運轉的緬甸




沒多久前,緬甸聯邦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舊稱Burma)的舊首都,還是個又髒又亂的城市,俗諺所謂連鳥兒都不下蛋的地方。但上星期二亦即元月三十日,《路透社》從仰光(Yangon,舊稱Rangoon)發出一則電訊說,這一切都在急速改變中。

那位記者並未署名,他那篇報導的主旨,是說仰光房價暴漲,反映出兩個並行不悖的奇特現象:其一是外國投資者不問價格,競相搶購仰光那些破爛不堪的舊房屋。其二是緬甸老百姓一面戀舊,另一面也逐漸接受了遠在內陸,離海三百二十公里的新首都奈比多(Naypyidaw,亦作Nay Pyi Taw),與象徵新緬甸的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因為與過去幾位緬甸統治者相比較,吳登盛確實做了不少事,使各國對他和緬甸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到什麼程度呢?美國女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去年底才到仰光訪問,除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會晤,宣揚美國的「人權外交」外,也到奈比多正式拜訪吳登盛,打破了美國十幾年來,對緬甸不理不睬的鄙視態度。澳洲外長、曾任首相的陸克文(Kevin Rudd),與英國外相海格(William Hague)看見她的榜樣,隨而都來緬甸訪問。對吳登盛(美聯社照片)而言,可謂給足了面子。

台灣各種媒體只著眼於國內黨爭與選舉,對緬甸不屑一顧。我問過幾位朋友,沒人聽說過吳登盛此人;甚至誤認他是哪個黨在南部的縣議員候選人。另一使人混淆的原因,是緬甸人沒有姓,一般人名只有一個字。一九六一︱一九七一間,連任十年聯合國秘書長的宇譚(U Thant),便是例子。這個「宇」字既非姓氏,也不是名字,約莫相當於「先生」與「大人」之間,是一種尊稱。

但吳登盛何以把「U」變成了「吳」,像是漢文的姓氏,頗具中國味道,值得玩味。我查遍各種資料,找不到任何根據,可替他戴上一頂「炎黃子孫」的帽子。對於外國元首,更不可胡亂瞎猜。希望有緬甸歸來精通中緬兩種語文的僑領,能為讀者解此迷惑。

現年六十七歲的吳登盛,雖然四十四年前在緬甸軍官學校(Myanmar Defense Services Academy)畢業,其實他名義上雖帶過兵,卻從未上過戰場,一路平穩地升到上校團長。他的部隊駐紮過撣邦(Shan State),一九九七年因此擠進「全國和平發展委員會(Sta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til)」,打入權力核心。二○○三年升為中將,獨攬國家大權。

緬甸二○○六年才宣布以奈比多為新首都。總理吳登盛和各部會都已遷到深入內陸的新都,以期帶動腹地的發展。政府耗費巨資,大興土木,公務員不得不跟著遷往。今日奈比多市人口已破百萬,被稱為全球十大成長最速城市之一。即使傳統工商業仍聚集在仰光周圍,對華貿易則以遠在仰光以北七百十六公里的曼德勒(Mandalay)為主。眼光敏銳的商人已經開始動搖,紛紛到新都奈比多開設分支機構,以免搭不上巴士。

在台灣,一般人只知道緬甸盛產寶石,尤以碧綠透明的翡翠著名。不知道它是全球第四十個最大的國家,總面積676,578平方公里,幾乎等於十九個台灣;而人口依去年統計約六千萬,只比我國多出一倍半。如拿國民總生產額(GDP)作比較,去年全年緬甸每人約1,307美元,每月折合新台幣三千一百餘元,不足溫飽所需。難怪人民對吳登盛寄予厚望。

吳登盛在緬甸的成就,美國紐約的「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也推崇備至。二月一日,該會東南亞專家庫嵐奇(Joshua Kurlantzick)在CFR網站發表一篇專文,題作《緬甸轉變的意義(How Myanmar Changed and What It Means)》。對吳登盛定在今年四月選舉總統,稱頌備至。

歐美各國枉費了二十年時間,用盡經濟及輿論制裁的方法,企圖使緬甸的獨裁軍頭,改走民主道路,發展企業,提高緬甸人的生活水準。從奈溫(Ne Win)、丹瑞(Than Shwe)、到吳登盛,總算回歸正途,不能不說是東南亞一件大事。

改從大戰略角度去看:緬甸變成歐美的寵兒,何嘗不是西方國家默不作聲,完成對中國大陸包圍態勢的一著棋?吳登盛只是恰逢時機,時來運轉,坐享其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