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立法會在熱烈討論「限奶令」之際,報章新聞大字標題「尿片荒」。或者特區政府領導會慨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其實只要冷靜思考一下,便應該明白,這不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同類問題還陸續有來。今天我們要處理的是區域融合的結構性問題,而不是一小撮水貨客所引起的矛盾,也不是一宗可以憑覑行政手段或權宜之計而可以解決的事情。
水貨市場的三點提示
其實我們心中有數:因水貨客而起的,並非問題的根本,同時也不反映真正問題的規模。水貨市場的存在,給我們三點提示。
一是港貨(更準確的說,是在香港市面售賣的貨品)在內地有市場,而且需求甚殷。這裏所涉及的貨品十分廣泛,所以很難一概而論,但就以與水貨活動有關的貨品來看,內地民眾對它們的需求並不會因為國內生活水平提高而減少。事實上剛好相反,只要內地食物安全一天存在問題,而商業誠信未有突破性的改善,則隨覑經濟條件進一步提高,內地需求一定持續,而且規模有增無減。
二是這反映出中港兩地經濟及消費水平的差距明顯縮減,而人民幣兌換港幣維持強勢的話,則一定會湧現更多追港貨的內地消費者。
三是水貨市場的存在是預先發出的警告,因為它的商業運作基礎,乃在於目前對大部分珠三角的消費者來說,尚未可以真的將香港納入為日常生活的範圍之內。正因為這樣,由水貨客代勞(儘管他們也供應貨品給網站,為距離更遠的顧客服務),可以成為一門生意。當日後珠三角的消費者可以方便及快捷的方法進出香港時,那種衝突將會更大,而影響範圍也更廣。
區域融合尚未正式開始
換句話說,水貨客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其實區域融合尚未正式開始。它的出現只反映出珠三角區域的消費潛力。與此同時,於2012年來港約3500萬的內地遊客當中,有1800萬人次為即日往返者;這樣的統計數字同樣是向我們表示,其實香港還未真正成為附近地區民眾的兩小時生活圈的一部分。2011年深圳戶籍人士的數目約為270萬,該年「一簽多行」訪港旅客為617萬人次,即平均每位深圳戶籍人士,全年訪港不夠3次。就算去年相關統計有所謂的急升,增加至差不多983萬人次,我們仍然只不過是見到他們全年平均來港3至4次而已。這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到香港逛逛,是平均每季一次,這離開演變為逢周末到訪的或成為日常生活活動圈範圍內的形態,還有一大段距離。
從上述統計數字來看,在那1800萬即日往返的內地遊客當中,一半屬深圳戶籍的「一簽多行」人士,而另一半應是來自珠三角一帶的遊客。目前廣州居民辦簽證來港旅遊,手續十分簡便,除非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又或者香港出現較內地更為嚴重的商業誠信問題,否則來自周邊城市及地方的旅遊人士的數目,將會持續增長。過去我們看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以香港作為中心,從來港人數的增幅來看問題,而很少會嘗試將我們的地圖倒轉過來,以珠三角區域的人口及需求作為基數,由它們從內而外溢出的各種經濟活動來分析究竟區域融合是怎麼的一回事,並以這種分析來考慮香港的未來發展與需要。其實只要我們坐下來想想,假如我們將那1800萬即日往返人次——甚至將它翻一番,改為3600萬——放在珠三角主要城市的人口數量來作評估(例如深圳人口是1500萬),就會更加清楚了解到,內地民眾還未真正進入狀態;一切有關區域融合的,尚未正式開始。
我想說的是,什麼「限奶令」、不「限奶令」的議會議事堂上的討論,還只不過是一個小題目。參與辯論的議員和政府官員,仍以為可以憑眼前所見的情來看(甚至解決)問題,可謂相當兒戲。表面上的唇槍舌劍,遮掩了他們不會、不懂、不敢從未來去看未來。區域融合是較他們想像中大得多的問題。如何面對、處理及回應區域融合,顯然並非可由他們那種眼界而找到方向、答案。
不會不懂不敢 從未來去看未來
記得在2004年跟一些中產人士做訪談的時候,其中一位受訪者說:「2004才是1997!」他看到的不單止是「七一大遊行」,而且包括CEPA及中央一連串對港政策的調整。他的意思是——同時也是他的憂慮——經此調整,中港矛盾不但不會化解,反而是進入了日常生活。十年過後,很需要好好總結。中央「給政策」,但卻沒有帶來內地所謂的經濟升級或香港人所期望的轉型。為何保住就業率而不會令一般人對生活及社會現狀感到滿意,增加接觸反而令中港關係變得十分緊張,這些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過去十年的「給政策」,北京沒有收到他們預期的效果。而在這個過程之中,香港人發現新的、舊的矛盾,他們有所不滿,更有新的訴求。不正視香港人的看法與感受,而以為區域融合只關於適應、諒解,這是自欺欺人。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主席、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