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黃莉莉﹕人櫃




工人罷工一事使「貨櫃」二字近來徘徊在我們的耳邊。貨櫃本是運送貨物的工具,但原來貨櫃與我們生活緊緊交疊,不止是工作,還是棲息處——居所。這種改變的存在當然並不是理想,而是要靠長遠計劃來改善。

上海集裝箱村是外來農民工所「選擇」居住的房屋,月租500元,對於收入微薄的他們,這是唯一能承擔的居住地方。但中國政府的面子工程中,把他們僅餘的「瓦片」奪去。原來,中國政府知道侷促的環境是丟臉的。

衣、食、住、行中的「住」在這時勢應該是最有困難,地霸權、房屋政策失效,我們早就不知道居所是什麼一件事。只是求一瓦藏身嗎?貨櫃屋與近年愈益嚴重的房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政府卻沒有正視問題,官員一句房有存在價把人道置於千里之外。儘管房短期為低下階層提供能承擔的居所,政府應思考長遠解決方案。

荷蘭亦有把貨櫃改成住宅,但他們的用途十分特別,把那些破壞社會秩序、威脅鄰居生活的居民或租客驅逐到此居住6個月,並接受警方監管,因而命名為「人渣村」。雖然這用途具爭議,但站在維持社會穩定的角度來看,是活用了貨櫃。

英國有一慈善組織把貨櫃改成完善的房子,租給難以置業的年輕人,藉此為他們置業踏出可行的第一。也有公司把貨櫃改成房子,低價賣給無家可歸的人。他們都明白貨櫃屋不是最好的居住環境,只能抒解一時之困,長遠總希望這些人能真正覓得自己的家所。

站在現在,不介意一切還醜陋,但我們的政府請目光放遠一點,儘管你只是就任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