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2月9日星期二

林行止: 油價下挫通縮掩至 經濟轉型內地尚佳




一、七十年代初期,美國政府片面取消美元金本位制,通貨膨脹開始引起大眾尤其是投 資者關注,有經濟評論者說輕度通脹令人有陶然之感(feel good),事實確是如此,以在通脹初階,百物價格與薪資徐徐上升,是市場轉趨活躍經濟活力逾常的表現;可是,通脹是不可能停滯不前的,那便如孕婦的肚子 必然一天一天膨脹,通脹率亦會一天一天攀升,所以如此,皆因在這種市場狀況下,消費者(和投資者特別是置業者)有「遲買價格會比現在貴」的預理(「理性預 期」),因此「爭先入市」,需求被扯緊,供應不能及時趕上,價格便節節上揚,結果通脹如孕婦的譬喻應驗。當然,孕婦生產是喜訊,通脹率若於雙位數位後仍持 續上升,最終則是悲劇,僅是債券市場的崩潰,便擾亂了金融市場,令保守的長線投資者得不償失……

大約半個世紀後的現在,大家面對的是輕 微通貨收縮,物價開始「下行」,此時人們的感覺亦不錯,以薪津回落幅度可能不太明顯,但物價趨跌補償了消費者對入息無寸進的缺失;在油價大幅下降的情形 下,通縮很快釀成災難……。應該強調指出的是,香港的通脹率仍企於百分之四水平,可說離通縮尚遠,惟國際上陷入通縮的國家已達三十個,對外完全開放的香 港,相信很快便會有通脹沉寂通縮肆虐的感應。

說通縮肆虐,也許有點誇大、不太確切,因為通縮有好、壞二種,不能只說其「破壞性」。迄今為 止,石油價格比最高價跌去三四成,對不少用油國如中國、印度和日本來說,其引致的物價下跌,是好消息,因此是良性通縮,亦是這些國家的股市由淡轉好的觸媒 點;從油價現在已進入「割喉減價戰」循環看,跌勢未止,那意味曾受油價上升之苦的市場,將因此而有所進益。可是,世事總有消極的一面,因為高成本油產國以 至頁岩油公司,必會面對投資失利無法償還國債或銀行貸款的信貸危機,這種情況衍生的便是「惡性通縮」。

二、油價大挫之外,多種商品期貨價 格亦因經濟發展呆滯需求銳減而大跌,在市場普遍認為降價之勢未止的情形下,為了攫取更大市場佔有率,低生產成本的高邊際利潤率公司(和國家),會擴大產能 或加速賣出存貨(destocking),供過於求惡化,價格愈跌愈快,那些高生產成本的低邊際利潤率公司,便可能被迫退出市場,結果市場愈趨集中於少數 生產成本低企業的手上。鐵礦砂價格走勢對金屬商品市場最具代表性,迄十一月底,其每噸價格今年來已跌近百分之五十,成六十八點四九元(美元.下同),不少 礦務公司徘徊在破產邊緣,據瑞士信託銀行(UBS)月前一份研究報告的分析,英澳合資的力拓及必和必拓,生產成本分別為四十二及五十一元,巴西淡水河谷公 司則為六十元,那等於說這三大礦務巨頭現在仍有利可圖。它們如今一方面設法增產或加速賣出存貨以壓低價格;一方面四出收購相關企業……。這場商品價格回降 潮過後,這些巨無霸的體積必然愈大。

在通縮陰影下,商品價格跌易升難,仍有利可圖的公司必然採取也許可稱之為落井下石之策,不惜為壓低市 價而大事增產(和大拋存貨),希望把那些高成本的企業排擠出市場,進而擴大本身的市場佔有率;這種手法,老洛克菲勒在百餘年前已有精采的「表演」,一八七 三年至一八七九年的大熊市,油價跌至平均生產成本之下,老洛克菲勒遂四出收購,奠下標準(這是通譯,其實Standard應譯為旗幟)石油半壟斷的地位。 這種情況,如果現在有關商品價格進一步下降,歷史重演的可能性不低。

伴隨商品價格疲不能興而來的,是有關國家的貨幣貶值,那是這類所謂 「商品貨幣」必由之路商品有價時其貨幣滙價上揚,反之下跌香港讀者也許沒有留意油國委內瑞拉的博利瓦(Bolivar)八月至去月底兌美元跌百分之五 十一,同期俄羅斯盧布跌百分之三十三,巴西跌百分之十二,澳洲元和尼日利亞的奈拉(Naira)跌百分之十,南非蘭德及印尼盾依次跌百分之五和四!

日圓兌美元跌勢未止,當然,日滙之跌與油價急挫無關;大家要留意的是,拖垮了南韓圜的日圓,還會迫使中國不得不檢討人民幣滙價……

三、 油價大跌,對用油國有重大影響,遠的不說,中國的汽車市場料會因此大幅增長。中國已成為世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年銷近一千八百萬部車,打跛了九十年代旺盛時 期美國創下年銷一千七百萬架左右的紀錄。彭博的報道指出,今年上半年在每桶油價企於百美元水平的條件下,中國汽車銷量仍增百分之九(高於國民生產毛值增 幅),目前中國有約三億張駕駛執照(差不多平美國人口)……。油價急挫令專家預期中國汽車年銷量不久後突破二千五百萬架。雖然市場專家的預測大多是順藤摸 瓜式,但中國經濟若不「下行」,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經濟增長放緩、地產市場泡沫可能爆破的陰影下,審視一下內地經濟情況,肯定有助投 資者對內地股市的評估;大體而言,筆者認為內地經濟仍健康發展,當前經濟面對的諸種困難,不會對一般百姓平均入息的人民造成負面衝擊,換句話說,普通 受薪者的收入不致萎縮,作為一個階級,失業情況亦不會惡化。

過去三二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拉力為資本密集而非勞工密集帶動,那意味經 濟增長並非靠增加工人,主要是來自資本性投資的增長;此外,服務性行業的擴張持續(一九九一年至二○○三年增速遠遠高於工業,二○○四年至一二年可稱並駕 齊驅),而勞力在服務性行業難以被取代,等於說即使經濟發展進度稍遜過去,城鎮的失業問題亦不致嚴重化。

在這種情形下,據瑞士信託去月底 發表的《二一四年環球財富報告》,今年首三季內地城鎮居民的「可動用收入」比去年同期增百分之九點三,郊區居民的增幅更達百分之十一點八;而民工的平均 收入增百分之十。期內國民毛產值升百分之七點四,通脹率則徘徊在百分之二水平,受薪階級的收入相當不錯。同一報告顯示,目前內地的中產階級(平均個人財富 在一萬至十萬美元之間)總財富達二十一萬五千億美元,與一九七年美國的數字相近;如果目前的增長趨勢不變,五年後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將等同一九八九年的 美國用五年時間便追上美國十九年的財富累積,內地創富增富速度之快,令人矚目。

中產大興當然會帶動多種服務性行業,而目前最令人看重的 旅遊業,國人去年出國旅遊人次為九千八百多萬,比二一二年增百分之十八。內地的旅遊業增幅甚速,這當然與人均收入年年有可觀升幅有關。二○○五年,世界 旅遊組織(WTO)預測至二年,內地外遊人次可達一億,但中國提前完成「任務」,此數字可能在今年便達致據「中國旅遊研究院」(CTA)的估計, 今年的外遊人次為一億一千五百萬,比去年增百分之十七點五;這些人的總消費達一千五百五十多億美元,比去年增百分之二十點八。

國人「出國 旅遊」的確是一門令人垂涎的大生意,以去年為例,外遊人次雖然近億,但只為總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與一九八九年的日本和一九九五年南韓的外遊水平相近,以 人均收入增長及「鎖國多年」沉積的好奇心特別旺盛,滙豐銀行十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估計,未來十年內國人的外遊人次將破二億!

由於毋須旅遊簽 證亦不用護照(或其他旅遊證件);加上汽車旅行日趨普及,國內旅遊人數因而很難有準確統計;不過,受平均收入穩定增加及當局提倡「新消費模式」,相信國內 旅遊人次增幅與出國旅遊人次不相伯仲。非常明顯,近年人民幣滙價節節上揚,大大提高國人外遊的財力;不過,一如本文第一節所指陳,人民幣強勢也許快告一段 落,果如是,對國人外遊當有負面影響,但在內地旅行者則會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