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2月7日星期六

星期日現場﹕好驚唔驚? 為何護士不打流感針?



__李寶瑜

搭地鐵,一個車 廂就有幾個人戴口罩,其中一人坐下,左右兩邊空位竟然沒人坐,不知乘客是否心裏都有點忌諱。最近流感潮爆發,每天不斷聽到有人受感染,一個月死百多人,害 得只要旁邊的人咳嗽一下,都造成恐慌,要退避三舍。到醫院看看,氣氛凝重,如臨大敵,沒戴罩口的人反而被人眼望望。只是,新聞又說,香港醫護接受流感疫苗 注射只有低至一成多,如果說流感針是防疫的重要一環,應該說他們其實好大無畏?抑或「唔知驚」?

當年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這名裝備齊全的工作人員,不是深切治療部的醫生,而是浸會醫院病房的「阿姐」。如今H3N2流感肆虐,大部分護士卻無接種流感疫苗,原因何在?


一:「唔知驚」定大無畏?

新聞見報後,記者隨機在醫院大堂範圍截停一二個護士,詢問有否打流感 針,她們一頓然後說,有呀,眼神卻是不肯定的閃開。也有人坦白承認說沒有,「因為怕有副作用,而且注射疫苗似乎效用不大」。確實,世衛專家今年估錯流感疫 苗種類,加上病毒出現「抗原漂移」,令嚴重個案飈升,防不勝防,新疫苗要待至四月才推出,那豈不是真的打咗針都無用?但原來,同樣情况,往年亦然,這裏又 反映了什麼樣的意識問題?

香港自SARS後,公立醫院2004年開始為前線醫護人員提供疫苗,中大傳染病學講座教授李瑞山醫生自2005年 起開展研究計劃,他發現,護士接種人數的確偏低,相比美國63.5%、歐洲最高的40%2014年的問卷調查結果更只有32%。前線醫護人員以護士首當 其衝,因為需要長時間接觸病人。「我不同意說醫生是在最前線,因為現在醫生漸趨專科,接觸每個病人的時間相對較少,睇腳的醫生,根本不會接觸到患者的呼吸 系統,反而並非最高危一族,所以其實更少醫生接種疫苗。」

政府宣傳叫市民打流感針,老幼病弱,是為保障自己健康不致染病,但原來站在醫護的 立場,更是專業掛勾的工作需要與「社會責任」,理由好簡單,因為醫療系統是傳播疾病的一個重要地方,如果醫生或護士有流感,傳染他人的機會很大,要做好 infection control感染控制,在醫療環境下如何將感染減至最低,「特別是醫院」,「所以醫療工作者打流感針,第一個目的是避免醫護人員成為傳播媒介、保護其他 人,保護自己還是其次。」李瑞山接着解釋﹕「我們不需要(全香港)百分之一百的人打針,但要有明顯比例(significant proportion)的人打,就是預防傳播的原則。所以打疫苗是對流感的預防策略,也是醫護人員的職業操守。」

有關研究由中大何鴻燊防治 傳染病研究中心聯同多個護士組織以問卷進行,每年參與人數約7002000人不等。結果發現護士對疫苗成效似乎信心頗低,以2011年為例,有七成護士 表示擔心副作用,約五成覺得無助保障健康。而明顯年輕及新入職護士較少接種疫苗,35歲或以下護士只有16%45歲以上有25%;年資少於或等於10年 的護士,只有10%人接種,年資多於20年的護士卻有28%。李瑞山相信,因為年輕一輩未必經歷過SARS一役,未有現場親身經驗,對傳染病防範較少,反 應冷淡「可以理解」,至於會打針的人「也有個原因,就是打開就會打,發覺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影響。」有份協助研究的香港公開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教授及主任李 國麟認為醫護打流感針是社會責任,對護士「呢埋」不肯打針好無奈,至於美國有醫院強制護士打針,他說﹕「他堅持不打針難道你炒了他?所以說話要負責任。」 不過,護士不願打針,似也關乎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問題﹕打針後,一般人一至兩天內會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醫生都會建議接種者回家休息,「打完 (針)會發燒,護士要請兩日假,你說有無後備人手?本來已經一個護士對十二三個病人,要不頂着返工,要不一個護士對更多病人。我們只能像阿媽一樣勸他們 打,但他們聽不聽又是一回事。」

二:疫苗沒有效?

面對H3N2來勢洶洶,英國公共衛生部門最新數據發現,這一年的疫苗保護率僅得3%,遠低於以往的60%。話說回頭,今年的疫苗如此低效,到底還應否接種?

流 感病毒有很多,可以分為A型和B型,A型裏通常有H1H3B型亦有一兩種,於是疫苗剛好可以對抗流感病毒通常有的H1H3B型。但病毒也會進化變 種,於是疫苗的成分每年不同,故亦應每年接種疫苗,這才可避免免疫效力隨時間降低。每年世衛會根據相關科學研究,估算未來流行的病毒,再在年中決定研發哪 種疫苗,讓藥廠有時間生產,年底便能推出,周而復此。而南北半球的新流感病毒,國際間亦會互為參考,推算未來應準備的疫苗。今次世衛估錯針,加上流感病毒 H3N2出現「基因飄移」(genetic drift,李醫生語謂細菌也需要繁殖,在基因上稍為變了一點),即使打了針也預防不了。「但與其說今年流感菌很惡,不如說是以往的疫苗預測得更好。但細 菌的繁殖很難估,你如何和細菌鬥快?」

在北半球如加拿大,只有一個流感季,香港也在北半球,但位處北回歸線以南,流感季有兩個高峰期,一個 是農歷新年,一個是暑假至開學。有人說是氣候影響細菌繁殖,但李瑞山醫生則認為,病菌傳播跟人口密集有更大關係,因為愈凍愈多人聚集在室內取暖,夏天則是 放暑假,多人結伴出外,假如在外國,地方大,距離遠,受感染的機會便大大減低。注射疫苗也有分時段,在香港流感季前一個月打針,即九至十二月,讓身體有時 間產生足夠抗體,對抗來年的病菌。至於食物及衛生局說到要搜刮高效疫苗,四月才能到手,到時大概流感熱潮亦已過去?「香港是跟其他地區跟得很貼,但並不如 特首說的醫學研究那麼先進,根本不夠資源。」李醫生說。

近日因流感引發死亡的人數遽增引起社會恐慌並且聯想到SARS那些年去,也許反會促 使更多人及護士主動接種疫苗,「所以『理性恐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李瑞山醫生這樣說。回顧往年的流感個案,2004年,越南爆發禽流感H5N1,之後 2005年便有超過五成護士接種疫苗,流感疫苗雖不能預防禽流感,但亦令更多人願意接受注射。同理在2008年爆發豬流感H1N1,疫苗接種率更高達六 成,但當新的豬流感單價疫苗推出後,豬流感退去,接種的人又很少。
不過,正如不少流感專家近日所言,今季流感H3N2其實並不如SARS強 悍,其中有108人為65歲或以上長者,因併發症死亡,而當年SARS則是任何年齡層都能入侵,這才算惡。為保護流感高危人士,老人院會安排院友打針,以 防他們受感染後容易出現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併發症,政府亦推出「長者疫苗資助計劃」,長期病患者亦可於公營診所免費接種疫苗,或取得資助。李瑞山則關注到易 被忽視的——5064歲,未到退休,但身體已開始走下坡,反而容易成為病毒入侵的一群,應加緊注意。

三:其他預防方法

治療流感醫生會處方特敏福,在染病2448小時內採用,本身是愛滋病專家的李瑞山說,流感的傳染途徑不同HIV,不是一個對一個,病人吃藥後就可以控制不傳 染他人,流感是透過空氣傳染,病人吃藥但仍會繼續傳染。真正可以預防流感的,還是老掉牙﹕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減低傳染機會。而李瑞山不建議全民戴口 罩,「生病當然要戴口罩,但其實戴口罩很不衛生,由朝戴到晚,吃飯時揭起,吃完再戴上,又擦擦鼻子」,不換口罩的話,還會將病毒帶到第二個地方。所以,反 而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遇有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和全身疲倦等徵狀,應盡早求醫,避免併發症,並在 家休息。至於疫苗,李醫生認為,即使現在才打針也是可以的,甚至患流感後再打疫苗,也可以,始終是一種保障。

愛滋病專家李瑞山不建議全民戴口罩反而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