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邵力競: 香港人 醒一醒

選委主辦的答問大會上,特首候選人唐英年(左)透露已主動就梁振英指摘他難造一事,向廉署備案,又發律師信要求梁收回「誹謗言論」並道歉,梁振英(右)反擊指唐「誹謗」他,「賊喊捉賊」。另一候選人何俊仁(中)指應有獨立機構去調查兩人「誰講大話」。


歷次民調中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是:香港人既然反對小圈子選舉,又為何要把票投給梁振英?如果諸位認同問題是出於制度,則應該支持何俊仁才對。可是歷來支持何和投白票的,加起來才勉強等於梁的支持度。

平情而論,梁的政綱肯定寫的比唐好,尤其是他的強項土地政策,甚有可取;可是在觸及制度核心時,兩人同樣含糊其辭。辯才和溝通能力固然重要,但領導能力的極致,是能否在關鍵問題上,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作出艱難決定。這正是過去董、曾兩人所缺乏的,在唐、梁身上同樣欠奉。

領導要聽意見,但不代表他自己沒想法。如果在政改等大問題上只是持「開放態度」(唐語)、「廣泛討論,凝聚共識」(梁語),那找個秘書作記錄便可,又何煩選特首?

星期五特首論壇後認為梁氏表現較優的仍佔多數,就更令人困惑。其實梁、何兩人只能說是叮噹馬頭。何氏整場針對攻擊目前制度的缺陷,完全達到當初參選的目的。梁一貫辯才無礙,抓住唐早前失言導致港滙波動,掌握香港金融中產的憂慮。
然而,好辯者若無立場則近乎狡猾:即使就取消功能組別這一簡單問題,梁也是顧左右而言他,實在深失人望。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右)出席特首候選人答問大會後表示,不排除有人曾提議若香港警察未夠能力處理反對23條立法的群眾時,會否出動解放軍協助處理。左為周梁淑怡

不少年輕人對梁還抱希望,歸根究柢是出於對現狀不滿,而非對梁氏本人熟悉。聽過羅康瑞在商業電台大撐梁氏後,令人擔憂由梁執政,可能只是從寡頭壟斷,變成利益均沾。

也許我們一廂情願地以為,民調的結果真會左右選情;既然何連回鄉證都沒有,而唐當選前途黯淡,那就不如給梁試試。

早前溫家寶總理表示,一定能夠選出「一個為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區行政長官」。我們便以為北京已敲定梁氏出任,因為大家內心覺得,北京所謂的「多數人」,就是我們的「多數人」。真的嗎?

果如是,內地為何總是把歷次政治運動中不滿現狀的群眾,說成是「極少數人」?反對的,真的都是一小撮嗎?

果如是,過去香港多次的所謂政改報告書,都受到強大民意反對,為何北京都說是得到社會共識?

果如是,董、曾兩位特首的民望長期低迷,北京又如何把他們說成是得到大部份港人認同?

可見,在這「多數人」一事上,京、港存有巨大落差。我們以為有多數人支持就有民望,而量度民望就是看民調。這個商業城市習慣了用數字來理解世界,民調就像恒生指數,民望上升就是牛市。政治邏輯是這樣嗎?

溫總的話,與其說是表態,倒更像官方用語中冠冕堂皇的套話。我這樣說並無貶義,這在每個國家都是如此。就像美國總統會說美國是世界和平的捍衞者、自由世界的堡壘。

其實只要我們拋棄「身在廬山中」的心態,以局外人(事實上除了一千二百個選委外,我們哪個不是局外人?)平常心看待,總理的話,是放諸四海之選舉而皆準。普京選上了,難道會說票是買回來的嗎?

明乎此,我們不必過度認真看待民調,甚至這個「選舉」,而可用民調表達我們對未來願景的真正想法。

邵力競 自由撰稿人

顧鴻飛: 李嘉誠公開挺唐的意義

在滿城「中央挺梁」之說甚囂塵上之際,李嘉誠再公開挺唐,這倒有意思了。
李嘉誠適時表態,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他不相信溫家寶一句話定江山之說;二是即使中央命令挺梁,他也是要抗命的。

李嘉誠敢抗命,不是他特別勇敢,而是他認定中央決不會因為他抗命挺唐而把他怎麼樣。既為華人首富,他還怕得不到中央祝福就活不下去嗎?香港不易居,「大把」他的好去處。反之,他深信中央不管如何都不會待薄他,中央與華人首富交惡,會變成世界大新聞,影響共產黨的聲譽,也影響特區社會穩定。

李嘉誠本來是不必公開表態的,他這種姿態只是向那些挺唐而動搖的人示意:你看,我都不怕,你又怕甚麼?我不但投票時不怕,我還敢公開說出來,你不必公開表態,但投票時堅持自己的選擇總可以吧?
選委梁國雄(中)在梁振英發言時,高舉紙製坦克車抗議,高呼﹕「You are communist! You are lying! (你是共產黨員!你說謊!)」,結果坦克車被保安撕爛,梁則被逐離場。

世上事情往往如此,中共那麼強大,想玩小圈子遊戲的人,揣測上意誠惶誠恐,擔心不聽話中央會秋後算賬,但如認清形勢,把握分寸,你稍微不那麼聽話,也未必有甚麼惡果。你怕中央,中央也怕你反水,中央不能有一人反水就把他驅逐,萬一反水的人多,中央也會後欄起火,中央不會做那種「倒自己米」的蠢事。

政治本來就是博弈,建制派與民主派是博弈,唐梁對陣也是博弈,中央和香港左派也是博弈。絕對聽話就沒有政治了,共產黨內還有不聽話的,否則怎麼會出薄熙來這種事!香港建制派只有在聽話和不聽話之間遊走,才能在中央心目中有點用處,否則只是奴才,做了奴才還有甚麼價值?你事無巨細都聽話,中央只會看不起你,你偶爾不聽話,中央倒要認真看待你──這是田北俊聰明的地方。

說白了,選委任期只有這一屆,即使因為不聽話給中央炒魷,實際上也沒有甚麼損失,日後不管選舉制度如何設計,中央還是要找這班擁護共產黨的「社會精英」出來唱戲的,否則他要找誰撐場?

中央才不會怕流選,流選可解目前的困局,據說中聯辦四出游說,要求建制派聽話,但誰知道呢?說不定中央的決策是:你們儘管去做工作,能不流選最好,萬一流選了也是沒問題的,因為中央還有後備方案,最終「香港人」還是能選出「大多數人擁護」的特首。

李嘉誠公開挺唐,會使那些唐營動搖者再歸隊。保守點算,泛民有一百多二百票,剩一千票給唐梁分配,再扣掉部份白票,估計誰都很難過六百,那時不是要不要反對流選的問題,是流選成了鐵打的事實。

流選可稍微緩解七百萬人對小圈子選舉的反感。以我們小市民的心願,最好第二次選舉也流選,硬是選不出一個提線木偶來做特首,但那就變成香港沒有特首,因此我們的最低願望就變成:曾蔭權下,唐英年也下,梁振英也下,然後不管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甚麼人上都算了,我們要求很低,只要不要讓我們每天看着他都生氣就可以了。

顧鴻飛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