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李純恩: 千人不一面




戴卓爾夫人逝世,有些英國人上街開香檳慶祝,其中有一個參與者告訴記者,他之所以來參加這樣的「慶祝活動」,只是想告訴人們,在英國,不是人人都喜歡戴卓爾夫人的。

不管你贊不贊成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但這一句話是很發人深省的。尤其是在一個領導人常常一站出來就說「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全市人民」的地方,這句話的含意就深遠了。

一個地方,一個國家有沒有氣量,會不會包容,就要看一件事情,會產生多少種聲音,又如何去對待「人各有志」。比如一個豐功偉績的人死了,是不是就不可以有罵他的聲音出現?是不是一定要隱惡揚善?一句「死者為大」,是不是就不許再有異議?

對於這樣的題目,中國人是不大習慣回答的,因為,要有「口德」。所謂「口德」,就是明明是個自己看不順眼的人,活着的時候盡管罵,但他死了,即使想罵,也不可罵了,罵了就缺德了。相反,你可以大讚,即使那人沒那麼好,你把他說得很好很好,別人不同意,也不會反駁你,因為別人也要顧着「口德」,一反駁你,說那人其實沒那麼好,就「缺德」了。「缺德」是不好的,於是就把話都憋到心裏去了,只在心裏罵,嘴巴則不出聲了。

於是,這就給人有機會名正言順扮代表了,「我代表全中國人民……」、「我代表全香港市民……」,你是「中國人民」,你是「香港市民」,你或許很不滿意被那些人做了自己的代表,強奸了自己的意願,但你不會出聲的,因為你顧着「口德」。你也很想聽到有人說「其實不是人人都這麼認為的──」,但這話,中國人不大會說,英國人卻不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