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月餘,事件對總體經濟數據的影響不算大,有關報道大家也許留意到了,這裏只概括一下,不仔細重複。股市方面,人 大常委8.31決議發表之後,港股相對外圍股市大跌,反而佔中開始至今,市況回穩、恒指甚或略有上升。訪港旅客月份數字同比增加;大商戶連鎖店的營業額平 穩;不同的交通工具、佔領區周邊商戶,月來收益榮辱互見;比較要留意的是HSBC的採購經理指數跌幅比較大(同一天公布的HSBC大陸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 也大跌)【註1】。往前看,若員警暴力稍斂(「員警」一詞包括警方決策高層與執行決策的前線員警)、流氓滋擾受抑制、運動本身達致新的動態穩定之後,經濟 影響會收窄,有頭腦、夠靈活的小商家更很快會從「新常態」裏找到新商機。這是港式資本主義的特性。
一、「滬港通」加強資本理性
去年11月,中共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決定》,以經濟改革為主,筆者閱 後,指出裏面提到的多條改革方向,無一不與發展經濟學家熟知的「華盛頓共識」若合符節,並不是什麼「中國特色」。《決定》的第十二條指明要「完善金融市場 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
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其後,李克強在翌年4月10日的博鰲論壇上提出開設「滬港通」【註2】。
由此可見,「滬港通」是大陸首先按自身利益搞出來的東西,出發點並不是與香港互利(那是副作用),更不 是本地一些「善解人意」的金融愛國界人士所意會的「阿爺讓利」,以為佔中既不收科,阿爺為要處罰港人,所以把「滬港通」的開通日子無限期延遲,害港人失 金。其實,「滬港通」押後啟動,乃是由於一些看似微小的財金技術大問題未解決,而非阿爺蓄意搞政治小動作害人害己;這點,蕭少滔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裏很清 楚指出了【註3】(不過,當然不排除在清除技術障礙的同時,當權派會「詐型」,把滬港不通說成是佔中惹阿爺不高興造成的)。
八九六四以來,中共政權認受性的唯一來源,便是經濟高速增長。不過,兩三年來,大陸GDP年增幅已從超 過10%的高水平拾級而下,掉到現時的7%多一點而跌勢未止,政權維穩出現困難,官員貪腐問題解決不了,「老虎」愈打愈大,近月還出現了王岐山說的「塌方 式腐敗」,各地亂事更無日無之(最新的一起,乃上周一青海化隆發生的「回亂」,全城成千上萬主要是回民的群眾罷工罷市,抗議當地官員惡行包括掠奪土地等。 圖文並茂的報道連結見【註4】)。
此外,去年年初至今,大陸外來直接投資特別是製造業方面的投資明顯減少(周邊國家去年的數字則非常亮麗,如緬甸增加了九倍、越南三倍多、日本也翻了一番。見【註5】)。再這樣下去,經濟增幅進一步放緩,中共政權的認受性來源將逐步枯竭。
在 這種情形之下,「滬港通」不再僅僅是一個只有技術效用的金融工具,而是包含了重要的政治經濟學涵義。對大陸而言,這個吸引外資的管道,負有鞏固政權的任 務,其早日開通,十分迫切。試問,大陸怎會因為香港有人把區區幾條街塞住了而封住這條對自己有龐大政經利益的融資管道呢?又如果本地宮廷極端派遂其鎮壓之 慾,迫出流血清場慘劇,嚇走香港資金,則就算「滬港通」開通了也無法讓大陸達到吸資目的,進而令維穩工作更困難。試問這會是北京願意見到的場景嗎?
因此,筆者認為,早日開通「滬港通」、開通之後盡量能夠從香港的資本市場吸金,乃是北京的第一意願,背後不僅僅是資本理性,還有一部分是政權的自保理性。
二、何必偏偏選中佢
小圈子黑箱遊戲生小孫子特首;大風浪社運博弈出大政治人才。這個說法,無論用在當權 派還是民主派身上都成立。兩年來,以佔中為高峰的民主運動,已經造就出一大批有潛質、富理想、肯承擔的未來政治人才。無數的年輕參與者、組織者透過磨練取 得的寶貴經驗都至為難得,非一般書本知識可比擬。當中,學聯、學民各自的幾個責任人,表現尤其突出;談判桌上與高官對話時的不卑不亢、路障面前衝鋒陷陣的 從容淡定,給筆者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拿他們與六七十年代參與社運的學生比經歷,後者瞠乎其後。
六十年代的反港英抗暴運動,學生遇到的槍林彈雨也許多一些,但他們是運動的一翼,左派工會、機構的成年 人才是主力;他們背靠祖國,後面還有具體的、堅實的黨領導,家裏的父母絕大部分也是左傾。這一次,運動的主導權落在學生身上,事無大小他們都是站在第一 線;決策多、風險高而責任重,旁邊的成年人莫說領導,給的意見也不過僅供參考,因為運動的性質和形態都是此前香港未曾有過。
七十年代的「社」運成分很低,除了開頭短暫的保釣示威、反貪污捉葛柏運動,其餘主要都是學運;而學運當 中,只有兩間中學(金禧、崇真)的部分師生罷課,其餘的主要內容,就是各類「認中關社」活動,如辦展覽、寫文章、搞串聯、出版學報、訪貧問苦、回國學習、 組織讀書會等,並不困難,也不危險,與今天中
學生參加的校辦活動差不了多少,無法與今天大家看到的運動比。
佔中民主運動的學生,特別是他們當中的領袖,年紀輕輕而心智須承受如此艱困的考驗,在非戰爭時期裏,已 經是趨於極限。經驗無價,命運選擇了他們,是不幸也是大幸;再不斷磨練,多思己過、多讀書、多遊歷,必能成器。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
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庶幾近矣。
三、G-phone與公投
關於應否辭職補選(變相)公投一事的正反意見,提得最清晰最有力的,不是官員議員, 不是教授大狀,也不是一二三流評論員,而是黃G-phone(這位智慧手機世代人的網絡別名,已經流傳多時)。他早前在《紐時》意見版上投書談論新世代與 民主運動的文章,大家也許已經看過了;這次討論辭職公投,他寫的文章長得多,共約3500字,卻同樣一氣呵成剛勁有力:《為何雨傘運動要出現超區辭職公 投?》【註6】。
G-phone有決心長期佔領,而且強調佔領的同時,必須積極做對政府增壓的工作,例如議員辭職補選當 公投,清楚把民意以選票量化;在五區總辭分區補選和超級區議會議席議員辭職多區聯合補選之間,他提議後者,而且只需一位超區議員辭職便可,避免五區總辭空 窗期間當權派突襲,閃電修改立會投票規則,然後通過特府提交的政改方案和其他惡法。他認為,當權派很大可能按2010年辭職補選(五區公投)那次的做法, 即不派人參加,試圖減低公投認受性。
但G-phone同時認為,就算當權派派人參加補選,泛民經過佔中一役的鍛煉,開發了年輕激進票源,泛民得票一定比頭一次超區議席選舉高,勝算很大。至於公投的議題,G-phone認為應該還原基本步:要求人大常委撤回8.31決議、特區重行五部曲、納入真普選。
目前,泛民當中對辭職公投抱有懷疑者,主要是擔心當權派大膽參加補選,另定公投議題,然後用盡各種邋遢 手段「幫港投票」擊敗泛民。G-phone的 文章着力最深、也是論述得最有力的一點,正正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他認為,2012年超區議席選舉之時,泛民四分五裂、陷入最低潮之際,尚且可得80.7萬 票,五席取其三;經過佔中運動,泛民添加了生力軍,還可以比較齊心,故沒有不贏之理。
G-phone的這一番論述,的確有很強理據,值得大家再仔細推敲。然而,還有若干問題也需要討論:
泛民的民意和實力,佔中之前已經顯露得相當清楚,尚未知道的,僅僅是佔中帶來的新力量有多大;要量度這 個,除了辭職公投之外,還有其他辦法嗎?(筆者認為,從辭職公投結果得到的訊息夾雜不少雜音,不一定能夠清楚量度佔中新力量,很可能低估,而且投票是一種 力量,參與未來具體社運是另外一種力量,二者未必相通。)
若按計劃辭職公投,成功選勝、量化支持真普選實力之後,能否就有足夠能量推倒8.31決議、重回五部曲原點?
如果不搞辭職公投,佔中能量能否更有效利用,逼迫政府讓步,同時開拓出社運新方向?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更很值得花氣力探索,下周或再詳細論述。
四、「佔中」還是「佔鐘」……
朋友說:佔中從未發生過,但你的文章至今還是佔中佔中佔個不停;起碼也應該改成「佔鐘」或「佔領」罷?或者,叫「雨傘運動」也可以啊。筆者負隅頑抗,不想改。
「雨傘」是名詞,以之稱呼一個運動,在人的意識裏勾不起動作的、行進的意象。而且,在運動的歷程裏,雨傘產生過的作用是防衞性的,不是進取性的;後 者用「佔」字表達,最為貼切。然而,「雨傘」一詞,的確能引起強力的視像聯想,所以在彩色的媒體裏,用這個詞有不錯的效果。筆者認為,「雨傘運動」可拿來 作這個運動的別稱。
「佔領」本是一個及物動詞,沒有對象副詞(object)跟着,摸不着頭腦;若稱「佔領運動」,便有點虛。而且,在國際媒體裏,「佔領運動」一詞, 早已成為一個普通名詞,泛指世界上多處發生過的同類運動,但我們需要的,卻是一個專有名詞。更何況,誰知道,香港往後可能還有其他的佔領運動出現,只言 「佔領」,將無法辨別。
「佔鐘」的「鐘」,只是佔領區當中的一個,之外還有「銅」、「旺」;所以如果以「佔鐘」代表整個運動,起碼在地理上也有以偏概全之失。而且,三個 區,有關連而互不從屬,各有特點,人不一樣,故事也不相同。還有呢,嚴格來說,「獅山掛幡」的時間雖然短暫,也是佔領;飛鵝、大帽亦然。總之,如果只用此 段文字所述的任何一個地標來標稱整個已經遍地開花的運動,都有同樣問題。
「佔中」的好處主要有兩個,其一正是它「未曾發生過」,因此避開了上述以偏概全的問題;其二是,「中」字可以很抽象,不必指一個特定的地方。例如, 「中」可指「心」(秀外慧「中」);可指具體或抽象的「核心地帶」甚或「中央」(留「中」不發);可指集散一切的關鍵部位(樞紐);可指意識的源頭(神經 「中」樞)等等。筆者個人喜歡最先和最後這兩個意思一併使用:運動發生後,迅速佔領了所有港人的注意力,進入了人們的神經中樞,把民主訊息也帶進人們的心 裏去了。
當然,任何名稱也難以完全恰當,這裏只是講了筆者的偏好。對運動的感覺和理解,不同人之間有差異,用什麼名字來稱呼它,人人有自由。
《信報》特約評論員
【註1】佔中迄今對經濟數據的影響,參見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 ... iness-as-usual.html;http://www.markiteconomics.com/S ... 578a39ba61562a24bba。
【註2】「滬港通」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2795742.htm。筆者分析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與「華盛頓共識」的關係的文章見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700738/三中全會帶領大陸經濟全面走向「華盛頓共識」。
【註3】蕭少滔文章題為《滬港通:法治嘛……蠻幹不來的》,可在《輔仁網》找到: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10/24/88771。
【註4】此事牽涉回民,十分敏感,當局尚不敢出動武警;官媒不敢播,因此又給《大紀元》第一時間率先披露,其他媒體才跟進。見http://www.epochtimes.com/gb/14/10/30/n4284622.htm。
【註5】各國FDI數字見http://www.fdiintelligence.com/L ... 4-Asia-Pacific#Main
【註6】G-phone的長文在網上流傳極廣,將來應該收進運動檔案;全文見http://www.inmediahk.net/node/20141103a,據說是他某夜凌晨通頂之作。
朋友說:佔中從未發生過,但你的文章至今還是佔中佔中佔個不停;起碼也應該改成「佔鐘」或「佔領」罷?或者,叫「雨傘運動」也可以啊。筆者負隅頑抗,不想改。
「雨傘」是名詞,以之稱呼一個運動,在人的意識裏勾不起動作的、行進的意象。而且,在運動的歷程裏,雨傘產生過的作用是防衞性的,不是進取性的;後 者用「佔」字表達,最為貼切。然而,「雨傘」一詞,的確能引起強力的視像聯想,所以在彩色的媒體裏,用這個詞有不錯的效果。筆者認為,「雨傘運動」可拿來 作這個運動的別稱。
「佔領」本是一個及物動詞,沒有對象副詞(object)跟着,摸不着頭腦;若稱「佔領運動」,便有點虛。而且,在國際媒體裏,「佔領運動」一詞, 早已成為一個普通名詞,泛指世界上多處發生過的同類運動,但我們需要的,卻是一個專有名詞。更何況,誰知道,香港往後可能還有其他的佔領運動出現,只言 「佔領」,將無法辨別。
「佔鐘」的「鐘」,只是佔領區當中的一個,之外還有「銅」、「旺」;所以如果以「佔鐘」代表整個運動,起碼在地理上也有以偏概全之失。而且,三個 區,有關連而互不從屬,各有特點,人不一樣,故事也不相同。還有呢,嚴格來說,「獅山掛幡」的時間雖然短暫,也是佔領;飛鵝、大帽亦然。總之,如果只用此 段文字所述的任何一個地標來標稱整個已經遍地開花的運動,都有同樣問題。
「佔中」的好處主要有兩個,其一正是它「未曾發生過」,因此避開了上述以偏概全的問題;其二是,「中」字可以很抽象,不必指一個特定的地方。例如, 「中」可指「心」(秀外慧「中」);可指具體或抽象的「核心地帶」甚或「中央」(留「中」不發);可指集散一切的關鍵部位(樞紐);可指意識的源頭(神經 「中」樞)等等。筆者個人喜歡最先和最後這兩個意思一併使用:運動發生後,迅速佔領了所有港人的注意力,進入了人們的神經中樞,把民主訊息也帶進人們的心 裏去了。
當然,任何名稱也難以完全恰當,這裏只是講了筆者的偏好。對運動的感覺和理解,不同人之間有差異,用什麼名字來稱呼它,人人有自由。
《信報》特約評論員
【註1】佔中迄今對經濟數據的影響,參見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 ... iness-as-usual.html;http://www.markiteconomics.com/S ... 578a39ba61562a24bba。
【註2】「滬港通」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2795742.htm。筆者分析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與「華盛頓共識」的關係的文章見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700738/三中全會帶領大陸經濟全面走向「華盛頓共識」。
【註3】蕭少滔文章題為《滬港通:法治嘛……蠻幹不來的》,可在《輔仁網》找到: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10/24/88771。
【註4】此事牽涉回民,十分敏感,當局尚不敢出動武警;官媒不敢播,因此又給《大紀元》第一時間率先披露,其他媒體才跟進。見http://www.epochtimes.com/gb/14/10/30/n4284622.htm。
【註5】各國FDI數字見http://www.fdiintelligence.com/L ... 4-Asia-Pacific#Main
【註6】G-phone的長文在網上流傳極廣,將來應該收進運動檔案;全文見http://www.inmediahk.net/node/20141103a,據說是他某夜凌晨通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