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明報社評: 高鐵調查報告現分歧 法官報告期望見真章




港鐵委任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高鐵工程 延誤的第二份報告出籠,除了指出有逾六成機率可能再超支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預警,便是委員會兩名英美專家的報告與港鐵出現分歧,尤其是專家稱有三成機率延 2017年後完工及通車,與港鐵說有「九成機會」如期通車及「不超支」大相逕庭。一項涉及數百億元的巨大工程出現起伏波折後,遠道而來的專家的調查報告 與港鐵的出現如此重大歧異,社會應當如何閱讀這些南轅北轍的數字,由此帶出的迷惘應如何解說,一旦欠缺可以令人接受的解釋,社會對港鐵的信心危機將無法化 解。

百億超支社會吃不消
港鐵體檢須由頂至踵

港鐵是本港鐵路交通的單天保至尊,「港鐵」二字即等於鐵路運輸,壟斷地位由來已久,然而絕對的權力之下卻出現高鐵延誤事故這類足以反映管理紊亂的情狀。港鐵委任的獨立委員會先後發表兩份報告,然而兩報告都予人混亂之 感,7月的第一份報告,簡單把原因歸於「溝通出問題」,以及時任行政總裁韋達誠及工程總監周大滄「判斷力欠佳」。當時我們已經指出,類似的「自己人查自己 人」調查,其結果沒有提及系統及程序問題,亦沒有循此追究更高階層的責任,若非草率,便是多人有刻意罔顧港鐵的沉疴;到了第二份報告出來,超支及延期的結 論與港鐵方面有分歧,令高鐵延誤事件更更添迷霧。

以第二份調查報告的結論來看,港鐵未能如期通車,延誤引帶出的超支似已成定局,究竟香港社 會還要填進多少公帑,仍未有最後數字,不過以專家建議的先增撥40億元備用資金應付更多的超支,連同早前港鐵的預警,超支尾數可能達到逾百億元。如果調查 僅限於追究執行部門責任,似乎有所偏差,因為百億元的超支,佔立法會本來批准造價650億元的六分之一,儘管工程會因各種客觀因素出現延誤,但這都應該計 算在突發性因素之中。可是,超支如此巨大,港鐵管理層從頂至踵的檢驗,也就必須並迅速進行。

港鐵應當知道,它是負責香港主要集體運輸系統的 唯一企業,肩上的不單是如何做到收支平衡或有所盈利,而是如何不辜負社會期許,成為可靠、便捷、安全的運輸系統。這種觀感的由來,可以小至班車是否準時, 亦可以大至對整間企業的感受而來,可惜的是,港鐵在高鐵延誤事件不能做到令社會信服。誠然,港鐵委任專家自我省視,可以說是誠意的體現,可是這絕對遠遠不 能滿足社會的期許,特別是牽涉的可能是逾百億的超支,到頭來又是公帑支付,對目下開始收到稅單的廣大巿民來說,這筆稅金是否付得心甘情願,可以想像。

追究政府責任非獵巫
重拾社會信心更重要

是之故,社會對夏正民法官率領的獨立專家小組更有期待。按原來的設定,夏正民法官將連同兩名外國專家進行檢討,有關工作仍在進行。以目前的民情輿情,獨立 專家小組除了檢視高鐵延誤之間的技術操作紕漏,社會期待小組會深入剖驗兩個層次問題:一、港鐵管理層的責任追究,到底延誤源於何人何事;二、政府在監察港 鐵上的責任。俗語說,一隻手掌打不響,港鐵在高鐵事件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政府如何任由港鐵出現如此重大紕漏,若從政治責任而言,其所肩負的責任比 港鐵更為巨大。這是涉及管治能力的問題,倘若管治水平高,便足以在重要關頭以公權力堵住最後一個漏洞。倘若眼高手低或看走眼,小小一個瑕疵都足以釀成大禍。

追究政府責任並非政治獵巫,更不是動輒要人頭落地。不過,當如此重要的巨大投資工程變成如今的不堪提,一間負責任的企業,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有着面對糾正的勇氣,這樣才能給自己從頭越的機會,也給社會重新認識政府管治能力及港鐵專業水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