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林佩儀﹕通識教育何來政治化?




通識教育超過十多年的構思和設計,本質是期望透過 跨單元的特性,讓學生學習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多元社會上不同的議題,並從中建立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學會如何理性客觀分析,以面對21世紀知識型社會的需 要。 然而,近日卻有一些報道將通識教育的教學等同於政治課,甚至指出本科乃導致大批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主因,此乃不完全明白課程所致。

要細心閱讀教育局《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並不難發現本科乃透過「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及「公 共衛生」6個單元的議題,幫助學生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的當代議題作多角度的參考、培養他們成為獨立的思考者、培養與終身學 習有關的能力及在多元社會中建立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因此,所謂「政治參與」的討論,乃只是六大核心單元中香港單元的其中一個課題,以課時而言只 佔約十分之一的課時。再細看有關內容,當中還包括了對香港政制的整體認識、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基本法》認識、法治精神及其他社會性的參與途徑,例如投 票、關心社會、回應政府諮詢及其他社區參與等不同討論。故此,若將通識教育科捕風捉影地定性為政治教學實欠公允。當然,政治乃眾人之事,不少社會議題也不 能完全脫離政府政策,以近日熱烈討論的「三堆一爐」議題為例,當中便包括了政府推出的不同政策諮詢文件及不同持份者的回應。

另外,觀乎學科 內大大小小的公開分享中,當中純涉及社會政治參與的也是絕無僅有的,就算將政府團體有關一國兩制、基本法等講座,總的來說仍非主流題材。相反,前線教學工 作者更多的時間,卻花在如何在教學的設計中,例如如何運用不同的題型設計教學、如何運用跨單元逆向課程設計處理能力差異等,協助學生作深度的思考,培養他 們客觀包容、凡事求證及理性多角度的態度。

再者,有不少討論也指出通識教育的公開評估過分側重於香港單元或政治部分。在反思此問題時,必須 小心及細心反思通識教育課程的跨單元的本質,因以香港議題作為討論點的討論,評估問題的理解及作答表面上看似只與香港單元關連,但實在卻是涉及全球化,現 代中國及能源科技與環境等不同單元,而非因發生於香港而致只是純香港角度的討論。觀乎2014年卷二題二有關香港人前往觀看橡皮鴨是否因為它勾起他們的童 年集體回憶的討論,考生若並不同意,正正可以從高度全球化的香港社會,如何受着全球熱潮的影響,而選擇參觀橡皮鴨的角度討論。另外,2014年卷一題二有 關政治議題的討論,重點也包括討論對香港人生活素質的影響,而非單單政治立場的討論。

大部分同學正面改變豈能忽視?

明白社會 人士的關注乃源於小部分公眾人士以激烈行動回應政改方案所致。可是,在日常的教學中,更多的是看到學生因為通識教育的思維培育,不再止於思考個人的生活, 而是懂得及明白到他們所需要關心的也包括家庭、社會甚至國家的事,並以客觀及理性包容的態度,多角度看他們所面對的社會議題。就例如近日有關佔中運動的回 應,有不少筆者所接觸的同學也會從社會整體利益、立法及執法者的限制、不同持份者的考慮、社會參與的成效與風險等角度,反思是否應以激烈行動回應事件,而 最終選擇的是以較溫和的方法回應,甚或有學生表示要參與政府的工作,讓香港有更好的發展。這點點滴滴的轉變,學生懂得明思辨,不就是教學工作的真善美嗎? 小部分激烈回應或許只代表了一小部分人士,但是更大部分同學的正面改變又豈能忽視。

作為前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呢?就是能否提 供最優秀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裝備自己,建立能思會辨的能力。這是前線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亦是落實通識教育課程的意義所在。通識教育對香港來說是新 生事物,所有課程及評估的落實實在仍需要各方人士的努力,作出改善。但請不忘當天我們決心的,就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成為能思會辨、不人云亦云的新生代, 以面對來自全球的挑戰。 通識教育是時代需要,是令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剛過去了3屆評估,正是為本科的發展奠下了良好的初模,但這個新生事物仍需要很多的配合。今天提出的落 差,或許正是反映了前線教學工作者仍需要更多的支援培訓。期待教育當局在接下來的課程檢討中,續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對課程作出適時的檢討,及為課程提供 改革中所需要的支援。

作者是行政長官教學獎卓越教學獎
(通識教育範疇)2014得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