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陳健民﹕何苦與一代人為敵?



從雨傘運動參與者對「初衷是愛」、「非暴力抗 爭」、「爭取真普選」的堅持,可見到和平佔中的理念已落地生根。但這場佔領運動是由罷課和「重奪公民廣場」所引發,參與者大多是學生或聲援學生的市民,令 佔領恍如一場學生運動。據一項在雨傘廣場進行的調查顯示,有六成的佔領者視學聯和學民為運動領袖。因此,林鄭月娥亦選擇與學聯展開對話,因為她明白到只有 說服學生才能化解這場危機。

學生與官員的對話所以贏得全城掌聲,是因為他們不卑不亢、有節有理。一位來自大陸的記者觀察如下: 一場英式辯論,兩小時過去,沒有人打斷對方一句話。這令人想起1989年北京學運領袖穿著睡衣和李鵬對話的一幕: 對獨裁者的挑釁和其後殘酷的報復。但香港學生這種克制是否便能避過悲劇的結局?

在對話中,政府高官說的不全是官話。民情報告和多方對話平台 都是實質建議,可惜是空有概念而無具體內容,市民看不透這些舉措如何能分解對假普選的不滿。我當然明白林鄭被更高權力縛着手腳,憲制改革亦無法「香港問 題,香港解決」。但令人失望的,是官員由語言(除了用英文名稱呼同學)、坐姿到眼神,都無法放下身段,感受學生對普選殷切的期望。圍觀者覺得政府缺乏誠 意,也就無興趣對兩項建議深究。

其實年輕人對普選的強烈訴求,早在民調中呈現。我記得幾年前中大一項民調發現近六成市民期望盡快落實普選。 我進一步分析,發現年輕人中有八成人有此訴求。去年6月中大的調查亦發現,在50歲的受訪者中,52%的市民不贊成用激烈手法去表達訴求,贊成的只有 24%。但在青年群體中(1829歲),贊成的有42%,反對的只有24%,和上一輩的取態剛巧倒轉。這種世代的差別在這次雨傘運動中至為明顯。根據中 大傳播學院的調查顯示,市民對佔領行動意見分歧,有38%市民贊成,36%反對。但在1524歲的受訪者中,有高達62%表示支持,30%表示一般,只 7.7%不支持佔領,清楚說明這是一場過去與未來的戰爭!


年輕人想制度徹底改變

Saul AlinskyRules for Radicals一書的的序言中,描述1960年代美國年輕抗爭者的心境,和當下香港何其相似:他們對上一代經常掛在口邊的經濟發展沒有感覺,因為他們視 此為理所當然。但富裕社會帶給他們父母的是無窮的工作壓力、胃潰瘍、憤世嫉俗或者犬儒、爭吵或者離婚。他們不想重複成人的世界,他們追尋的是不同世代共同 渴求的東西——意義——我們的生命和世界存在的意義。他們似在搗亂世界的規則,事實是他們在尋找一種新的秩序。在抗爭中,他們要求即時和徹底的轉變。如果 寫劇本先是介紹人物和情境,第二幕是劇情發展至引人入勝,第三幕才是正邪大戰,今天年輕人想直接上演第三幕。就好像和平佔中的劇本是要透過佔領中環、和平 被捕、自我犧牲來引發一場覺醒運動,但年輕一代早已明白普選有真假、非暴力的道德力量,只是他們將之演化成一種更進取的抗爭方式,在公民抗命與war game間徘徊,甚至有部分人對「愛與和平」並不認同。他們想見到制度徹底改變,而不是另一場公民教育。

今天的大中學生,特別是中產背景 的,父母教導方式已經脫離傳統的家長制風格,學校教學方式亦較過往着重思辨和討論。因為facebook和其他新媒體平台,他們有能力擺脫主流傳媒的框架 去認識世界。他們嚮往的是平等、尊重、聆聽、對話、民主、自由、自主,他們討厭的是霸權、財團、官僚和一切庸俗、勢利的人和事。但我們的政府仍然眷戀着 1980年代前的殖民地管治方式,他們認為回歸以來的問題是政府有權不用,弄到刁民遍野。


你斷不能消滅整代人!

梁振英不明白 不發牌給香港電視,是對民意的蔑視,是違反政府公平、公開、公正的行事原則,是摧毁獅子山下的奮鬥精神。吳亮星亦不明白,他那愚拙而專橫的主持會議方式, 令年輕人醒覺到只要功能團體仍佔領着議會,政府那套發展主義的邏輯便可橫行無阻,目空一切。香港的愛國力量和一眾如陳淨心、李思傿、高達斌、傅振中、周融 等人物亦不明白,他們已將愛國愛港變成年輕人眼中最庸俗的言辭。而梁振英作為政府首長,將特區的政經結構以封建父權的形體呈現民眾眼前,特別惹恨叛逆期的 青年。據港大民調,梁振英支持率是23%,反對率是62%。但年輕人(1829歲)反對率卻高達87%,可見政府是和一代人在戰爭!因此,建制派用盡一 切手段去抹黑雨傘運動受外國勢力控制,最終亦只會徒勞無功。因為你可以消滅泛民、佔中三子,甚至學聯、學民,但你斷不能消滅整代人!除非政府改弦更張,這 些吸過催淚煙的青年,血液裏都藏着抗命基因,未來的日子,將以不同方式與政府糾纏下去。

看着年輕的抗爭者,心裏十分矛盾。一方面欣賞他們無 畏無懼,一方面覺得他們的訴求不會在短期內實現。我們覺得雨傘運動已成果豐碩,他們覺得後退一步,便一無所有。我倒覺得年輕人有的是生命力,不應該因為一 次挫折而沮喪,更不應覺得無法迫使政府回應是一種失敗。因為真正失敗的是這個政府,他們失去你們,就是失去希望、失去未來!

作者是中大學者、和平佔中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