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事件至今已 有兩月,政府開始清場行動,但相關議論並未褪色,不少社會人士對佔中爆發之原因作種種猜測︰經濟方面,有論指青年欠社會上流機會;福利方面,有論認為青年
精力過盛,建議回復舉辦新潮舞會;教育方面,不少矛頭則直指通識教育科,指斥通識令中學生政治化,故要削減「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的課題、又或增加「一 國」概念及經濟成就等。事實上,通識在佔中事件的角色為何?它到底是近日香港政治亂局的源頭,還是化解亂局的藥引?要回答此問題,便需了解通識教育之設立
目的。
通識科是千禧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回歸之前,港英殖民政府出於政治考慮,並不着力建立身分認同,中學課程以背
誦知識為主,甚少涉及評論與應用。中學課程雖有強調公民身分的公民教育,但其課程只着重行政與政治體制之功能描述,而非公民之政治投入、權利及義務,港人 亦負着政治冷感、經濟動物等負面標籤。
回歸以後,香港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股泡沫、2003年SARS事件等以後,政府
的管治危機日漸顯現,港人國民身分認同不足被視為問題之始,故教育局自2004年起便撥款數以億計予眾多愛國團體興辦國民教育中心、興辦各類愛國交流團
等。官方希望以民族主義宣揚國威,強調祖國的偉大成就來爭取新生代認同,效果卻不顯著。蓋因中國之強大並沒有產生預期中的凝聚力,卻被視為香港的威脅。近 年種種中港矛盾、新舊香港人的論爭等議題背後,均折射着港人對自身定位模糊不清的不安。
相對於強國崛起的論述,通識教育是港人追尋自我定位
的另一嘗試。通識教育自2009年起成為香港新高中的必修科,其課程設計涵蓋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及全球化,希望透過此三角維度建構背靠中國的世界公民。同
時,通識科以批判思考訓練為核心培訓,亦改善了傳統學科着重背誦硬知識,強記而忽略應用的缺點。
政治爭議不因通識而起
有論者 建議通識題目應選「已有定案、公論的事件和議題,避免選擇爭議事件」,這無疑是走回標準答案的回頭路,亦與通識之要旨背道而馳。因為要進行思考訓練及思想
習慣,必須透過爭議的議題作載體,否則所考核的只是強記能力,而非批判能力。筆者認為,政治爭議並不因通識而起,反而因為政治爭議是近年社會熱點,才會成 為通識考題。兩者只存在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
「只挑有公論的議題」未符合通識要旨,那麼刪減「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等課題,減少衝突面,
又是否可行呢?誠然,通識科讓學生了解一些諸如「功能組別」或「分組點票」的現况,讓學生更關心政治,但年輕人不滿的是政治現狀,並非通識科本身具有煽動 之能。刪除課題也許能減低課程的敏感性,可是現今資訊科技發達,我們又如何禁止他們在網上討論區、影片庫等處瀏覽各種爭議性的政治議題?比起課程內容,互
聯網之觀點更為片面偏頗,學生卻欠缺思考訓練,又會否弊多於利?再者,今天因「佔中」而削公民參與課題,明天如三堆一爐的提案引起市民抗議,難道要再把 「能源科技與環境」也削掉,讓整個課程都充滿着「敏感詞」?
有云:「政治乃眾人之事」,有人的地方便有政治,筆者認為完全迴避爭議是不可能
的,而實際上爭議也有其建設性作用,例如它能突顯潛在問題、提供反思契機;它能引領討論,增加政府市民間的相互了解;它是創意的來源,能幫助政府制訂更符 合大眾的政策,因此筆者認為通識的問題不在於應否或如何迴避爭議,而是如何透過通識教導學生處理爭議、透過理性討論、恰當地處理與他人的意見分歧。此衝突
管理之訓練不止能促進公民與政府的關係,對其他單元,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等也十分重要。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