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蕭少滔: 台灣變天 未必全關「世代之爭」的事



最近由於「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全世界都將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結果與「世代交替」直接扯上關係,認為是由於年青人的立場出現變化,因而造成國民黨大敗。

這個想法當然很浪漫,不過數據上並不真正反映出來。希望大家認真分析一下,再下結論不遲。也先旨聲明,本人並無任何先入為主的立場,純屬以事論事。如有不確,歡迎指正。

以下是本人綜合多個資料來源的表格,主要是台灣的政府資料,包括:內政部國政研究報告中央選舉委員會歷屆選舉報告台灣人口普查、維基等等。其餘公開信息,自問不如高登巴打們,多多包涵。

2014九合一選舉情況如下:



2009年以及2010年的三合一選舉和5都選舉結果如下:



看起來可能比較長氣,但重點只看以下就會有「嘩」一聲,因為主要變化不大:


台灣人口其實也是增速極慢,前後四五年的兩屆選舉,總人口增加只有不到30萬人,約1.27%增長。

所謂「首投族」效果,也許是真的,因為在登記選民方面,的確是增加了接近80萬人。選民登記人數變化是4.5%,登記比例的變化是3.19%,由2009/10年的76%增加到2014年的79%。人數由1,775萬增加到1,850萬。

因此很多人都指這是「首投族效應」。

不過這並非情況的全部。因為「實際投票人數」只是增加了大約40 (3.42%)。對於全局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個真的成疑,全台投票人數超過1250萬人,40萬只佔約4%。反而整體投票率是相對「下跌」1% 而不是增加!

從不同來源都聽到相類似的意見:由於地方選舉必須「在地投票」,而台灣是少數仍保留「二十歲」作為投票年齡的地區而不是普遍的十八歲。於是出現了一 個怪現象,就是大量年輕人不能投票!因為那個年齡層的青年人,不是離鄉讀書就是出外打工!甚至是在服役當中!正是拼搏的時候,因此年青人要投票,竟然第一 大障礙就是「告假跑回家鄉」!實在極度狼狽…..

因此出現以上「登記選民增加但投票率反減」的怪現象! 所謂「首投族效應」是否這樣強大?真是值得存疑。除非全台灣的青年居然可以如此完美配票吧,否則這個微不足道的數值,是很難影響到整個形勢的呀。

反而是國民黨的老兵和年輕人叛逃,可能影響更大。而這個也在廢票比例上可以看到一個側影。各類民調也有類似的推論,就是國民黨自己做得太差,實在「趕客」。而即使是「元老」也有很多不服台北派出一個「二世祖」出來「交棒」的!台灣不是可以欽定領導人接班的呀。

再回望過去多屆選舉,其實民進黨的得票都在穩步上升之中。即使經歷了阿扁最敗家的年代、即使先前選舉沒有如此一面倒得勝。但其實民進黨的得票也在穩步上升之中的!只是最新的九合一選舉到達了一個「臨界點」而已。

2014年「九合一」民進黨的得票是47.55% 而國民黨是40.7%。但之前在2010年「5都選舉」的時候,綠營其實得票率是49%! 也是比藍營的得票率44.5%為高,只是今次再把差距拉闊而已!綠營沒有上升,反而是藍營大幅下調,這個看法,應該比較客觀一些。而藍營除在2009年的縣長選舉得票略高之外 (47.8% vs 45.3%),總體趨勢的確是向下而不是向上。

因此對於「變天」這回事,其實並非如想像中的「驚人」。反而以「循序漸進、此消彼長」的角度來看,可能更有把握。而早在2011年的反對派遊行當中,主題經已非常明確,就是反對 「工作貧窮,分配不均」,不是經濟這個餅造得不大,而是造大了而老百姓吃不到!

至於今次國民黨大敗的主要教訓,應該是老化的定位再也留不住選民的心。這個方向性的問題,其實才是「此消彼長」的真正原因。

例如香港政治情況的變化,令到民進黨發明了一個很有效的口號:「票投國民黨、台灣變香港」。

而在新生代之中,對於「服貿」的反對和本土保護的立場,和國民黨「發財為重」的經濟發展觀簡直是火星撞地球。台灣選民經歷了多年的「承諾」,再遙望 香港的「融合」結果…..又是趕客。台灣人都看得出,和中國大陸友好,得益的只是既得利益的財團,而受害的是平民百姓。上次太陽花學運都表露無遺了。



因此所謂「首投族效應」,不必要過於誇大。但反而是年青人義無反顧的踢爆國民黨的「親中」政策沒有前途,這個教訓對台灣現有選民的影響更大。

而民進黨對大勝的「自謙」也就更有說服力了。就是民進黨取得大量席位,是因為國民黨自己搞得太差,而作為幾乎唯一的反對黨,「乘機」坐大而已,選民知道如果不投民進黨,是踢不走國民黨;因此選民的理性選擇, 才又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