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2月1日星期一

林行止: 焚書藏書盡在洪堡 萬人示威推倒圍牆



三、德國精英學府之一洪堡(Humboldt)大學便在柏林城內,該校十九世紀初 葉為同名兄弟創辦,歷史不算悠久,惟大學之分院分系,為其所創並獲世上其他學府仿效。洪堡大學圖書館是筆者到過最有文化氣息而乏「書香」的地方;當天我們 去的是位於格林兄弟中心的中央圖書館,留連其中或端坐電腦前的,絕大部分是青年學子,其藏書與讀書(電腦)位置的設計,筆者這支秃筆(不是電腦)無法形 容,建議各位上gizmodo.com〈我 希望我能住在裏面的圖書館〉(The Library in which I would Like Live)看個真切。其六百五十多萬冊書籍存於高度普通人可及(平均身高的亞洲人必須踮起腳尖)的書架,與大堂有玻璃牆之隔,因此沒有半點書的味道(這與 都柏林圖書館完全不同),藏書大都上網,讀者可於館內電腦讀之,當然亦可取書在館內閱讀及借書(孤本不外借)。

洪堡大學「名垂青史」的 「史迹」是一九三三年五月十日黃昏,納粹黨徒(右翼學生會邀請宣傳部長戈培爾〔P.J. Goebbels, 1897-1945〕作主禮嘉賓並發表演說)在大學西翼大廈廣場(今為法學院大樓前廣場),當眾焚燒包括馬克思和愛因斯坦等人的著作二萬餘冊;現在洪堡大 學學生會每年此日在此廣場舉行賣書會……

焚書之外,納粹還「坑猶」。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納粹德國多個部門首長在萬湖 (Wannsee)一間已落入納粹黨衞軍之手的別墅召開秘密會議(史稱「萬湖會議」),決定從是年八月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大規模驅逐和屠殺猶太人。以研 究「蓄意大屠殺」(Holocaust)出名的英國史學家羅思明(M. Roseman, 1958-)據紐倫堡法庭蒐集所得紀錄「萬湖會議」的納粹秘密檔案「萬湖議決書」(
Wannsee Protocol),於二○○二年寫成《萬湖會議及極終議決》(The Wannsee Conference and the Final Solution),細說當時這班納粹黨徒如何作出「可能是現代史上最可恥的決定」(Perhaps the most shameful document to Modern history)。

召開「萬湖會議」的別墅現在闢為「紀念與教育館」,參觀者絡繹不斷,有簡體中文小冊子,可惜平面圖說明把別墅大堂的「入口」譯為「輸入」,肯定是電腦翻譯而負責人不屑一顧,真是丟人現世。如此的小冊子,不看也罷。

萬湖湖水清澈,沿湖有多家遊艇俱樂部,繞湖別墅掩映在高聳翠綠喬木之中。二十世紀初期,十數德國猶太資本家相約在此購地建別業,一九三三年三月納粹當權後, 不少半賣半送(搶)落入納粹黨人之手,惡名昭著的納粹宣傳部長(焚書的主持者)戈培爾(一九四五年德國投降前夕、希特勒自殺前一天,他親手毒死六名子女及 妻子後自殺),一九三六年以「超低價」購進德國銀行主席位於湖濱佔地七萬平方呎、有近八百呎「湖濱」(Lake front)的巨宅;戰後巨宅為柏林政府充公,近年擬以公開拍賣方式出售(條件為不得成立戈培爾〔或納粹黨〕紀念館),但數度「流標」。九月初筆者仍見 「吉屋待售」的街招……

萬湖建築風格各有可觀的別墅,除了「萬湖會議紀念館」,現在多為名人居所及博物館,其中似以德國猶太印象派大畫家 利伯民(Max Liebermann, 1847-1935)博物館最出名,參觀者摩肩接踵。內子非常欣賞畫家的處世態度和哲思、對其畫作神往;也許有一天她會就此作一文!

四、 別說距離柏林大約只有一小時車程,即使再遠,德累斯頓(Dresdan;意為來自森林的人)亦為必遊之地,此一原為東德工業重鎮的城市,現在已是德國文 化、教育和政經中心;不過,令內子認為「必遊」的原因,是其長凡一百零二公尺、高達三四公尺的巨型「壁畫」《王公出巡》(Procession of Princes),此一描繪歷代薩克森統治者騎馬出巡圖象的藝術作品,本為繪畫(一八七一至一八七八完成),為使其在風雲驟變的天氣下不褪色不變形,二十 世紀期初(一九─○七年),市府斥巨資代之以二萬三千多塊舉世知名的梅森瓷磚(Meissen Porcelain,在拍賣會中經常賣得高價,其投資價值甚於黃金!),此一歷久常新的「壁畫」,如今仍吸引無數遊人駐足仰觀。當然,德累斯頓值得一遊的 真正理由,是此一德國名城於二戰結束前數天,由英相邱吉爾親自拍板轟炸該市,英美二國空軍一共投擲了二千四百三十一噸高爆炸力(黃色炸藥)炸彈及一千四百 七十六噸燃燒彈,幾乎把市中心夷為平地(罹難人數右派說有二萬五千多名,左派則指超過五十萬!)。戰後東德政府把之重建,現在市中心那些戈巴洛克(十七世 紀)及洛可可(十八世紀)特色的建築,若非用了不少殘存的原材料,粗看並無重建痕迹。

萊比錫距柏林約九十分鐘車程,僱車前往,皆因要在此 鐵路樞紐乘火車前往奧斯堡。萊比錫為港人熟悉,大概與其為聞名的博覽會之城有關,事實上,一四九七年該市已「被允許」開辦展覽會,至今舉辦多項商品展覽, 包括世上最大規模圖書展(以規模看,早已取代法蘭克福書展的地位);對性喜音樂的人來說,她則因為巴哈(一六八五一七五)及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名作曲家羅拔.舒曼的妻子)長期在此工作而更具吸引力;如今聖湯瑪教堂(Thomaskirche)遊人如鯽,以一七二三年至五年 巴哈為此堂的管風琴師兼合唱團指揮;他的《馬太受難曲》寫於此城並於此教堂首演。不過,參觀教堂者眾,「做禮拜」者則寥寥可數(這是歐洲諸國的普遍現 象),聖湯瑪教堂的每個座位上都擺放一個要「朝聖」者捐款的信封,上寫教堂每年維修費達二十一萬歐羅,因此不得不向參觀者「募捐」,這比大多數教堂於進門 處設「自動捐款箱」,又進一步。

萊比錫最重要的「地標」為高達九十一公尺(底部登上頂層共五百零一級石階,現在當然已有電梯)、建於一九 一三年的「民族之戰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Battle of Nations),紀念百年前的一八一三年十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普魯士(德國)、俄羅斯、奧地利及瑞典聯軍,在此大敗法國拿破崙,這場史稱「萊比錫戰役」 的大戰,雙方出動六七十萬士兵,陣亡人數十萬以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戰爭;經此一役,法國軍隊元氣大傷,拿破崙率殘部退出普魯士,翌年四 月被放逐至Elba……

德國第一個工人政黨全德工人聯合會一八六三年在萊比錫成立,當地人熱衷政治的傳統,一直延續至現在;東西德的 統一,便源自一九八九年十月九日有七萬多人上街反對昂納克(E. Honecker,東德總書記,一九七一至一九八九年在位)專制統治的群眾和平示威(史稱「星期一示威」 〔
Montags demonstrationen〕,示威始於九月四日周一),導致一個月後拆除柏林圍牆;德國總統高克在李克強總理飛抵柏林展開官式訪問 德國的同日,於紀念萊比錫和平示威二十五周年大會上,說:「當年示威者克服可能遭受鎮壓的恐懼,原因是他們有追求自由的決心。香港的年輕示威者亦本着相同 精神『和平佔中』」。

萊比錫有藏書八百餘萬冊的「德意志圖書館」,又有樂器博物館Grassimuseum……,因為要趕火車,只有過門而不入了。

走向世界第一個廉租屋村.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