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陶傑: 不可比較




特區「行政會議」出現大幅面積潰爛跡象,社會有識之士,包括立法會主席,都指出殖民地時代的「港督會同行政局」,形象權威,都比現在什麼「當家作主」的好得多。

特區「行政會議」的局中人,自然有點不舒服。有人不服氣,:行政會議不可以與從前「港英」的行政局比較。

為什麼不可以比較?三十年前中國的鄧小平宣布收回香港主權的時候,就豪氣干雲地邀請香港人將來多比較:「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比英國人做得更好。」鄧小平很有自信,他叫香港人,「放長雙眼」,等着比較吧,中國主權下的香港,一定比英治時期,樣樣更好。

現在,有的人有點心慌了,:「行政會議不可與『港英』的行政局比較」。這是典型的中國式賴皮,當中國人擁有了原子彈,他叫你跟尚未有原子彈的民國時代比較,因為如此比較,你會覺得「自豪」。但是當「毛主席」用極端的仇恨毀中國的精緻文化,反而國民政府的蔣中正,與殖民地時代的英國人,對中國文化更為推崇和包容,賴皮的中國人就會:這樣的比較不公平,因為「毛主席」在「探索」他的國家的未來,而在「探索」的過程,難免會犯上一點點「錯誤」,只要「總結錯誤」就好。

中國的GDP強勁增長時,賴皮的中國人喜歡跟歐洲和日本比較GDP,以增加他們的自豪;但當你告訴他,GDP增長不太高的歐洲和日本人,排隊不打尖、不喧嘩粗暴,這些賴皮者又會,不可以這樣比較,因為中國有自己的「國情」。

一個民族的智商,就是由他們自己的賴皮理論糊弄得一代低於一代的,最後你會發覺,「行政會議」確實不可以跟殖民地的行政局相比,因為或許猴子是不可以跟人相比的,這樣一延伸思考,不就叫人越來越糊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