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紀曉風: 踏入青春期自殺率最高 兒童被殺案父母佔多數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昨天發表報告,指在2008至09年間,共有26名兒童自殺,另外有16個兒童被親屬殺害,令老紀非常驚訝!
有心理學教授表示,青春期兒童的心靈特別脆弱,十分介意朋輩的評價,加上家庭的照顧太過周全,致令兒童特別容易輕生。社工學者則認為,社會缺乏讓年輕人「向理想流動」的可能,前途暗淡,兒童有自殺念頭可以理解。至於父母殺子女的事情,則要反問諸位一句:「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
社會福利署署長於2011 年委任了20位非官方人士,成立一個常設及獨立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根據政府文件,委員會的目的在於「改善現行的保護兒童及兒童福利服務的制度,及 促進跨界別、跨專業的合作,以預防可避免的兒童死亡事件。」成員來自不同背景,包括醫務、社會福利、心理學及教育代表等。
委員會昨天發表首份有關預防兒童死亡事故的報告,指出在2008及2009年,總共有550名18歲以下兒童死亡,而委員會檢討了當中的238宗個案。根據報告,238人中有156人死於自然,其餘82人則死於非自然【表1】。
最令人關注的是,有26人死於自殺,在非自然個案中佔超過三成。死者主要從高處墮下,但也有4人選擇上吊【表2】。報告亦顯示,超過八成的自殺者曾向別人透露輕生念頭,而最常見的自殺原因則是來自學業壓力。
老紀細閱報告內文,發現26個自殺兒童中,年紀最小的只有9歲,12至14歲的則有7人,而15至17歲的人最多,共有18個。可見愈是接近成年的兒童,自殺的機率愈高。
老紀請教過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林茵。她認為,青春期是兒童心理的一個重要關口:「處於青春期的兒童,一方面想肯定自己的身份及價值,但另一方面又 對自己的優點及缺點未有充分認識,因此往往會非常依靠朋輩的評價來建立自我。他們的心靈比較敏感,對他人的一個小小的眼神都會十分在意,容易懷疑別人是否不喜歡自己,加上自身抗逆能力不足,結果經常令自己情緒波動。」
林茵指出,12歲以下的兒童比較依賴家庭,「家人通常會錫住小朋友」;反之12歲以上的年輕人剛踏入青春期,開始把精神投放在同儕身上,所面對的衝擊自會增大。由此或可解釋,為何12至17歲的自殺者佔全部自殺兒童個案的96%。
成人情緒影響兒童自殺率
林 茵亦認為,成人的自殺傾向也是相關因素:「成人壓力大,心情差,自然也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狀況,慢慢會增加小朋友的精神負擔,自殺風險亦同時提升。」事實 上,根據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統計數字,香港整體的自殺個案(以成人為主),的確由1990年的729宗,上升至2009年的984宗。
老紀翻查委員會在2010年發表的報告,發現2006及2007年的自殺兒童有24人,比是次報告的26人為少,可見「成人自殺率與兒童自殺率相關」的說法不無道理。
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則對老紀表示,年輕人自殺是因為沒有希望。「老人自殺,我們可以理解,但兒童本來大有前途,很難想像他們會自殺。因此深究下去,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已經見不到未來。」
邵 家臻認為,希望向上流動的兒童當然不少,但其實有更多年輕人是想向理想流動。「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賺錢,有些人可能只愛做個畫家,但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 有太大的文化偏見,只會取笑這些有理想的人。政府的教育政策更加沒有幫助他們,反而是加強這種偏見,那麼你叫兒童怎會對前途有盼望?」
逾八成遇襲者遭家人殺害
報告不可忽略的另一點,就是在82個非自然個案中,有18人是遇襲死亡,當中13人由父母所殺,3人則死在親戚手下。
換言之,超過86% 的遇襲死者都是被親屬殺害,實在令人驚訝!委員會就此提出了5項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提醒家長有責任好好照顧子女,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 他們都沒有權利奪去子女的性命;同時請公眾提高警覺,當發現為人父母者有迹象或作口頭威脅要自殺或傷害他們的孩子時,必須謹慎看待。
邵家臻認為,家庭的功能其實早就開始褪色:「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我們從前常說父母的責任是生育、養育和教育,但今天還有幾多家庭會這樣運作?世上每一個 人,總會以比自己弱的人為發洩對象,而子女往往容易成為受害者。」根據警方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2012年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共有2002宗,比2011 年的1928宗增加74宗,升幅3.8%。而去年的27宗兇殺案中,約4成涉及家庭暴力或親屬殺害。
社署助理署長馮民重昨天就表示,為預防兒童因襲擊致死,社署會舉辦一連串大型宣傳活動及地區活動,亦製作了一輯宣傳短片,向市民傳遞「愛惜子女、愛惜自己、愛惜生命」的訊息,並會加強網上教育。
老紀當然歡迎以上措施,但同時希望政府能認真考慮林茵及邵家臻等人的意見,從政策上改善兒童的心理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