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成名: 行會死局 劣幣驅逐良幣




張震遠及林奮強接連出事,作為治港權力核心的行政會議,職能及認受性備受質疑,隨時成為梁振英低民望下的陪葬品。為挽回行政會議的公信力,行會必須進行改組,短期必須廣納人才入局,增加認受性,改變現時行會予人「用人唯左」的印象,否則只會劣幣驅逐良幣,令行政會議淪為「無議程便不用開會」的橡皮圖章。

根據《基本法》訂明行會的職責,主要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但自回歸以來,這種職能卻不復見。就連來自親中派的曾鈺成也承認「今不如昔」,港英時代的行政局成員多為社會精英、領袖,發言具份量、「今不如昔」,雖然他昨日主動「修訂」言論,但也承認行會制度沿用多年,應把握落實普選的機會,檢討職能。

在港英年代,逢港府有重大政策決定,均會由港督會同行政局作出,如果行政局成員大多反對港督的政策,必須記在案。這種明顯的職能,具備史因素,港督非由選舉生,加上非華裔,在推行政策時,需先取得獲得行政局成員支持,並透過立法局達致共識,確保有效推動政策。在吸納成員入局時,除撇除極左人士,大致上用人唯才。

故此,由七、八十年代以英資財團為主,到回歸前彭督年代,就當時的行政局進行改組,財團色彩淡化,吸納的也主要是社會精英為主,無論能力及代表性等,均遠高於今日的行會。事實上,回歸後的行會成員越見親中化,用人唯左情況嚴重,部份成員更像是拉雜成軍的政界新丁,與以往行會備受政府高度重視、有審政策能力的機構分別很大。

主權移交後香港任三個特首,董建華年代尚有大法官楊鐵樑任行會成員,到梁振英一屆,行會部份成員明顯只屬政治任命,不但能力不足,品格審也明顯出現大問題,最明顯的例子是容許張震遠在財困下,繼續審議港府重要政策,反映當權者對行政機關成員的品格要求極低,本身誠信也備受質疑的梁振英實在責無旁貸。

只要翻資料,在殖民地年代,便曾發生有成員因親戚從事交通生意,在行政局商討交通政策時未有避席而最終被炒的事件,反映回歸前後當權者對行政機構成員的操守要求,實有天壤之別。

為挽回行政機構的公信力,行政會議改組事在必行,短期的改良方案,可吸納包括泛民在不同背景的成員,但由於行會有保密制及需集體負責,就算行政長官願意邀請泛民代表入行會,泛民也會擔心在推行具爭議政策時,被迫服從多數,未必會冒險派人加入,故惟有吸納接近核心價的人才「入局」,擴大代表性,才能真正落實行會的職能。

但長遠而言,行會的前景仍然悲觀,若未能落實特首普選,認受性及公信力固然繼續受質疑;若全面落實普選,行會的現有職能,最終也只會被執政黨所取代,成為史遺物。

記者呂麗嬋筆


成名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



金針集 : 學者:行會角色已告一段落

張震遠及林奮強事件引起政界及公眾人士質疑行政會議(下稱「行會」)的職能,要求檢討。然而,昨天的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表示「《基本法》已規範行會職能」,不需要檢討,行政長官又表示沒有計劃改組行會。

筆 者為此翻《基本法》,第54條訂明行會的職責,「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an organ for assisting the Chief Executive in policy-making),就是如此而已。至於如何、怎樣去協助則沒有一個詳細的明。而且,行政長官亦公開表示,「行政會議在《基本法》的規定底 下,在今日我們有問責制底下,與時並進」,「與時並進」這四個字,亦暗示行會的職能可以不斷發展。換句話,特首亦認同在不牴觸《基本法》的前提下,行會 的職能是可以進

問題是行會可以如何進?如前行會成員、自由黨黨魁田北俊所言,現時的行會讓人有「橡皮圖章」的 感覺,政策的推行往往由問責局長制訂,經立法會及公眾諮詢後才提交行會,行會一般難以反對。行會「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角色是否仍然存在,亦成疑問。而 且,田北俊提到的政黨政治,又是否可行?

筆者問過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他認為《基本法》關於行會成員的職能條文「空泛」,亦沒有具體規限其委任人選的「能力、政治背景及代表性」,因此改組行會實是可行。

而 且,他亦指出,現時行會至少有兩大問題,令行會代表性、政治性及影響力都日漸弱化,其一為成員質素大不如前。回歸前,行政局的成員主要是來自各個專業界別 的精英或領導層。可是,現時的行會不見有如此精英,反而比回歸前「單一化情況更為明顯」,即親中化。更甚者,有一些成員根本是「幼嫩的新丁」,資 代表性不,又不是什麼領導層,「其代表性進一弱化」,讓人有拉雜成軍的感覺。其二,行會的角色及能力「日漸式微」,已不再是以往備受政府高度關注、有政策能力的機構。

成名建議,現時行會短期的改良方案只可以是吸納不同背景的成員,「超越左派」。但是,由於行會 有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就算行政長官願意邀請泛民代表入行會,泛民亦會擔心行政長官在推行一些具爭議的政策時,可能「入泛民數,因此他們不會冒險派人加 入」。如此來,行會在短期豈不是不能改革,行會豈不是要繼續腐爛下去?成名指這是「無可避免的」,他直言「現時行會的角色已告一段落,可以做的就只有 讓它過渡到有真普選,繼而再讓它淡出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