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林行止:不管經濟盛衰 高失業揮之不去



一、五月一日勞動節,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二○一二年世界工作報告—為經濟增長提高工作素質》(World of Work Report, 2012: Better Jobs for Better Economy),描繪了一幅慘澹的全球就業圖象。自從○八年「金融海嘯」以來,世界失去了五千多萬個工作崗位,令今年世界失業率達百分之六點一或失業人數達二億零二百餘萬人。讓人沮喪的是,目前的失業是結構性的,因此甚難紓解;這即是說,自從工業革命(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以來,世界經濟經歷了多個盛衰循環,每次都是繁榮期失業率下挫、衰退期失業率上升;但目前的情勢有根本性變化,意味「金融海嘯」後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不會因稍後必然出現的經濟復蘇而回落!

令人惴惴不安的是,在先進(已發展)國家,於二十五歲至四十九歲年齡組別的失業者中,約百分之四十失業已在一年以上,這使他們的工作技能無法「與時並進」,極可能把他們永遠排擠出就業行列;換句話說,不管失業者是二十五歲或四十九歲,有四成人可能終生失業。長期失業者不僅意志消沉,對社會充滿怨恨甚至敵意(且有失業率高犯罪率相應上升的副作用),還成為納稅人的淨負擔(在有完善福利制度的國家)。失業情況最令人憂慮的是,年青一代找工作特別困難,在經濟最成熟的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十五歲至二十四歲年齡組合的失業率,為一九七六年(該組織開始統計失業資料的年份)以來最高,而其中以西班牙的百分之四十五(幾乎一半這個年齡組別的人失業)最教人吃驚,經濟增長仍甚平穩的美國同類數字亦達百分之十八!

青少年失業率高企,在讀書不必考慮經濟問題的國家,大學及研究院的入學率大幅上升,高等學府已成為青年人逃避現實的避難所。在有全面學生貸款制度的美國,學生貸款因而相應增加至近萬億美元。以普通常識度之,獲得較高學位的人,在就業市場可獲較佳收入,學生因此不惜借貸求學而政府樂於貸出款項,原因當在學成就業入息較高,等於學生有能力還款、納稅人不致吃虧。可是,實證研究顯示,這種經濟學家稱為「技能升段」(Skilling up)的高等學位,由於愈來愈多人躋身此一階層,等於他們讀書的成果「互相抵消」,人人是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優勢便消於無形!另一方面,經濟的轉型令工商百業對員工的需求萎縮,有學位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美國大學生的失業率,去年為一九七○年以來最高。

青少年如今面對的是合資格的人比經濟體系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多的困擾,這種環境,意味惟有降低期待中的薪金水平及不能視某些「不稱心」行業為厭惡性工作而不肯「屈就」;在殘酷現實面前,只有大幅降低工作條件和入息要求,才有可能在現今已經轉型的經濟中找到工作。可惜如今長期生活在優裕環境裏的青少年,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根本沒有這種心理準備,因此不易就業,而他們長期失業或找不到合意稱心的工作,必然滋生不滿現實的情緒,可能便會做出許多破壞社會固有秩序的事,成為社會不安定不和諧的重要元素。

二、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嚴峻的失業情況會持續一段長時期,而且看不到解決的辦法,「全面就業」的定義也許要重新界定。造成這種現象的是科技發明日新又新形成的「第二經濟」(The Second Economy)。一句話,「第二經濟」最大特點是「人少好辦事」,在人口增長無法受有效遏制的條件下,失業隊伍愈來愈長,是必然的!

美國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B. Arthur,在Palo Alto研究中心及Santa Fe學社任職)在去年十月號的《麥健時季刊》(McKinsey Quarterly)發表題為〈第二經濟〉的短論,剖析因數碼化而出現具「龐大、自動化和不可見(invisible)」特色這種打破英國工業革命經濟秩序的新經濟對世界的影響。阿瑟指出,在美國內戰前後十年的一八五○年,美國經濟體積與意大利不相伯仲;至一八九○年,美國已遠遠超逾意大利,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這種變化,阿瑟認為是全國暢通、南北溝通的鐵路網有以致之;這種改變,大概每六十年便發生一次,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交接期間普及化的數據科技,其一項主要副作用,便是「電腦取代了低生產力工人(low-productivity workers)……。假如經濟明天復蘇、興旺,工商界大舉投資,亦不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那等於目前困擾西方各國—中國和印度似未為所動—的失業情況,不會因此而改善。

「電腦取代人手」,隨處可見,其中最明顯的是去年營業額已達二千億(美元.下同)的「網上購物」,市場研究公司 Forresler預測未來數年「網上購物」的金額將以年率百分之十的幅度增長。事實上,現在「出埠」在機場辦手續,可以不經人手;看書讀報,亦「點指」可得,筆者再次提醒讀者,Cuteway.net免費供應除了本報以外大部分世界華文媒體,這等於沒有具體報刊,不用人工派送,當然更無發票收據,亦不必填寫信用卡或開支票……此中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因為在此種流程中基本上不必牽涉人手。

三、現在放眼「實體」經濟,可說乏善足陳,但經濟仍然有不錯(在可能衰退之中緩慢向前)的增長,來自「看不見」的歌谷、臉書、阿瑪遜、OpenTableZynga生意興隆的貢獻(阿瑪遜去年營收四百八十多億、歌谷亦達三百八十餘億),功不可沒……。阿瑟估計這些與主要依賴電腦的行業(網上購物、航空、金融業等)構成的所謂「第二經濟」的營業額年達五萬億,但它們所僱用的員工人數,只及傳統生意的百分之二點五至三(即傳統企業用一百人、「第二經濟」只需最多用三人便足夠)。

去年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GDP)約十五萬億,為一億三千多萬非農業工人的工作成果,這等於每名工人對經濟的貢獻在十萬元以上;但以歌谷而言,它去年有三萬二千左右的員工,意味每人對公司營收的貢獻為一百二十萬;阿瑪遜員工約五萬六千名,平均每人去年做值八十萬的生意;臉書的數字更驚人……。「傳統經濟」的人均生產力比起來實在非常「不經濟」。

經濟學家的研究顯示,在數碼時代來臨之前,生產毛額每增百萬元,大約可創造十個就業崗位;但在電腦無處不在的現在,一百萬的生意充其量只能提供兩個就業機會。

顯而易見,電腦普遍使用,私營市場需要的員工大幅減少(公營的本來亦應如此,惟政府部門因為缺乏競爭和誘因等因素,令電腦化無法減少官員的數目—香港特區政府便是典型例子,電腦化前後的官員總數均在十六、七萬水平!)。在「第二經濟」體積愈來愈大的情形下,當前的失業情況,即使經濟復蘇繁盛,亦很難甚至無法改善。這不但對社會福利和稅收造成重大壓力(支出增收入減令早已捉襟見肘的國家無法負擔),而無所事事的「閒人」太多,對社會肯定有負面影響。「第二經濟」具「人少好辦事」的特性,對人口大國如中國和印度,是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