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3月5日星期二

盧子健: 勇哉,曾俊華!




曾俊華及其預算案一向給我的印象是悶。過去五年,曾俊華預算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只有年前由派錢到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變成派錢給每個人。

不過,曾俊華今年的預算案令我眼前一亮!

關於今年預算案的批評甚多,其中最常見的是毫無新意,六年如一日。其實恰恰正是這一點,為今年的預算案帶來新意。

在曾蔭權年代,曾俊華五年如一日,不足為奇。但現在是梁振英年代。從競選到就任,梁振英的一個主要定位就是「去曾蔭權化」。在3名司長當中,袁國強是新人,林鄭月娥「棄曾投梁」,至於曾俊華呢?他剛發表的預算案不單是預算案,也有如一份政治宣言。

去年梁振英組織新政府期間,傳聞甚多,曾經有司長全部換人之說,最後只留下曾俊華,政治耳語是中央希望特區政府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高調與梁振英保持距離

過去大半年來,曾俊華的表現與梁振英和林鄭月娥並不協調,但維持低調。但新一份預算案令曾俊華不能繼續低調,而他似乎也選擇了高調地與梁振英保持距離(有關這一點下面再談)。

曾俊華這樣做的背後考量很值得探討。也許這只是他個人擇「善」固執。但如果中央想曾俊華留下不單是因為穩定性和延續性,而是因為希望以他來平衡梁振英,這就是另一個故事。

或者準確一點分析,其實中央不是一個人,中央是一群人。很大的可能是中央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去年特首選舉出現建制集團內訌,一般認為是因為梁振英堅持去馬最終迫使中央接受。更大的可能是中央內部有不同意見,不同勢力屬意不同人選,最後才出現建制集團內訌的結果。

如果上述分析屬實,沿有關邏輯推論,曾俊華的最新一份預算案不一定是「個人表演」,而是董下曾上、唐梁相爭這些建制集團內派系鬥爭在本屆政府內的延續。

香港人在回歸前沒有什麼政府內派系鬥爭的印象,不是因為港英政府很團結,而是因為港督基本上大權獨攬,再加上當年市民的政治意識並不高。回歸後,政壇的焦點一直為建制派與民主派之間的矛盾。民主派分裂和派系鬥爭是公開進行,因此特別矚目。這使到大家都對建制集團內的派系鬥爭關注不足。

建制集團內部鬥爭有中國特色

建制集團內的派系鬥爭本來就是全世界的常見現象。中國當前執政黨中共固然山頭林立,看看台灣,國民黨內有派系,民進黨內也有。在美國,每次初選期間,民主共和兩黨內部不同派系不是鬥得你死我活嗎?

香港建制集團內部有派系鬥爭,實屬正常,只不過我們作為中國一部分,有關鬥爭會有中國特色,即是表面上善頌善禱,背後是寸土必爭。

預算案發表後,公眾一直追擊要求曾俊華積極些、進取些。曾俊華有一句說話重複了幾次,可惜未有得到傳媒恰當的重視。

曾俊華說﹕公共開支應由政策主導。這句說話的潛台詞是﹕如果政府有政策,公共開支會配合。這句說話其實是衝覑梁振英說,施政報告只不過在一個多月前發表。如果政府有明確政策,應該由梁振英來說。

曾俊華的一次過開支中,有兩項是最大手筆,分別是向關愛基金和再培訓局注資150億元。這兩項注資都可以說與勞工福利局有關。就算財爺緊守不想增加經常開支,譬如如果勞福局真的想改善長者服務,如果政府有共同意志,可以成立一個300億元的長者服務基金。按曾俊華的計算方法,長者服務每年可以從基金得到額外15億元的經費。如果政府能夠在資本開支預算撥一些錢、向馬會或其他私人慈善基金進行一次過籌款,大可一次過制訂一個大幅度改善長者服務、尤其是院舍服務的計劃。但政府對這沒有興趣,寧願把150億元投放到修修補補的關愛基金,把150億元投放到不知道做了什麼的再培訓局。如果現在大家追問曾俊華為什麼不增加對長者服務的撥款,他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你們不去問張建宗、不去問林鄭月娥、不去問梁振英?你們對覑我囉囉嗦嗦又有什麼用呢?

皇帝根本沒有新衣

曾俊華最新一份六年不變的預算案令我眼前一亮,因為它說出了皇帝根本沒有新衣。中央對梁振英的支持、建制集團的團結和解、政府求變和「去曾蔭權化」以至以改善民生為重中之重等,都是皇帝的新衣!

除了在政治和政策方面帶來驚喜外,預算案最後一段也值得一談。「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一句說話成了全城嘲弄惡搞的對象。但這句說話的前文後理頗有意思。

曾俊華說﹕「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喧鬧、多憂、亂中有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作出選擇……香港人無論出生於什麼年代,身處於什麼崗位,都認同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不會輕易向命運低頭。憑覑這份信念繼續前進,我相信我們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這段說話比呼籲我們團結和齊心好得多。亂中有序也是香港人所引之為傲,也比一些政府官員經常強調要維護社會秩序好多了。「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作出選擇」﹕請不要再搞洗腦式的國民教育,不要再把反對政府的聲音視為噪音。

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因此很多人認為只能聽命於中央,只能認命。但堅守香港本土價值的人就是「不會輕易向命運低頭」。

我相信曾俊華不會以上述方式演繹他自己的說話。但他這一段說話的氣息,與近日一些政府官員所散發的「父母」官氣息相差實在太遠。這份預算案不能不令我對曾俊華刮目相看!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