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進行一個講座,參加者多是正就讀中四及中五的90後年輕人。講座的主題本是有關公共政策制訂的理論與實踐,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到了討論和答問的環節,內容便很快轉到去香港的前景和發展之上。
他們大部分人均對香港的前景表示悲觀,亦為自己的個人前途和發展機會感到擔心。資優的學生,應是年輕人中的尖子,社會的未來領袖,推動香港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動力,若果連他們也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悲觀,看不見希望,這絕非單純是年輕人的多愁善感,實是一個特區政府不容忽視的警號。
曾幾何時,香港被視為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在這一個從現在看來像是神話式的年代,要年輕人關心社會,曾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身邊的機會實是太多,因此大家均專注於自己的前途和事業。在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更加流行一個「三仔主義」的說法。三仔即車仔、屋仔和老婆仔,只要願意努力,書讀得好,便順理成章地可以買車、買樓,娶得美人歸,事業愛情兩得意,人生一樂也。
當年的大學入學面試,一條頗為流行的問題,更加是「平日有沒有每日閱讀報紙的習慣」。因為當年輕人只單靠讀書及個人努力,便自然理想達到,關心社會的動機便變得太少,成本變得太大。在一個被視為公平的社會當中,更絕少人把自己個人的成敗,聯繫到結構性和制度性的因素及政府的施政失誤之上。
看不見任何美好的將來
但時至今日,社會的氣氛已起了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變化,很多聰明而又願意付出努力的人,均看不見任何美好的將來,甚至連追求一個在已發展世界中合理的生活水平也有一定的難度。年輕人從而不得不開始關心社會,質疑為什麼社會不能再提供上流的機會,因而更深刻地認識了社會的各種不公義,及默許它們存在的政府。
要使年輕人對香港的前景感到絕望,本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大都性格樂觀,對未來充滿幻想,及擁有無限的青春去改寫自己的命運,但這麼難的任務,特區政府也似乎已達到了。政府不想年輕人反對自己之前,是否先要自我檢討為何不能為他們帶來機會和希望!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