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公開表示民運人士李旺陽先生的死因有疑點,要求內地當局查明真相後,將離任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先生再次發揮敢言本色,提醒市民不要對新政府有過份期望。他認為每位特首競選期間都會作出很多承諾,公佈的政綱可能很完美,但若要做好工作必須廣泛諮詢以得到市民認同。他擔心新政府短時間內推出大量政策,令社會及市民吃不消。對他來說,「寧可香港穩步發展,也不希望政府在短時間內推出大量政策,令市民或有關持份者無所適從。」
周一嶽醫生有豐富公共行政經驗,擔任主要官員超過七年,對政府運作如何複雜、如何困難、如何「論盡」有深入的了解,對政治生態的改變有充份的體會。今次周醫生向新特首及政府提出的諍言不但合時,更有針對性及重要性,很值得梁振英及他的班子深思及反省。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政府架構重組是另一個典型例子。整套方案完全未經過公眾諮詢及討論,梁振英及他的班子也未能清楚解釋五司十四局有何可取之處。面對這樣一個隨時變成四不像的怪胎,立法會議員要求有足夠時間討論、審議及聽取不同意見不但理所當然,更是責無旁貸。誰知梁振英及他的左右手卻把立法會議員的努力視為拉布拖延,不住催促議會通過撥款及法案,甚至威脅指不通過重組方案可能影響政府服務,以迫使議員讓步。可是,誰都知道,不通過重組方案根本不影響政府施政及服務,梁振英如此着急只是為了保住個人面子而已。這種只講面子,只求目的不擇手段、不顧確當程序的做法實在令人不安及憂慮。
七月一日梁振英將正式接任特首,開展他的改革大計,特別在房屋、扶貧政策方面更可能很快有大動作。但正如周一嶽醫生所言,任何重大政策都涉及社會不同利益,涉及很多不同的持份者,要平衡、協調不是容易的事,更沒有甚麼神奇招數可以消弭不同意見,只能仔細跟各持份者溝通商量才能達成共識,減少爭議。就以房屋政策為例,發展商、大業主、小業主、首次置業人士、租戶、投資者的利益各有不同,任何政策改動都不免令某些人得益,某些人受害,甚至可能從根本改變房地產市場的情勢。前特首董建華先生的八萬五建屋目標就讓樓市人仰馬翻,催生負資產及「樓蟹」問題。假若梁振英只懂「急」字行先,只顧個人榮辱面子,不理確當程序及反對意見,像硬推改組方案那樣硬推大量「改革」,那市民不但不能對新政府有期望,更可能要為亂局、動盪做準備。
吳志森﹕這是政治呀,蠢蛋!
梁振英政府公開招聘副局長政治助理,已經變成一場鬧劇。
應徵者名單被泄露,有名有姓有背景,更被特別關照,連應聘職位也被公開,面試的時間和地點更通了天。面試當天,應徵者變成選美佳麗,被電視鏡頭追逐,左閃右避,狼狽不堪。遴選委員會成員更幸災樂禍,指副局政助要應付傳媒,正好考驗他們的能力。
這個遴選委員會,明明犯了招聘需要保密的第一天條,把應徵者的資料公之於世,還要把人家的窘態暴露於鏡頭之下。主事者錯而不認,巧言令色為自己遮掩,難道這就是梁政府的施政新風格?招聘鬧劇的始作俑者,正正是遴選委員袞袞諸公。
有導演而沒有演員,鬧劇是演不成的。副局政助作為一份薪高糧準、權力使人亢奮的筍工,吸引不少有志之士應徵,當中也包括了不少泛民人士。長期在野的反對派,搖身一變要加入建制行列,人各有志,無可厚非,也不應該「阻人發達」。但重要的是,以理念見稱,站在道德高地的泛民中人,在變身之前,是否也需要把問題說清楚講明白。
用《基本法》做擋戰牌,說什麼人人有選擇職業的自由,民主派有什麼道理不可加入梁班子,都是強辭奪理的廢話,不值一駁。民主黨的年輕才俊,以測試招聘程序是否公平公正為理由而集體應徵,更是幼稚得無以復加,純屬笑話。
你加入的是政府問責團隊呀!
但有泛民應徵者,到入圍最後40名,退黨面試,並獲接納。他解釋:我認同CY的施政理念,希望加入新政府團隊。這種說法,就顯得相當有趣。
「認同CY的施政理念」,究竟認同些什麼呢?認同他比較傾向社會主義的勞工福利政策?認同他「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土地房屋理念?對吧!好了,即使如此,你不是加入一間大公司打份工呀,大佬!如果是大公司,你做人事部阿頭,可以完全不理市場部發生什麼事,各顧各自己的地盤,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這是政治,你加入的是政府的問責團隊呀!

即使我不懷疑這些泛民朋友希望加入梁班子的動機,是希望做好社福勞工房屋政策,惠及基層市民。但你竟然以為以上的「污糟工」與你這位政治任命的官員無關,你根本就不夠資格搞政治。套用一位美國總統的說法:這是政治呀,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