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盧峯:越富強越墮落的政府誰能相信




十五年前的中國是個不折不扣的發展中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不過一萬二千多億美元,大約是美國的十分一,在全球排名僅高過巴西,比意大利還不如。那時候的中國還不是世貿成員國,在 IMF、世界銀行沒有多少重要性,更沒有人視中國為救世主,視中國消費者為刺激經濟復蘇的動力。偏偏,香港市民對那樣子的中國,對那時候的中央政府比現時更信任,更有信心!

十五年前的中國還沒有舉辦奧運,還沒有派太空人到外太空探索,還沒有高鐵在城市間飛馳,還沒有大量設計前衞、別具特色的建築物,還沒有成為世界工廠。但是,香港市民卻比較願意信任這個時候的中國,卻比較信任這個時候的中央政府。
為甚麼中國越發達( GDP直逼美國成為 G2),越展現出強國氣派與能量,香港市民反而更沒有信心呢?為甚麼中國收回香港十五年,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優惠香港的政策,香港市民反而對中央政府更不信任呢?負責民調工作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解釋說,近幾個月接連發生的幾宗重大事件包括薄熙來案、陳光誠出走、李旺陽慘死都可能是削弱市民對中央政府信心的原因。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解釋不能說沒有道理。薄熙來從打黑英雄、政壇明日之星忽然被拉下馬,還夾雜着內情複雜不明的兇殺、貪污及官員「闖入」美國領事館事件,並且到現在還未能清楚交代案件的真相。這樣的案件不能不令香港市民感到表面上穩如泰山的中國政府原來內藏禍心,原來權鬥不休。陳光誠先生被迫出逃以躲過迫害,差點在中途喪命,最後要被迫去國。他的遭遇也清楚展示了地方政府的橫蠻與中央政府的無情。

至於旺陽先生慘死更是令人髮指的寃案。一個坐牢二十多年的人,一個被當權者折磨得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人居然只因說了幾句心底話就「被自殺」,就被人來個毀屍滅迹,家人朋友則被軟禁不能呼寃。像這樣殘暴不仁、冷血的慘案,自然影響市民對中國政府的看法與信任。

這幾宗案件本身當然對市民有影響,但真正重要的是市民從薄熙來案、陳光誠案及李旺陽案中看到的是倒退,感到的是失望以至絕望。十五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如火如荼,開始取得一點成績,大家願意相信中國將隨着經濟發展逐步走上文明開放的道路,大家都期望中國政府能逐步冲淡專權的味道,多保障人民的權利,多尊重人民的尊嚴與自由。

只是十五年過去,中國在經濟上、國際地位上取得重大成就,「強國人」的購買力成為國際新聞熱點,中國政府更成為國際政治舞台的要角。可惜,中國政府本質沒有絲毫改變或進步,它的權力交接制度依然是一種分贓體制,不講選賢與能,只講派系勢力平衡。只要分贓不勻,隨時內訌內鬥,震動京城。至於對待人民的手法更是「越富強越墮落」。以往頂多是攔阻異見人士外出,阻撓他們的對外通訊,又或是派人跟蹤騷擾一下。近幾年隨着人力物力增加,隨着維穩費飛升,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遺餘力的打擊敢於為民發聲,敢於維護公民權利的人。劉曉波被重囚十一年,劉曉波妻子劉霞人間蒸發,艾未未被控經濟犯罪後被軟禁,趙連海因尋釁滋事坐牢後被迫噤聲,陳光誠被迫出國,李旺陽「被自殺」……。這些事例說明北京政府十五年來不但沒有因富起來了而善待人民,反而變本加厲的欺壓弱勢者,反而縱容地方惡霸迫害善良公民,反而更視人民權利與尊嚴如無物。對這樣的政府,香港市民自然難以信任,自然難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