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明報社評: 聯盟政府權宜之計 政黨政治避無可避



為求改善施政效率及在立法會「箍票」,新一屆特區政府計劃改革行政會議,與政黨搭建執政聯盟,而民間智庫「新力量網絡」上周則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回歸15年來政府立法成功率不足六成,施政受到極大掣肘,建議特區政府應與政黨籌組「聯盟政府」並簽訂「聯盟協議」,白紙黑字列明接納各黨部分政策主張,政黨則須承諾全體投票支持政策。港府施政成效不彰源自香港畸形的政治制度,導致行政立法衝突不斷,「聯盟政府」可有效吸納民意參與政策制訂,大方向正確,但只屬治標的權宜之計,治本之道始終還是要落實執政黨制度,特區向全面落實政黨政治邁進,是避無可避的。

香港畸形政制  行政立法衝突不斷

新力量網絡610日發表研究報告,為董建華及曾蔭權的管治「埋單計數」,發現回歸15年來,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董班子及曾班子平均立法成功率近58%,意味有四成多的立法議程未按計劃順利落實,當中有多達32%法案因為得不到議會支持而押後或擱置,部分更拖足10年仍未立法。報告統計亦顯示,曾蔭權在立法議程只提出142條法案,未及董建華政府(298條)的一半。

負責研究的學者方志恒指出,數據反映曾蔭權的施政不及董建華積極,不敢提出具爭議的改革,以迴避爭議及批評,而政府推動立法時不少反對聲音皆來自建制派,反映政府與建制派建立的「執政聯盟」極為鬆散,施政時因得不到議會穩定支持而舉步維艱,因此建議新政府考慮與政黨組成白紙黑字訂明關係的「聯盟政府」,打破施政困局。

這次新力量網絡的研究,最重要之處是提供了詳盡的數據,能為政府提出具參考價值的建議,也能讓公眾清楚分析特區政府的施政成效,這在智庫中是罕見及難能可貴的。

在客觀數據面前,一切政治化妝都無所遁形,什麼強政勵治、執政聯盟,統統只是空話。根據研究報告的統計,不濟的立法數據充分說明了公眾對特區政府施政成效不彰、管治能力低下的印象,其實是有根有據的。若各民間智庫能有更多類似「以客觀數據為本」的研究報告出台,社會就可據此有更多「知情的辯論」(informed debate),對推動社會進步定能有所貢獻。

這份研究報告最重要的一點,是清楚點出了港府管治的確出現了嚴重問題,在畸形的政制設計下,政府有權卻在立法會無票,民意代表有票卻無權,行政立法關係注定衝突連連。這是制度設計的問題,不論誰上台,不論是董建華還是曾蔭權,問題都會不斷重複,只要制度一日不變,即使換上了梁振英,問題一日也會繼續出現。

政界及學界中人早已指出,只有推行政黨政治一途,讓香港出現真正的執政黨,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只有讓在選舉中獲大多數民意支持而勝出的政黨上台執政,並由黨友出任司局長,上台後則推行在選舉中獲民意認受的政綱,並由黨友在立法會依靠民意支持而保駕護航,才能讓政府真正有效管治。這是治本之道,也是香港應行的方向,奈何中央仍未放心讓香港實行政黨政治,在這情下,「聯盟政府」方案可算是權宜之計。

過去政府曾嘗試建立執政聯盟,委任政黨領袖加入行政會議,卻以失敗告終。根據新力量網絡的建議,特區政府應再多走一步,先與部分政黨制訂聯盟協議,白紙黑字寫明接納各黨某些政策主張,形成一份共同的政策綱領,日後政策在立法會審議後,各黨須按集體負責制全體投票支持,一切有規有矩。實質上,「聯盟政府」是在現時完全拒絕政黨政治與全面落實政黨政治之間「中間落墨」,有限度地向獲民意認受的政黨放權,實施由政黨倡議的政策,但卻並非全面落實執政黨制度,政黨仍然不會獲派大量部長職位,更不會上台執政。

政黨政治的中途站  有限度向政黨放權

方案若能落實,相信政府就可更有效地吸納民意,爭取及鞏固到在立法會所獲支持,避免出現政府施政連建制派也不支持的荒誕局面。當然,方案並非沒有缺點,政黨也許會認為若政府不願開放司局長職位,政黨何苦要許下「白紙黑字」承諾,這豈非無端為自己戴上「金剛箍」,即使民情洶湧也要被迫支持政府,變成「有辱無榮」?這種質疑不無道理。

方案目前確實並不完美,但北京及特區政府也須承認,要改善特區政府施政,落實政黨政治是避無可避的,「聯盟政府」方案的大原則正是朝政黨政治邁進,大方向正確,至於如何找到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社會各方確實需要拿出「摸覑石頭過河」的智慧。


 
陳雲:從未如此失敗過

大家可否想過,香港社會的沉淪,源自董建華改革失敗?香港首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之初,曾在產業轉型及福利政策上,倡導大手筆改革,可惜在各方抵制之下失敗,一般社會輿論戲謔有之,嘲笑有之,卻未曾吸收經驗教訓。往後香港一直被大財閥的新自由主義帶動:公共房屋幾乎停止興建、限制土地供應推高樓市、大量可建屋的土地閒置(包括市區土地)、出售公屋予住戶而租戶則不斷審查資格、樓房地產炒賣、公共屋鸷商場私有化(領匯化)、兩鐵合併促進鐵路公司商業化。政府鼓勵私立大學、放言「用先租後買」的方式興建居屋、用自由行的雙非婦人產子來促成香港醫療產業化。

97之前的產業多元化、小市民生計多元化、公營房屋與私人樓宇分流的治港大政策,統統放棄。輿論竟然覺得這是自由經濟、大市場小政府,把呼籲經濟改革及民生福利的聲音,壓了下去,而且常常拿董建華的改革失敗來做話柄。

民主運動的失敗

首屆特區政府改革失敗之後,政府引以為誡,因循苟且,政府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歷年無進展、無新猷,社會貧富懸殊,內地人大舉南下,干擾民生。港府無所作為,就將責任推在中國因素之上:中國是高增長區,香港陷於沉滯,中港融合是香港的前途所在,融合得不夠,故此無法發展香港經濟。然而中港一旦融合,香港內地化,更加依靠中國輸血,優勢就會失去,這是一條自尋失敗的死路。然而,政府和輿論日日在灌輸,這就是令香港致命的失敗主義。

香港的政黨在民生福利政策之上,被政府架空,又被主流傳媒嘲笑,剩下的只有民主進程,然而由於中共三番四次用釋法推遲雙普選,民主黨在五區公投之際投共,香港的民主運動又因為中國大一統情結而無法本土化,令本地民主進程難以開展。

好多香港民主政黨及議員,由於無法開展本地民主,就將希望寄託在中國因素之上:中國先要有了民主改革,香港才有希望邁向民主。他們不知道,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可以獨行其是,自己開展民主、經濟及民生福利建設,裨益內地。

由於內地的人口、土地和經濟總量龐大,小小香港難以在天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上貢獻內地,能夠做到的,是制度上成為參考,令內地提升制度,保證安穩。香港貿貿然用天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來支援內地人,得不償失,兩敗俱傷。例如雙非人及其他不經香港政府審批的內地人湧入香港,就是香港用土地房屋和社會福利支援內地,這些在內地沒有享用公共福利而習慣了搶奪的內地人,未必可以融入香港,反而會將香港的制度和風俗搞壞。

先愛護香港再關懷內地

相對於內地,香港資源有限,而且中港制度有三大不對稱之處:土地不對稱、制度不對稱及人流不對稱。香港幅員太細小;香港的制度保障比內地的大;香港人去內地的少、領取內地福利的少,內地人來港的多,領取香港福利的也很多。在資源匱乏之下,香港人必須放下所謂家國情懷、中國大一統意識,懂得自保,先尋求自己的利益保障,保存自己的制度優越,才可以生存。而在保存香港制度的先進與優越的前提下,香港才可以貢獻內地。純給錢、給福利、給戶口,香港很快就枯竭,但香港給予制度參考,由於香港還會前進,而內地的階段太低,香港的制度資源就會源源不絕供應。

愛護香港與關懷中國,並非互相排斥的事情,但要如《孟子》說的,先獨善其身,才可以兼善天下。《孟子》也說,「嫂溺,援之以手。天下溺,援之以道。」內地雖然貧富懸殊,但其沉溺,並非錢財不足,而是道之不足,制度之不足,這才是香港可以幫點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