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陶傑: 幸好沒賠了命



前金管局長任志剛在中文大學發表學術論文,建議港幣跟美元脫鈎,惹來一片爭議。

最常見的反對理由,是你任總在任上,一直是反對聯滙脫鈎的,那時為什麼你不說?現在這樣講,分明有政治目的,想搞垮即將上任的梁振英。

中國式的誅心論,是總往最壞的動機去推測。魯迅的語錄:「我向來不憚於用最險惡的用心揣度中國人」,看得透澈,因為這個民族用險惡的用心彼此殺伐。任志剛從前不說,現在說了,理由可以是:一、他退休這許多年,年事增進,多讀了書,現在智慧有所增長;二、他意識到以前看錯了,想改正錯誤,挽救香港;三、他最近聽到上帝在耳邊說話,告訴他:港元快脫鈎,快,把神的意旨傳播出去。

以上這三個理由,都有可能,但中國式的論事,都會把任何良好的可能動機自動拭除,只一口咬定任志剛在搞破壞。這個民族之所以好鬥爭,充滿仇恨和苦難,也不寃枉。

其次是「你為什麼以前不說,現在才講」的邏輯。

以前的說法跟現在不同,不一定證實現在的觀點必是錯的,此一時,彼一時,從前的形勢不同。希臘哲學家希拉克利特斯說:「沒有人把腳伸進同一條河,河不再是一樣的河,人也不是同一個人」,意思就是:河水在流,人在這秒鐘,比上一秒鐘,細胞分裂的生理狀態也不一樣,今天的你,已不是昨天同一個人。

如果以「他為什麼以前不說,現在才講」來否定任志剛的「脫鈎論」,那麼梁振英以前說過「N屆都不會選特首」,言而無信,七月一日,梁先生卻宣誓就職,不必執政,在道德上,他破了產。如果梁振英說「今日的形勢不同」,任志剛對聯滙的觀點,今昔不一,也可以成立。

但中國人的政治可怕的地方在這裏:婦孺大眾,在失憶的同時,膜拜當權成功的人。任志剛今日無權力,由於有美國前聯儲局長格林斯潘和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加持,但任志剛有影響力。

在中國人社會,無權位而有影響力的人,最容易受有權位而影響不足的人的整治,殺頭的時候,萬千弱智的農民瞪眼圍觀。這個缺乏邏輯的國家,二千年就是這樣打打殺殺的走過來。所以一位香港銀行家說:他從政幾十年,發現是浪費時間(waste of time),而且但願「從來沒從過政」(I wish I never entered)。白賠了時間,還算大吉,這些人,應該全家都賠上命呀。


 
關焯照:離場成本高 棄聯滙時機未到

一石擊起千重浪,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上周二發表論文提出檢討聯滙制度。任先生雖已無公職在身,但以其資歷評論聯滙這敏感議題,仍引起港府高官和投資者高度重視。

雖則政府高官一致批評任志剛的論點全無新意,但任志剛的論文的確重申了實行聯滙的代價非輕。現時香港出現高食品通脹、負利率、樓市泡沫等現象,很大程度是由聯滙所造成,值得我們深思。

美港經濟背馳 聯滙失調節力

在正常情況下,如美國和香港的經濟周期同步,聯滙制度自不會對香港的內部價格和經濟表現造成明顯的不良影響。但若美國和香港經濟周期「背道而馳」(divergence),聯滙就會令本港經濟失卻自行調整的能力。

就以香港在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表現為例,當時香港進入嚴重衰退,但美國經濟卻有良好增長,這驅使美滙持續上升。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系,外貿 對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滙升代表港滙轉強,這當然對已經在水深火熱的香港經濟十分不利。而港滙上升也驅使本地加快出現通縮和實質利率上升,嚴 重影響消費和投資意慾,令內部資產價格快速下挫,最終加深這次衰退的嚴重程度。

現在香港經濟所面對問題與亞洲金融風暴時正好相反。2006年由開始的次按問題引發的金融海嘯重創美國經濟。但為拯救美國經濟,聯儲局局長伯南克先後推出 兩次量化寬鬆和超低息措施。在聯滙制度下,香港也被迫跟隨美國大幅減息,而超低息環境則衍生負利率問題,加上港府前幾年減少土地供應和量化寬鬆製造大量流 動性,樓價急升至泡沫狀態是一個不能避免的結果。

現在香港面對的問題並不比199798期間的亞洲金融風暴為少,香港既不能加息亦不能令港元大幅升值以吸納部分通脹壓力,如果情況持續,樓市泡沫危機只會愈來愈大,一旦爆破後果堪虞。

改革引熱錢 樓市恐大上大落

無疑聯滙有其缺點,但現在肯定不是最佳時機放棄這滙率制度,因為離場成本(exit cost)太高。讀者可以想像如果今晚12點後,港府宣布不再採用聯滙,這會引來大量資金在極短期內炒起港元和港元資產價格。當港元和內部資產價格大幅上 升,熱錢隨時獲利並急速撤資。而且其時香港已不需要人為地遏止息口上升,市場亦會對港息上升有強烈預期,樓市將出現崩潰式下跌,這將重創香港經濟,肯定不 是市民和政府所樂見。

90年代後期筆者(關焯照)曾參與金管局主持的優化聯滙制度討論,當時學界已討論在甚麼條件下香港才可以脫離聯滙制度,筆者認為最佳離場時刻要合乎以下兩個條件︰

外圍和本地經濟相對穩定,以及

港滙在脫鈎後不會有巨大的升值或貶值壓力。

至於其後採用甚麼滙率制度,則要看哪個制度在中長期內可以為香港帶大較大的利益了。

任好心做壞事 易招大鱷狙擊

任志剛選擇在上周二發表檢討聯滙的言論,筆者認是「好心做壞事」。現時外圍經濟風雨飄搖,大量資金正在尋找機會在換屆前後攻擊聯滙,任志剛的言論很容易被大鱷利用作為衝擊港元的藉口。此際敏感時間,絕不是發表個人看法的好時機。

任志剛理應知道他的一言一語,特別是是關於聯滙的改動必會觸動市場神經。記得19971023日,正值大鱷空群而出追擊聯滙,但市場傳出任志剛會關閉 貼現窗(當時是稱為流動資金調節機制),拒絕借出短錢,但因銀行需要大量港元交收和大戶亦要港元平倉,當時的隔夜同業拆息曾被搶高至300厘,雖然金管局 隨後否認傳聞,但當天港股也曾跌近1,900點,跌幅曾高達16%

另於199894日,任志剛在當天下午一場合中,指出當時的干預港滙水平和官價分別為7.75港元和7.8港元,這容易令市場產生混亂,以為7.75 港元是官方的兌換保證,所以他提出將這干預水平改動為7.8港元。但市場同時演繹為港元有貶值壓力,在外滙市場港元即時轉弱,而當天下午股市也曾急挫超過 300點,跌幅達4%
以上兩個例子顯示任志剛的言論,尤其是關於聯滙和滙率水平,一定會引起市場反應,而對任先生上周二的文章而引致港滙急劇波動,筆者只好說︰ Mr. Yam, you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任志剛早已準備在今年827日將那份檢討聯滙的論文發表於中文大學的一個研討班內,但有甚麼重要原因要趕於上周二面世?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

關焯照 經濟學家、詩瀚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