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明報社評: 曾鈺成倡中央民主派和解 實事求是有利香港開新局




中央與民主派的隔閡,是本港政事蜩螗、特區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在第4任特首梁振英即將就職之際,中央若與民主派建立正常關係,將有利香港開創一個新局面。另外,5年後普選特首,就政治現實而言,中央不重新審視與民主派的關係,堅持打壓民主派,使普選淪為形式,則經由普選產生的特首,仍然欠缺認受性和公信力,將無助改善施政。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接受《明報》訪問,建議中央就普選特首,對民主派走出和解第一步,我們認為,曾鈺成的建議是解決香港政治困局的良方,值得中央參考採納。

篩走民主派 公然假普選  將引發難以承受政治後果

2017年普選特首已經確定,制訂選舉辦法和安排,是梁振英未來5年施政重點之一,他就任之後,相信很快就要聯同內地相關部門,處理此事。另外,雖然距離選舉還有5年,不過,未來一年有意問鼎特首的各方人士,都會開始試探或表明心舻,以梁振英為例,早在20083月北京兩會之後,已經開始參選特首的工程,普選特首的規模遠超小圈子選舉,有志者需要更早部署,所以,普選特首種種情事,很快就會擺在市民面前。

普選特首是真普選抑或假普選,只有一個檢驗標準,就是提名委員會是否有篩選機制,以排除中央不接受的人。曾鈺成認為既然搞普選,提名委員會若設立篩選機制,篩走中央不接受的特首參選人,目標針對民主派參選人的可能性最大,不過,若被篩走的人在社會獲得廣泛支持,而提名委員會因為中央不接受而不提名,他認為會引發嚴重政治後果。

以今次梁振英與唐英年之爭為例,唐英年一直是大熱門,梁振英埋頭苦幹,得到市民認同和支持,民望遠遠拋離唐英年,梁就是靠高民望頂住「勸退論」,取得參選入場券,最後勝出成為特首。可見民望所蘊含政治能量,在小圈子選舉已經不能小覷,民望在普選特首,影響力就更大了,若民望高的人不能參選特首,則市民可能抵制選舉,使得投票率甚低,屆時經由普選形式產生的特首,認受性甚低、正當性受質疑,將很難履行管治責任。

另外,若參選的民主派人士民望低落,不構成威脅,可能連低門檻也過不去,根本毋須篩走,讓這樣的參選人陪跑,只會突顯普選特首的公平公正,襯托當選特首的認受性、正當性,管治權威油然而生。若參選人不濟,門檻再低也不是問題,若參選人在社會上人氣爆燈,則無論門檻再高也擋不住,所以,這就是普選特首衍生出來的政治現實,除非不理政治後果,硬是把中央不接受的人拒諸門外,公然搞假普選,否則中央就要調整心態,重新審視與民主派的關係。

其實,民主派於社會、民生事務,與建制派分別不大,以今次特首選舉為例,參選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政綱羅列的社會民生政策,與梁振英、唐英年大同小異,若論民粹派錢,何俊仁更比不上唐英年和梁振英。例如唐英年提倡向合資格長者發放每月3000元退休津貼,派錢派得最厲害,梁振英則承諾倍加生果金,所以,擔心民主派執政會大搞福利主義,並無實據,反而建制派為籠絡民心,派錢一點也不手軟。

支聯會人士可到中聯辦洽公  六四立場並非不可踰越障礙

中央與民主派的主要分歧在政治方面,特別是對六四事件的立場南轅北轍,宛如一道巨大鴻溝,很難跨越。不過,當年共產黨和國民黨有過血海深仇,殺戮死人無數,今日基於客觀現實需要,兩黨已經一笑泯恩仇,開展密切交流溝通,經貿、金融合作日益深化;另外,連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內地當局也向他們招手,並未完全排拒溝通。香港民主派與中央隔閡的性質,若說嚴重程度超過中共與國民黨、民進黨的關係,應該沒有可能,因為兩岸現在還有軍事對峙,香港民主派只是叫叫口號而已。

因此,看不到中央和民主派有何不可和解之理,只要拿出魄力和政治智慧,相信沒有不可踰越的障礙。前年政改方案,連在支聯會有職位的民主派人士,也可以到中聯辦與副主任李剛等人商議政改方案,這是空前之舉,說明只要有政治意願和決心,則六四事件的立場,不應成為拖死香港的死結。另外,民主派中人欲問鼎特首大位,應該知道公然號召與中央對抗,也會嚇怕市民,按常理,他們會尋求與中央溝通,即使並非爭取認同,也期望降低誤解和誤會。

過去15年,中央與民主派隔閡所形成政治死結,對香港整體局面的禍害,已經毋須細表,若想香港出現新氣象,必須解開這個結。在普選特首刻日到來之際,客觀上更有動力要求中央與民主派和解,因為對立持續下去,屆時特首怎樣普選產生?這是需要回答的問題。梁振英就任特首之後,即使香港百廢待興,不過,期望他仔細思考這個問題,為自己、也為香港的良性管治和長治久安,建議中央走出和解的第一步;若這一日來臨,期望民主派會積極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