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利奧: 文化局是一個「局」




新特首梁振英計劃設立、主管文化事務發展的「文化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局(陷阱)」。如果我們還上當受騙,就只能怪自己太天真太儍了。

據傳,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將出任文化局局長。然而不幸的是,她過往在文化事務發展方面乏善可陳,而文化界對其人更是十分陌生。如果傳言屬實,那麼由外行人主管文化局,到底對推動香港文化發展有多少作用則相當成疑。其實,這已經不是政府第一次胡亂調兵遣將。去年九月,政府空降了勞工及福利局前副秘書長鄧忍光到香港電台擔任最高管理者。鄧忍光過往二十五年的政府工作經歷與傳媒完全無關,現在卻主宰港台命運。政府棄港台內部眾多員工而不用,反而屬意勞工及福利局的一個政務官,已經令公眾質疑、令員工憂心。如今,雖然特首更替,但政府似乎仍舊換湯不換藥,始終堅持「外行管內行」的原則。

當然,主管文化事務工作並不一定需要是作家或藝術家,正如運輸署署長並不需要是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但是,在文化事務方面如果沒有一定的認知,恐怕也難以勝任,正如運輸署署長如果連汽車是甚麼都不知道則必定亂政百出。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知名作家龍應台擔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其「文化深入生活」、「傳統走出現代」、「本土走向國際」的文化政策理念為台灣文化的發展注入了動力。由於政績廣受認可,因而龍應台今年被委任為台灣地區文化部(剛剛於五月二十日正式成立)的首任部長。事實證明,由業界人士擔任發展規劃工作才能政通人和。從港台空降主管事件到文化局局長人選風波,反映了政府的人事決策與公眾期望存在落差,尤其是在文化事務方面,專業素養與業界認知大概從來不是首要考慮因素。
如果未來局長由行政管理能力強但對文化界及文化產業認知薄弱的人主事,則設立文化局的用意可能不是僅僅發展文化那麼簡單了。我們看看政府的其他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涉嫌一再製造假民主的「局」哄騙市民,教育局涉嫌一再製造國民教育的「局」來進行洗腦,那麼文化局將要製造甚麼「局」豈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嗎?

利奧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