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凌劍豪: 制裁伊朗 美歐大不同




新春伊始,先祝各讀者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新春假期的數天,不同地區均發生大大小小的事,如也門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終於下台,法國正式確認針對土耳其的法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等。眾多事件中,最影響國際局勢的是美國及歐盟針對伊朗核問題的部署。

早前筆者曾剖析伊朗在核問題立場。但為什麼美國及歐盟在經濟不景下,仍向主要產油國施以更嚴厲的制裁?

《新華網》分析,伊朗及美國的博弈是「懦夫遊戲」,兩國均不希望成為國際政治的懦夫,因此一意孤行,最終可能車毀人亡。中國認為美國人剛愎自用,不顧局勢安全。

但美國是世界霸權,又是否如此無知?事實上,美國國內發現頁岩氣田後,美國公司均視此為新的能源契機,逐漸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這戰略除反映在對伊朗的圍堵,更可引證於早前否決與加拿大的油管興建計劃。

從軍事戰略而言,去年美國的中東戰略已令伊朗陷入包圍網內,伊拉克、沙地阿拉拍、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均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三艘航母群已在附近游弋。

以現時軍力,美國足以為與伊朗一戰。美國唯一擔心的是伊朗真的擁有核武,是以美國一直希望以「和平方法」令伊朗解甲投降。一如前述,伊朗明白核武是她唯一賴以生存的武器,這是美伊僵持不下的原因。

對歐洲而言,除了基本外交角色、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外,更重要的是,一旦歐洲與伊朗有商貿交流,會令自身陷入相當不妙的情況。

自去年十一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表伊朗核問題的報告後,美國國會通過新法案,制裁與伊朗有商貿往來的私人企業。假如歐洲企業繼續與伊朗貿易,會成為連坐的一群。

因此,在國內外壓力下,歐盟亦只可參與制裁。但相對於美國,歐盟沒有針對第三方制裁,反映這次制裁只是權宜之計,並非如早前「阿拉伯之春」的全力而為。